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孝者必是大忠
“你手中拿的甚么?”崇祯一眼便看到王承恩手中拿着份奏疏。
王承恩忙道:“倒没出甚么事,这奏疏是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的杨嗣昌所上。”
“恰是此人…想不到皇上也晓得天雄军。”
王承恩忙将奏疏递给了崇祯。
崇祯轻声一笑,“这天雄军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朕又岂会不知。”稍顿,感慨道:“卢象升确是忠臣,先帝在时,满朝文武皆趋附于魏阉,唯他敢蔑然视之。朕在潜宅时,便多听人言大名府出了个彼苍,当时不知,问了以后,方知是他卢象升。朕即位后,东虏犯境,又是他卢象升第一个率兵来勤王,如此忠肝义胆的臣子,你们说,朕又如何能对他不知呢。”
崇祯见状,拍案起家,冷着脸往前走了数步,而前面sè一沉,扬手不耐烦道:“调辽镇入关剿贼之事,待锦州捷报核实以后再议。朕已叫高起潜督五千京营前去山东,当应可平孔贼。众卿如果无别的事,今rì朝会便到这里吧,朕累了。”
崇祯接过,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写得的,“臣嗣昌待罪河南汝州分司二载,该抚按臣题请加衔久任,吏部覆奉钦依。臣兢兢职业,罔敢越思。去冬忽蒙恩命,调臣霸州兵备,臣念辇毂之下盗多事繁,廪廪忧不克称…….
崇祯怔住了,有些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愣了足稀有秒,伸手便要那份奏疏,“拿来朕看看。”
又叮咛道:“朕交代的事情户部和兵部要从速办理,不能耽搁,内阁有兼顾之责,各地平贼之事,务必拿出个章程来给朕看。”
熊明遇回道:“兵部的意义是以辽兵对辽兵。”
熊明遇道:“山东一地,天启六年方设总兵官,虽有四府参将,但兵员较少,又为承平之兵,未经阵仗,怕是不堪大用。而浙兵远道而来,又在河南平贼,仓猝调往青州,路途悠远,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小我名让崇祯有些耳熟,却一时想不起在那里听过。
王承恩恭声道:“回皇上话,是奴婢刚从会极门领来的奏疏。”
“臣的意义是既然孔贼所部是辽兵,那最好从关外调些辽兵进关来剿。这辽兵多与东虏交兵,战力在九边之上,由他们来剿孔贼,最是合适不过,将来也能够辽兵征剿流贼。”
崇祯点了点头,问熊明遇:“兵部意从那边调兵?”
打大殿出来后,崇祯便一起寒着脸往坤宁宫去,半路却看到王承恩拱手负在那边等着他。
“便是一千都是好的。”熊明遇不甘被周延儒抢白,忍不住呛了他一声,“兵不在多,只在jīng,有一千jīng兵平贼,好过上万乌合之众。如此简朴事理,首辅莫非不晓得吗?”
而孔有德其部与登州反叛的贼兵都曾是辽军,战力要强于鲁兵,仅凭登莱本地兵马又或是山东四府官兵进剿,臣怕难以敏捷安定。是以臣觉得,是否可从他地调一些能战之兵来,好尽早安定孔有德之乱。”
周延儒有些不测,想不到崇祯竟也晓得卢象升督练的那支天雄军。
熊明遇刚说完,周延儒就点头道:“祖大寿降金,现在那里另有辽军?”
说完便负手回身往殿后而去。
熊明遇争辨道:“如果锦州捷报失实,东虏本年便进犯不得,从锦宁及各堡调一些兵入关,何尝不成行。”
有些冲动的在那踱了几步,俄然转首叮咛王承恩道:“自古大孝者必为大忠者,承恩,记下,杨嗣昌大忠大孝,他rì可为干臣用。”
“说明白些。”崇祯声音大了些。
………
言及此处,欣然宣道:“内阁拟旨,着卢象升督率天雄军前去河南平贼。”
“臣等遵旨。”
百官们觉得这下应当没事了,不想熊明遇却又奏道:“启奏皇上,兵部今rì接了旨意,皇上拟要朱大典出任山东巡抚,内臣高起潜督兵平孔有德之乱,兵部对二员任免不敢有议,只要一事还需皇上明示。”
“何事?”崇祯看了他一眼。
“你!…”周延儒没想到熊明遇敢这么对他说话,气得脸sè一白,胡子都翘了起来。
“会极门的奏疏?”崇祯一惊,“出甚么事了?”
周延儒等人忙齐声应道。
王承恩朝手中的奏疏看了看,低声道:“万岁爷,这杨嗣昌倒不是为他父亲讨情,而是要求皇上答应他代替父亲而死。”
“代父求死?!”
全文看下,倒是杨嗣昌一心求死,只愿朝廷能赦免其父极刑。通篇读下,崇祯不由感慨道:“这杨嗣昌倒是个大孝子,可贵,可贵啊,想不到朕的治下竟另有这等大孝子,代父求死,好,好,千古嘉话啊!”
一听是杨鹤的儿子,崇祯气不打一处,怒道:“杨鹤的儿子?哼,他上疏给朕做甚么?为他父亲讨情吗?”
“杨嗣昌?”
周延儒嘲笑一声:“熊大人说得倒是轻巧,本阁问你,你要调辽兵,调多少?一千还是两千,又或是三千?是要调能打的战兵,还是调那些卫军亦或团练兵?如果调卫军和团练兵,这与关内的兵马有甚么辨别?如果调战兵,你先问问辽东镇,看他们另有多少战兵。”
臣父杨鹤,见任总督三边,两奉恩旨,策励戴罪。即今不知移镇何所,奏报未到,音问不通。臣系独子,望眼将穿,方寸尽乱,盖身在霸州,而心驰于彼久矣。皇上如不弃臣,乞赐削臣官职,俾以白衣,随任助父讨贼,倘果有寸长效力戡定,皇上用臣未晚。如其不效,臣请身先士卒,奋臂大喊,求死贼手,以代臣父赎罪万一,此臣死忠子死孝之至愿也。”
周延儒和熊明遇相互看了一眼,敏捷扭过脸去,都是气哼哼的。温体仁在旁见了,暗自一笑。
吴宗达也道:“孙承宗旬前上报,关门已近空虚,调辽兵一事,恐可贵成。”
王承恩提示道:“其父就是杨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