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游戏竞技 >张居正 > 第十一回 送风葫芦取悦皇上 练隐忍术笼络太监

第十一回 送风葫芦取悦皇上 练隐忍术笼络太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太后少年时在都城巷子里住过几年,天然也认得这物件。她不明白张居正为何送这“贱物”给皇上,不由得脸上一沉,问道:

“回太后,臣觉得风葫芦有此服从。”

“另有……另有的文章,就靠你张先生来做了。菜刀打豆腐,两面光溜,你张先生有这本领。”

张居正明里是对冯保发言,暗里倒是说给李太后听的。他奇妙隧道出对章大郎的奖惩标准,看李太后作何反应。

冯保伸着脖子看了看,嗤地一笑,说道:“这不就是风葫芦嘛,都城里头,满街的孩子都玩这个。”

“冯公公,你另有事?”张居正问。

“风葫芦。”冯保垫了一句。

冯保赞叹一声,他没想到这位推诚辅君竭精失职的首辅,竟承诺得如此利落。

“不晓得。”张居正偶然猜想。

“太后,臣想将此礼品献给皇上。”

“张先生这主张真是好,太后如果在《女诫》卷首写上序言,天下的是非之口,就一次塞得干清干净。”

“主子遵旨。”

“是太后,”冯保眨眨眼睛,一副皮笑肉不笑的神情,“太后早就晓得章大郎是邱公公的外甥,故意保他又说不出口。你那揭帖里用了‘误伤’两个字,真是绝妙啊。”

“啊,恰是。”李太后浅浅一笑。此时,偏西的阳光照着她肩头的霞帔,显得格外光彩夺目,她瞟了一眼冯保,问张居正,“张先生,传闻胡椒苏木折俸一事,都城里有一些风波?”

“张先生,这风,风……”

张居正一听这句问话,心中不免格登一下子,他立即就想到这里头能够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些时一向没有求见,皇上不放心;二是能够皇上听到了甚么有关于他的传言,特召他前来核实。不管如何说,他从问话入耳出了些微不满――与其说是小皇上不满,倒不如说是李太后。是以,他下认识地看了李太后一眼,答道:

张居正说着,便离座起家,走到屋子中间,面对御座上的朱翊钧,把风葫芦往空中一摔,谙练地扯动绳索,那只风葫芦便跟着他的手势高低翻飞。

“仆还不晓得此事,”张居正答道。他不是装胡涂,而是确切不晓得,天下那么多衙门,如果事必躬亲,他那里照顾得过来。但冯保既专此扣问,就没法敷衍畴昔,便问,“冯公公如此问来,想必是有人保举。”

“冯公公成心保举他?”

“这……”

“对,风葫芦,风葫芦,”朱翊钧一拍小手,孔殷地问,“究竟如何玩?”

“这……冯公公,你感觉如何?”

“回太后,臣的确有投鼠忌器之意。”

李太后进步嗓门儿问道。为了今天下午的会晤,她特地换了一件制作讲求的九凤翔舞的绯红锦丝命服。戴在头上的凤冠,也是珠光摇摆。脸上薄施脂粉,更是傲视生姿。张居正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看,顿时感觉这位一贯冷峻端庄的年青太后,今儿个却显得特别娇媚。固然他感到李太后一双丹凤眼正谛视着他,他却不敢正视,垂下眼睑,粉饰地清咳两声,答道:

“方才太后提到《女诫》,臣倒有个建议。”

张居正朝冯保抱拳一揖,告别出门。这一坐,不觉又过了小半个时候,满天红漾漾的朝霞,投到宫殿庄严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温和的橘色光芒。张居正刚穿过中极殿左边的长廊,冯保又从身后赶上来,说:

张居正说得轻描淡写。李太后感觉他既深不成测,又清澈见底。因而也就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冯公公,你我坐在这里,是否有些不当?”

“张先生为何要投鼠忌器?你且秉公而断。不然,六科廊那帮爱嚼舌头的言官,又有进犯咱的话柄了。”

大内刻漏房报了酉时,张居正才分开云台。斯时落日西下,建极殿高高翘起的檐角挂着光辉的余晖。带路的牙牌寺人又带着张居正踏上通往会极门的长长的甬道。约莫走了一半,忽听得背后有人喊道:

张居正听出李太后的不快,但他并不惶恐,安闲答道:“启禀太后,臣晓得这礼品太轻,这是臣派人在草甸子集市上花两个铜钱买来的,但臣以为,皇上必然会喜好它。”

“你俩都是先帝遗言中的顾命大臣,钧儿虽贵为天子,但毕竟只要十岁。以是,紫禁城内的事情,冯公公要想精密,把皇上的家管好。而国事天下事,就要有劳张先生经心运营了。”

“张先生怎好如此说话,你还是钧――皇上的徒弟哪,不要忘了,隆庆四年,你就晋爵为太子太傅!”

“啊!”

“冯公公,仆初为首辅,很多事考虑不周,太后与皇上处有何考虑,还望公公能预通声气。”

朱翊钧瞪大充满稚气的眼睛问:“母后,谁有这大胆,敢说你的闲话?”

玩过一通,张居正收了绳索,又把风葫芦托在手上。此时只见他额上已是热汗涔涔。冯保叮咛值事小火者奉上拧好的湿巾,张居正并未慌着揩汗,而是转向李太后禀道:

“啊,”李太后一惊,她没想到张居正如此坦诚,问道,“为何要压下?”

朱翊钧打从出世到现在,从未见过这玩意儿,此时心中痒痒的想见个希奇,是以也顾不得看母后的神采,朝着张居正嚷嚷道:

“啊,你在为皇上物色讲臣?”

“这有何难?当今皇上圣龄幼冲,太后作为母亲,有羁系的任务。”

“这建议甚好。”李太后眼波一闪,又问,“参与经筵的讲臣,都物色好了?”

“胡自皋?这不是传言花三万两银子买一串假佛珠送给冯公公的那小我吗?”张居正一惊,内心头顿时生了嫌恶之意,但脸上却仍然笑容可掬,悄悄问道:

“臣晓得,他是乾清宫管事牌子邱得用的外甥。”

“臣让刑部勘查此事,成果尚未出来。”

“冯公公过奖了。”张居正不想这么闲扯下去,便抄直了问,“叨教冯公公,皇上又有何旨意?”

“臣哪敢健忘,”张居正抬眼看了看坐在御座上的朱翊钧,充满密意地说道,“明天,我给皇上带来了一件小小的礼品。”

“听张先生这么一说,这风葫芦还是疗治孩子贪玩的灵丹灵药?”

这时,冯保已从张居帮手上接过风葫芦,恭恭敬敬地呈给了朱翊钧。小皇上把玩一番爱不释手,真想一步跳下御座试玩一把,但看到母后与张居正对话严厉,又不得不强自收摄心神。

“先生请留步。”

李太后下认识地瞟了一眼冯保,这位大内总管,也正拿眼瞧她。四目相对心照不宣,冯保的眼神里仿佛藏了如许一句话:“如何样,太后,张先生的心机,主子猜得不错吧?”李太后俄然眉毛一拧,口气峻厉地说道:

“若太后口气硬,不讲情面,误伤性命也可重惩。若想救人一命,这一个‘误’字,里头有多少文章可做。”说到这里,冯保又把身子靠近一点,仿佛老朋友交心一样说道,“张先生,太后的表情咱晓得,她就是要保章大郎一条命。”

“张先生,这就是你送给皇上的礼品?”

“选了四位,一讲《春秋》,一讲《诗经》,一讲本朝历代典章,一讲历朝圣主治国韬略,这四位讲臣,其品德学问都为士林注仰。待礼部奏折上来,请太后与皇上裁定。”

此时李太后表情庞大,她既感遭到张居正对小皇上的一片热诚之心――这不但仅是君臣之义,乃至可对比为父子之情。但她又惊骇这位当年的太子太傅误导皇上,让这孩子玩物丧志,今后读书不专,不思长进……

张居正接太小火者递上的湿巾,擦了擦汗,还是回到椅子上坐下,款款答道:

张居正愣住脚步,笑眯眯道:“再说也不迟嘛。”

“可贵张先生想得如此全面,既为皇上物色讲臣,又送来风葫芦,先帝选你做顾命大臣,可谓慧眼独识。”

李太后感觉张居正的话固然诚心,但却让人感到生分,因而嗔道:

李太后俄然变脸,张居正始料不及,是以稍作迟延,思虑如何答话。冯保见机行事,趁空儿问道:

“启禀太后,臣当失职尽责,不敢有涓滴懒惰,把首辅分内之事做好。”

“为何不见当事衙门上折子奏报此事?”

目睹李太后对张居正的赞美已是溢于言表不加粉饰,冯保心中暗忖:“女人毕竟是女人。”便硬着头皮,插出去讲道:

“些藐小事,何必轰动圣上。”

张居正不知冯保问话的企图,是以机灵地反问:“冯公公,东厂对这件事勘查的结论如何?”

张居正欲言又止。冯保的脸上又浮出刻毒的笑意,逼问道:“张先生,如果有人要嚼舌头,说太后如何如何的,你如何答复?”

“空钟。”张居正答。

“皇上另有事交代哪。”

张居正轻抚长髯,没有答复。冯保又接着说:“另有,太后直接与大臣会晤,且群情国事,这更有悖祖训,你说是不?”

几个小内侍抬了食桌出去,云台内复归安静。李太后的情感也稳定了下来。她看了看御座上的朱翊钧,这小皇上,只要母后一开口,立即就如释重负,仿佛再没有他的事儿似的。这时候他歪着身子,一条腿曲起来蹬着御座的扶手,李太后朝他一瞪眼,别人还挺机警,晓得母后这是在指责他,忙放下腿,端方身子,又从袖筒里摸出纸条来,拣了一张念叨:

“说。”

“臣遵旨。”

“谁?”

“臣遵旨。”

“是臣压下了。”

“好,就这么定了,”冯保说着,见张居正有起家告别的意义,立忙打手势让他坐下,接着说,“张先生,有两件小事,还望你留意。”

冯保嘿嘿一笑,有些不天然地说道:“老朽是想荐一小我。”

张居正摆摆手,还是笑着说:“这有甚么难堪的,冯公公交办的事,仆必然极力办好。”

正在她摆布难堪不好表态时,张居正又说道:“太后,臣这几日与部院大臣扳谈时,曾留意问过他们,小时候除读书外,是否玩过风葫芦之类的玩具,几近统统被扣问之人,都答复说玩过。”

张居正朝门外招招手,瞬息,刚才带路的阿谁牙牌寺人就拎了一个锦盒出去,递到张居帮手上便又退了出去。张居正翻开锦盒,从内里取出一个木葫芦样的东西来。

“这有何绝妙?”

“仆这就多谢了。”

“启禀太后,您不是另有事要问张先生吗。”

“有哇,”李太后长叹一口气,忿忿地说:“六科廊的言官,不是人手一册《女诫》吗?”

一听这话,冯保内心头有些绝望,他信奉“怯懦做不成大事”的事理,但转而一想,或许张居正用心这等低调,便叹道:

冯保打断张居正的话,气呼呼说道。张居正待他说完,又接着说:

冯保赶了几步路,说话气喘喘的。他俩站着的处所,是中极殿的左边。冯保摆布瞧了瞧,叮咛带路的牙牌寺人:

朱翊钧脚一跺,那神采竟又成了一言九鼎的人间至尊。张居正并不“领旨”,而是适时调转话头,对李太后说:

“这是批评太后干政呢,另有阿谁伍可,扯谈甚么男变女,说这是阴盛阳衰之兆,真是狗吠日头!”

“此事就让张先生操心了,事不宜迟,让礼部尽快拟折上来,经筵之事,就让冯公公协理张先生筹办。”

“张先生,此次京察,把这些人十足撤职。”

“有些个做臣子的,蚕豆大的蚂蚱嫌路窄,张先生你倒是獭子过水一重皮,毛都不湿一根,这是妙手。”

张居正心下承认冯保的话有事理,但他感觉这位老公公或许憋得太久,一朝失势,便有些肆无顾忌。他不好指责,乃至规劝也不能,只得委宛答道:

张居正与冯保几近是同时起家答复,看着这宫府两相一副谦恭之态,李太后心中甚是舒坦。她情不自禁说道:

冯保瞧瞧四周没人,低声问:“传闻两淮盐运使颜元清四年期满,首辅是不是筹算换人?”

张居正为何要送这“贱物”给皇上,说来事出有因。却说允修生日那天,因为玩风葫芦,家中闹了一场不快以后,听了老婆的奉劝,张居正终究悟出“孩子终归是孩子”这个事理。并由本身的小儿子允修遐想到与之同龄的皇上。因而每日散班以后,总要挤点时候,陪允修玩一阵子风葫芦。这玩具张居正小时候也玩过,只是年代长远技艺陌生。连续玩了几次才又有所规复,只是身子骨儿僵了,手腕也不矫捷,很难玩出童年时的那般境地。待看到允修玩过风葫芦以后,不但不厌学,反而精力充分思路通达,他遂决定买来一个送给皇上。

“这是个啥?”朱翊钧瞪大眼睛,猎奇地问。

“胡自皋,现在南京工部主事任上。”

牙牌寺人滚瓜样跑开。一会儿就听得开门的声音,冯保领着张居正挪步畴昔。按地区分别,紫禁城应分三块。第一块是午门至会极门之间,内阁与六科廊于此办公;第二块是会极门至乾清门之间,就是宏伟壮阔的会极(后改名为皇极)、中极、太极三大殿,两旁配房里,是内宫二十四监局的值房;第三块就是乾清门内,这里是皇上与后妃们的私寝之地。现在,冯保领着张居正进了中极殿的耳房,按通例这是不答应的。为了制止表里通同威胁皇权,内宫掌印寺人与外廷首辅毫不准伶仃见面。皇上有旨到内阁,有专门的传旨寺人,皇上要访问大臣,有专门的带路中官。这些五花八门的专职内侍,固然都归掌印寺人统领,但掌印寺人本人,并不像人们设想中那样可觉得所欲为,实在他的行动到处都遭到诸多制约。但明太祖洪武天子制定的这些禁令,过了一百多年纪代天子以后,已是日渐败坏。法纪朽坏的最大表示就是有禁不止。掌印寺人与首辅这表里两大“权相”的共同如何,常常成为政局是否动乱的晴雨表,这方面例子不堪列举。不过,前朝表里“两相”固然暗中通气互为援助,大要上还要掩人耳目互不来往。以是,当冯保聘请张居正来中极殿耳房坐坐时,张居正心下踌躇,刚一坐定,他就问道:

“都城紫云轩印行一千本《女诫》,必定受人教唆。言官们人手一册如获珍宝,其表情不言自明……”

“何事?”

冯保答:“部下的访单报来,也说是误伤。”

“叨教张先生,这些时都在忙些甚么?”

这一问问到筋上,张居正最感毒手的就是此事,但他声色不露,以退为进答道:

“啊?”

李太后犹自气鼓鼓地说:“张先生必然要秉公而断,万不成留闲话给人说。”

“玩物必定丧志,但此物非彼物也,这风葫芦可舒筋活络,启沃童心。偶尔玩习之,有百利而无一弊。臣之犬子允修,本年亦是十岁,与皇上圣龄不异,自玩了风葫芦后,仿佛换了一小我。平常总显抱病恹恹的,读书听讲打不起精力,现在却不然,一天到晚活力兴旺,与塾师问答,嘴巴非常勤奋,犬子由厌学到乐学,皆风葫芦之力也。”

“这不就得了,”冯保一拍大腿,兴冲冲地说,“你还担忧你我会晤,会被人说闲话吗?要晓得,先帝遗言中,咱与内阁三大臣同受顾命。现在高胡子削籍,高仪病死,就剩下你我两人,为了皇上,为了免除太后的担忧,你我能不见面吗?”

就在张居正专注地玩那风葫芦时,殿堂里的三小我,可谓是心态各别。李太后看着这位长髯及腹身着一袭仙鹤补服的大臣,那么投上天玩一只风葫芦,她既打动又感觉风趣;冯保没想到张居正会想出如此绝招媚谄皇上,在佩服张居正老谋深算的同时,内心头又酸溜溜的;朱翊钧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始终没有分开那只翻高涨跃的风葫芦,全部神情显得非常镇静。有一次,眼看风葫芦将近跌到地上,他吓得惊叫一声,霍地从御座站起,恨不得一步跳下金踏凳,去抢救那只风葫芦。斯须间,但见张居帮手悄悄一抖,那只风葫芦又贴地飞起。小皇上欢畅得拍掌大笑。这发自肺腑的银铃普通爽利的笑声,李太后听了非常惊奇――好多年了(或许向来就未曾呈现),她都没有听到过儿子的笑声如此甜美!

“张先生,另有一件小事,差点给忘了。”

经这一点拨,李太后豁然开畅,她向张居正投以感激的一瞥,说道:

“如果张先生便利,就……”冯保望着张居正脸上捉摸不定的笑容,俄然有些难堪,顿了顿,又说道,“不过,老朽也只是趁便提提,张先生如果难堪,就算了。”

“这个,光说说不清楚,得树模。”张居正想了想,又说,“皇上身边不是有两个小内侍吗,让他们出宫,找两个妙手学一学,再归去教给皇上。”

“太后为天下母范,有深沉广博的爱子之情,却绝无一星半点干政之心。是以,臣冒昧建议,那些心胸鬼胎之人,不是操纵《女诫》来做文章吗,干脆,太后以本身名义,颁旨内经厂印行五千本《女诫》,赐给两京及天下各府州县衙门,看他们另有何话说。”

张居正悠悠一笑说道:“待刑部勘查成果出来,如果仅系误伤,章大郎极刑没有,活罪难逃。”

“太后如此嘉奖,臣愧不敢当。”

“烦请张先生,替咱作个序。”

“章大郎打死王崧一事,如何措置?”

朱翊钧早就伸出小手想接过风葫芦,但见李太后沉吟不语,他又畏葸地缩回双手,向母后投以祈求的目光。

“我们做大臣的,为了皇上,背些黑锅原也不算甚么,只是凡事须得谨慎,谨慎不亏人。”

仅听声音,张居正就晓得是冯保,他回回身来,只见冯保正急仓促朝他走来。

说内心话,张居正并不喜好冯保如许阴阳怪气的脾气,但深知他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老毒手腕,以是又不得不深与笼络。接了冯保的话头,他答道:

已起了身的张居正,又坐了下来。冯保瞄了瞄窗外,俄然抬高声音说:“你晓得本日召见你,是谁的主张?”

既已挑明,李太后干脆突破沙锅问到底:“张先生,你对章大郎迟迟不作措置,是不是就碍着这层干系?”

李太后刚说完,冯保又是俯身尖着嗓子道了一声“主子遵旨”,张居正倒是两手按膝,点头言道:

“你去交代中极殿管事牌子,开一间耳房,咱与张先生要说话。”

“嗨,你这话一说,反把我老朽当外人了,”冯保仿佛要大笑,又强忍着,肩膀一耸一耸的,手指着乾清宫的方向,说道,“张先生你放心,宫里头的事,咱包了。”

“啊?”李太后微微仰起脸,以踌躇不决的口气问道,“你是说,玩物不会丧志?”

“礼品?”李太后一愣,“啥礼品?”

张居正微微一怔。冯保看破了张居正的心机,嘴角一扯笑道:“张先生,按太祖天子订下的端方,皇上访问首辅,咱这个司礼监掌印是不该在场的,你说是不?”

因救了章大郎一条命,冯保稳稳落下了邱得用的情面,是以这会儿表情非常畅快,见李太后咨询定见,忙答道:

“张先生,你上回给皇上的揭帖中,说王崧之死系章大郎误伤,果然如此吗?”

一向摩挲着风葫芦的朱翊钧,俄然冷不丁插问一句:“你晓得章大郎有何背景?”

刚才带路的阿谁牙牌寺人就拎了一个锦盒出去,递到张居帮手上便又退了出去。张居正翻开锦盒,从内里取出一个木葫芦样的东西来。

“两年前,臣建议太子,也就是本日的皇上出阁讲学,蒙先帝恩准,每年春秋开两次经筵。本年春上,因先帝得病,经筵停息。现皇上已经即位,宫府及部院大臣,都同心合力,帮手圣主开创新纪。虽偶有不谐之音,却无损于礼法,臣是以思忖,择日奏明太后及皇上,规复今秋经筵。”

“皇上不必焦急,臣这就玩给你看。”

“另有呢?”

“有何不当,是太后与皇上叫咱来的。”

冯保顿时把脸上的刻毒一扫而空,换了一副弥勒脸答道:“你前脚走,皇上后脚就跳下御座,扯开绳索就玩那风葫芦,但是如何着也飞不起来,他要咱问你,如何让风葫芦飞起来。”

“看来,太后与皇上本日召见,为的就是这事。”张居正内心头嘀咕了一句,便答道:“是有一些蜚言訾议,但无碍大局。”

“回皇上,臣近些时,一是就京察之事,与各值事衙门筹议,听一些部院大臣的建言咨议,二是为皇上物色讲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