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都市娱乐 >逸羽风流 > 第155章

第155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英夷在广东,本年又请人诚。徐总督办理有方,本国人佩服,竟不入城,今后永无夷祸,皇上嘉奖高兴得很。相命先生常常说皇上比年运气,交上了劫财气,客岁夏季才离开。皇上也常对臣子们说,本年的气象,公然昌隆泰平,真是国度的福分。

2术者:算命的人。

吾人只要进德、求学两事靠得祝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求学,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本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繁华,悉由命走,涓滴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弟子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劈面拜为弟子。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1,竟不退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父老仍得两榜。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候皆有前走,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成稍生妄图。六弟天禀较话弟更高,本年受黜2,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成因愤废学。

致诸弟・劝弟服膺进德求学

男迩来身材不甚健壮,稍一一用心,即癣发于面。医者皆言心亏血热,故不能养肝,热极生风,阳气上肝,故见于头面。男恐大发,则不能入见,故不敢用心,谨守大人保养身材之训,隔一日至衙门办公事,余则在家不妄出门。现在衙门诸事,男俱已熟谙,各司官于男皆甚佩服,高低水乳俱融,同僚亦极协和。男虽毕生在礼部衙门,为国度办按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层次,亦所深愿也。

吾报酬学,最要谦虚。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常常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已,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退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并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以是得志平生,而无寸进也。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2不售:不申。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奉父亲三月初九日手谕,和叔父大人道贺手示、四弟家书,敬悉祖父病体没有好,并且一每天减轻,父亲、叔父领着诸位兄弟奉侍已经三年,不分日夜,没半晌能够松弛。只要儿子一个,阔别膝下,没有尽一天孙子的职责,罪恶太深重了。传闻华弟、荃弟文思大猛进步。葆弟的文章,获得华弟的讲改指导,也一日千里。远方亲人听了,太欣喜了。

1嚣嚣:喧华,喧华。此处比方沸沸扬扬。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事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遗去以后,家中亦甚整齐,待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寂静威厉,令人望若神明耳。自而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剩季弟本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之!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作不具,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付九日)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1丁艰:旧时称遭父母之丧为了艰。

儿妇及孙女辈皆好,长孙纪泽后果开蒙大早,教得太宽。项读毕《书经》,请先生再将《诗经》点读一遍,夜间讲《纲鉴》野史,约已讲至秦商鞅开阡陌。

2黜:降职或夺职。

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读,只因傲气太盛,骄傲自足,便不能有所成绩。都城当中,也有很多骄傲的人,熟谙他们的人,不过嘲笑一声罢了。又有当名流的,把科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或者喜好作点古诗,或者搞点考据,或者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发得赛过统统。瞥见的人,觉得他们的成绩也没有多少,也只好嘲笑一声罢了。以是我们勤奋,去掉傲气,力戒骄傲,不为别人所嘲笑,才有进步,弟弟们平时都询询让步,但多年小考没有中,恐怕是因为愤激已久,乃至产生骄惰的风俗,以是特别写信警告,务请想一想我说的话,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注释】

四位老弟足下: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骄傲自足,遂不能有所成。都城当中,亦多有骄傲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嘲笑罢了。又有当名流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1自发得赛过统统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多少,亦足发一嘲笑罢了。故吾人勤奋,力除傲气,力戒骄傲,毋为人所嘲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常日皆恂恂让步,第累年小试不售2,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

我们研讨学问最要谦虚。我常瞥见朋友中有好的人才,常常恃着本身的才气傲视统统,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本身。见了乡墨便说乡墨不通,见了会墨便说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没有人学便骂学院。平心静气来讲,他本身所做的诗或文,实在也没有甚么超人之处,不但没有超越别人的处所,并且另有见不得人的处所。只是因为不肯用对待别的标准反过来衡量本身,便感觉别人不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先灵取的。傲气既然大,当然不能进步,以是僚倒平生,没有一寸长进。

我平生在科名方面,非常顺利,只是小考考了七次才胜利。但每次不中,没有说过一句牢骚,但深为忸捏,本身的测验诗文太丑罢了。明天想起来,如芒刺在背上。当时之以是不敢发牢骚,弟弟们问父亲、叔父和朱尧阶便晓得了。因为测验场里,只要文章丑恶而幸运得中的,决没有文章好而被藏匿的,这是必然的事理。

儿妇和孙女辈都好,长孙纪泽,因为发蒙大早,教得大宽,近已读完《书经》,请先生再把《诗经》点读一遍,早晨讲《纲鉴》野史,约莫已讲到秦商秧开阡陌。

九弟劝我治家的体例,很有事理,很欢畅很安抚!自从荆七派去今后,家里也还整齐,等率五返来便晓得。《书》道;\"不是熟谙事物难,而熟谙了去实施更难。\"九弟所片的事理,也是我久已晓得的,但不能寂静威厉,令人望着人像神一样。自此今后,当以九弟的攻讦作座右铭,时候警戒反剩季弟本性诚笃顾实,正像四弟说的,乐呵呵的!要求我唆使读书体例和进德的路子,我别的开列。其他未几写,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英夷在广东,本年复请人城;徐总督办理有方,外夷佩服竟不入城,今后永无夷祸,圣心嘉悦之至!术帮每言皇上比年运气,行劫财地,去冬始交脱,皇上亦每为臣工言之。本年气象,果为昌泰,诚国度之福也!

至于贵重功名,都由运气决定,一点也不能自主。畴昔某官员有一个弟子,是本省政,便把两个孙儿托他帮手,劈面拜做弟子。厥后那两个孙儿在临年考时大病一场,到了科考又因父母故去而缺孝,不能退学。几年后,两人才都退学,大的仍旧得两榜。可见退学迟、早,退学时候都是生前必定。考的方面虽尽其在我,但取的方面听其在天,千万不要产生妄图。六弟天禀比诸位弟弟更高些,本年没有考取,不免愤恚抱怨。但到了这一步应当本身将本身衡量一番,加强卧薪尝胆的工夫,切不成以因愤恚而烧毁学习。

四位老弟摆布:

四位老弟摆布:

【注释】

【原文】

男国藩跪禀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四位老弟足下:

【译文】

李家婚事,男因桂阳州来往太不便,已在媒人唐鹤九处复书不对。常家婚事,男因其女系妾所生,已知春不皆矣。纪泽儿之姻事,多次不就,男当年亦十五岁始订婚,则纪泽再缓一二年,亦无不成,或求大人即在乡间选一耕读人家之女,男或在京自定,总以无繁华气都为主。纪云对郭雨三之女,虽未缔盟,而相互呼亲家,称姻弟,来往密切,断不改移。二孙女对岱云之次子,亦不改移。谨此禀闻,余详与诸弟书中。男谨禀。(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李家婚事,儿子因为桂阳州来往不便,已经在媒人唐鹤九处复书不对了。常家婚事,儿子因他家女儿是小妾所生,便晓得不成。纪泽儿的姻事,多次不成,儿子当年也是十五岁才订婚,纪泽再缓一两年,也没有甚么不成以。或者请大人在乡里挑选一耕读人家的女儿,或者儿子在都城自定,总以没有贵重气习为主,纪云对郭雨三的女儿,固然没有缔盟,相互呼亲家,称姻弟,来往密切,决不窜改。二孙女对岱云的次子,也不窜改。谨此禀闻,其他详细写在给弟弟的信中。儿子谨禀,(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注释】

【原文】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奉父亲三月初九日手谕,并叔父大人道贺手示,及四弟家书。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沉剧,父叔离诸兄弟奉侍已逾三年,无日夜之间,不必叟1之懈。男独一人,阔别膝下,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罪恶甚深。闻华弟荃弟文思大进,葆弟之文,得华弟讲改,亦日驰千里,远人闻此,欢慰无极!

【原文】

余平生科名极其顺利,惟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何尝敢出一牢骚,但深愧本身试场之诗文太丑罢了。至今思之,如芒在背。当时之不敢牢骚,诸弟问父亲、叔父及朱尧阶便知。盖场屋当中,只要文五而幸运者,断无文佳而藏匿者,此必然之理也。

1须叟:半晌。

昨廿七日接信,畅快之至,以信多而到处详明也。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今后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绩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大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机考,则无时敢忘之耳。

【译文】

我们这些人只要进德、求学两件事靠得祝进德、指孝、梯、仁、义的品德;求学,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这两件事都由我作主,得进一尺,便是我本身的一尺;得进一寸,便是我本身的一寸。明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剩一分钱。德和业都促进,那么家业一每天鼓起。

儿子迩来身材不很健壮,略微用心,脸上的癣便发了出来。大夫都说是心亏血热,乃至不能养肝,热极生风,阳气上肝,以是表示在脸上。儿子恐怕大发,不能入见皇上,以是不敢用心,谨守大人保养身材的训示。隔一天到衙门去办公事,其他时候在家不随便出门。现在衙门的事,儿子都熟谙了。部属各司官对于儿子都很佩服,高低水乳融会,同僚也很和协。儿子虽毕生在礼部衙门,为国度办按例这些事,不轻易不松弛,一概按端方办理,也是我情愿干的。

明天,即二十六日接到来信,非常畅快,复书多而所写的事到处详细明白,四弟的七夕诗很好,定见已详细批在诗前面。今后多做诗也很好。但要有志有恒,才有成绩。我对于诗也下了工夫,只恨当世没有韩昌黎和苏、黄一辈人,能够引发我口出大言。但人事应酬大多,以是不常作侍。用心机考,那还是时候不忘的。

【译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