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四百八十九章学宫建成

第四百八十九章学宫建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要窜改这类弊政,必定要大量地启用寒士乃至有才学的百姓,杨安玄固然一向都努力于窜改士族把控政务的局面,但阻力极大,见效迟缓。

对于庞清的话习辟疆心中暗哂,将主公比做管仲、萧何,这就像在百岁宴上祝寿星长命百岁一样,这个庞瘦子,不学无术。

下定决计后,杨安玄成心通过常日扳谈,把科举取士的设法传出。

最前面有块校场,长约五百步,宽有二百余步,摆放着箭垛、石锁等物,西侧另有处马厩。孔鲜笑道:“主公说等学宫招生,参军当选送四十匹战马,供师生们学习骑射。”

很多人遐想起杨安玄筹算行科举制的传言,这修道堂莫非与科举取士相干。

孔懿奉劝杨安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不要拔除九品中正制,而是同时实施科举取士,并将科举取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士族,一部分面向豪门及浅显百姓,掌控好二者的占比,如许冲突会减少些。

这席话搔到袁涛的痒处,袁涛笑道:“不错,愚新近写了本《升平乐》,本日正宜此情此景,与诸大众乐。”

孔鲜带着世人走入崇志堂内,中间足有亩许,有空场、亭台、树木,是供学子憩息辩论之地。“崇志堂两进,共有学舍三十间,讲堂两处,可包容六至八百人就学。”

世人皆知科举制优于九品中正制,那么跟着时候推移,极能够代替九品中正制,让士族的权力旁落。

杨安玄晓得任何鼎新都有着风险,科举制也要颠末一段时候的实际查验,比及本身介入天下才能够放开手脚施为,眼下只能通过学宫的建成做些尝试。

襄阳间家以刘、习、张、向四家为首,刘家本来居首,现在已悄悄窜改。习家因习辟疆得杨安玄重用,逐步厥后居上,成为襄阳门阀的领头羊,而向家家主向畴在杨安玄率军攻打姚秦之时暗通刘裕,过后被发明,为保家属饮药他杀,向家惊骇杨安玄抨击,逐步迁往扬州,向家的职位被庞家所代替。

孔鲜笑道:“联是主公所拟,字是郭师所书。”

山茶油、铁锅是杨安玄为这个期间提早带来的东西,山茶油的买卖交给杨湫出面打理,杨湫除了自家店面发卖外,还选了三家帮着发卖,辛(何)家、赵(田)家、庞(清)家,庞清时不时便要在刘讷等人面前借机夸耀一番。

入殿拜过孔夫子,孔鲜引着世人从回廊往东西两庑旁观,一边走一边先容道:“这东西两边共有房屋二十四间,内里保藏着儒藏、诸子百家的册本、碑拓等物,册本、拓本、碑石等物近两万件,别的另有主公赠送的器皿、珍玩、书画等物,供人借阅赏玩。”

校场被山林包抄,山间修着亭台楼阁,可供师生玩耍、清谈、雅聚。沿着石道世人徐行上山,站在山岳向下了望,全部学宫尽收眼底。

辛何、孔鲜以及豪门出身的官吏都大力附和,以为开取士先河,足以载入史册;而门阀士族的官员一片反对之声。

提及庞家很多人恋慕,庞家在襄阳士族中毫不起眼,因为跟岑家的干系在杨安玄取襄阳的时候互助,过后获得了丰富的回报,子侄优先入仕,西市具有的铺面与刘、习两家相称,庞清在官府的情面比刘老爷子还大。

孔鲜望着学宫,冲动隧道:“襄阳学宫范围弘大,成心前来讲学的大儒便有二十余人,西席超越百人,可采取学员二千余人,集讲学、授业、议政、研学于一体,国子学和太学远不能比,唯有当年稷放学宫可堪对比。主公之举,必定载于史册,为先人歌颂。”

杨安玄俯瞰着面前学宫,不免心潮彭湃,这天下正因本身而窜改,汗青将会为本身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乱世承平。

凭窗亮处有六张案几,正月间竟然也稀有人在伏案读书,斑白的头发,当真的神态,皓首穷经,让人寂然起敬。

眼下九品中正制取士的体例,安定了皇权,保护了门阀统治,却梗阻了豪门后辈的上升之路,更不消说百姓百姓。

世人透过窗棂往屋内看,见一排排书架林立,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竹简、帛书和纸书,一间屋中有十个书架,按每个书架摆放百本册本计算亦能藏书千册,除了少数世家外哪有这么多藏书。

闹哄哄按资排辈,喧华闹你推我让,公开里少不了比斗一番。大堂内设下百席仍坐不下来,多数人只能两人一席,辛何看着这场景笑道:“主公,这雍公府太小了,容不下主公您了。”

…………

西晋初年,卫瓘、段灼、李重等有识之士便上疏司马炎,痛陈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晋武帝为了保护统治,最后不了了之。

座中襄阳士族纷繁表态献忠心,杨安玄笑着举杯道:“多谢诸公美意,百姓生存尚难,实不宜大兴土木。”

杨安玄筹办通过科举制来取士,窜改数百年来取士的体例,这无异于与世家门阀宣战,除了要手握绝对的权力外,仍需万分谨慎。治大国如烹小鲜,稍有忽视能够激发大变。

近两年间,杨安玄不竭通过手札与远在曲阜的岳丈孔懿切磋实施科举制(1)的能够性。

杨安玄笑着与世人拜年寒喧,命人摆上酒宴。明天是新年除夕,与臣属们欢聚一堂共贺新年是靠近部属、联络豪情的机会,当然该吃得吃,该喝得喝。

话中含义世人皆知,纷繁笑着拥戴,刘讷抚着斑白的髯毛道:“雍公若肯改建府邸,要老夫将自家宅院让出来亦无二话。”

一旁的刘讷打断他的话道:“云庆,你家商店有山茶油出售,每月供应老夫十斤如何?”

襄阳学宫选址在城西南,占地八百余亩,地盘原是襄阳刘家、张家统统。

前几日庞清为其孙求娶本身的孙女,本身传闻庞清的阿谁孙儿成日在北里中游逛,习辟疆想起关云长所说的那句话来,虎女焉嫁犬子。

孔懿必定了杨安玄通过策试取士的假想,并奉告杨安玄在汉朝便对保举郡国保举的贤能采取策问的体例停止测验,当然豪门百姓几近没有资格被保举的。

中间的人纷繁插嘴这山茶油炒菜好吃,可惜产量太少,不然酒楼的买卖起码得涨三成。

得知杨安玄承诺刘、张两家可送子侄退学的动静,庞清写信与习辟疆商讨,两人决定捐赠学宫粟米十万石,钱五十万,杨安玄承诺两家各选一人退学。

“刘公,愚的店中一年也才四百斤的量,本年的油早被订购一空,便是自家要用都得省着点了。刘公无妨问问沈将军。”

穿过两进院落,最内里是修道堂,孔鲜道:“经史兼通,学业有成可升入修道堂,修道堂可容二百人修学。按主公所说,修道堂中学子有资格到学庠传授蒙童,亦可在学宫中任职,若插手策试合格便能入仕为官。”

窗旁老者抬开端,瞪了窗外世人一眼,指了指西墙上斗大的“静”字。孔鲜认出是大儒郭高,忙拱手道歉,带着世人快步分开。

刘裕奏请《八项事件疏》,第五条举才需试,九品中正制初置提拔秀才、举孝廉,需加策试合格方才取用,拔用寒微的才学之士。

习辟疆从兖州别驾调任雍公府长史,看起来并没有迁升,实在让人恋慕不已,习家也因他的到来成为襄阳间家的领头羊。

时至本日,九品中正制已经运转二百余年,成为世家安身立命之法,大量无才无德的世家后辈充满宦海。

孔鲜感激地看了一眼杨安玄,对世人道:“此乃大成殿,是祭奠先祖孔子之所。”

世人亦步亦趋,跟着孔鲜走过三丈多高的牌坊,过棂星门,走过“登云桥”,东西两边各有一排房屋,供来访之人安息;进大成门,是青砖铺地的大广场,足以包容千余人,四周有长廊将广场围住,正劈面两层高楼大殿飞檐翘角,宏伟巍然。

酒菜飘香,庞清吸着鼻子,道:“这菜是用铁锅放山茶油炒过的,你看这色彩多光鲜……”

举才需试,拔用寒士,这条奏疏给了杨安玄窜改九品中正制取士的借口,杨安玄在治内大力推行儒学,让适学的孩童有机遇退学,就是要获得最泛博百姓的支撑。

庞清大声道:“自雍公入襄阳以来,百业畅旺,政通人和,雍公贤德可比管仲、萧何,我等受雍公恩德,无以还报,愿出资新建雍公府。”

张纲慨声叹道:“不消多久这学宫藏书便能超越朝廷兰台。主公气度可容日月,愚佩服莫名,将来致仕愿在此做一读书人。”

学宫很大,往里走看到大大小小的屋舍星罗密布,那是门生和西席的住处,斋堂、湢(浴舍)、庖(厨房)、溷(厕所)等一应俱全,参照着国子学修建的款式。

得知学宫建成,杨安玄欣然道:“百年树人,推行儒学是利国利民大事。正月初六,愚与诸公一起前去学宫观光。”

及到魏文帝用陈群创建九品中正制,通过出身、品德等体例取士,因为魏晋时士族权势强大,终究变成了士族把持朝廷取士的通道,堵塞了官方取材的门路。

除夕,元者始也,旦者晨也。

趁着袁涛出堂安插的工夫,雍公府文学掾孔鲜起家道:“主公,襄阳学宫用时近四年,已经根基峻工,请主私有空前去察看。”

辰时,雍公府,士族、官吏们穿戴着整齐的衣冠,前来大堂向雍公杨安玄庆祝新年。

附和也好,反对也动,杨安玄的决计已定,只等学宫建成后借势施为。

观光过藏书阁后,从大成殿侧今后走,内里是白墙围成的院落。孔鲜指着最大院落的匾额道:“此为广业堂,招收就读的蒙童。内有三进院落,每个院落有房舍二十间,两间讲堂,当可包容学童千余大家;中间是崇志堂,在广业堂学至笔墨畅达考核后便可升至此处就读。”

庞清常日与辛何干系不错,辛何忙笑着替他得救道:“主公文才武略,灭谯蜀平姚秦,功业彪炳,愚听袁主簿(袁涛,雍公府主簿)特地筹办了一出新戏为贺,值此良辰何不让诸公先睹为快。”

得知杨安玄成心在此修建襄阳学宫,刘家和向家都表示愿将地盘相赠,杨安玄以地易地,在中庐县(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以双倍地盘互换,并应允两家可各选两名子侄随杨愔等人一起在弘文庄中就学。

杨安玄在弘农庄中为儿子以及麾下亲信子侄办学之事世人皆知,无数人想挤进这个圈子而无门而入,这两个名额无异于送了四个直上青云的机遇,刘讷和张波笑得合不拢嘴。

世人见大成殿雕栏画栋,绘以丹青,砌以文石,外廊朱红门柱挂着一幅春联,辛何朗读道:“道若江海,立万世之师表;圣如日月,集群贤之大成;好联,好字。”

「注(1):科举制抽芽于南北朝,成型于唐,亦有称抽芽于汉。」

学宫自义熙七年(411年)开端筹建,用时四年已初具范围,站在学宫正前门的牌坊前,孔鲜冲动地先容着,“按主公所说,学宫坐北朝南,东西对称……”

杨安玄大喜,施政三驾马车,经济、政治和文明,少了谁也不可。要想长治久安,稳固政权,离不开推行教养,所谓“正风、敦俗、化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