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九章 苑君璋劝言敷衍

第三十九章 苑君璋劝言敷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苑君璋现任刘武周小朝廷的内史令,是以高满政尊称他“苑令”。

杨伏念本是卫士,从刘武周起过后,因通文墨,有些才气,刘武周称帝后,任他为了左仆射。

这两人一个便是最后到的宛君璋,另一个是个武将,名叫高满政。

宛君璋说道:“不成不虑有二。如果李世民到了河东今后,不急着进战,与汉军对峙,我军到时何故应对?此其一。再如果李世民到了河东后,竟不先去打击汉军,而来夺晋阳,我军又该何故应对?此其二。陛下,臣愚觉得,当此之际,应对之策,宜当是一边可仍以‘坐山观虎斗’为策,但另一边,汉王那厢,他的来信也不成不睬会,何不修书一封,虚以委蛇,临时先把他稳住,然后等李世民到了河东,再视李世民之意向,做下步之决策?”

不为别故,自是因苑君璋之此两虑,一则,如果李世民与汉军对峙,导致己军粮秣贫乏的时候,还能与李善道联兵解困;二则,万一李世民先攻晋阳的话,可哄得汉军来救。

离石郡在太原郡的西边,两军相接。

“回陛下的话,郭子威到刘六儿、刘季真处,至今已有旬日,期间虽有两道上书呈来,但刘六儿、刘季真尚未明白表态,肯愿从附,只言需再考虑,料其仍在张望局势。”苑君璋答道。

刘季真如前所述,不必多言,刘六儿是刘季真的叔父。打下晋阳前,刘武周就令苑君璋遣吏去离石郡见刘六儿、刘季真了,以期拉拢他叔侄归附。如他自言,他承诺给刘六儿、刘季真的好处也确是不小,承诺了他叔侄两个,只要肯归附,就以王爵之位相授。本来觉得,刘六儿、刘季真会欣然应允,但出乎了料想,直到於今,这叔侄俩犹未表示情愿归附。

杨伏念与刘武周亦是老熟人,深知其脾气,——刘武周军旅出身,与杨伏念是军中了解,相互知根知底,便等他骂了一阵,安慰说道:“陛下,刘政会诸贼虽是得逃,但毕竟晋阳已在我手,且今河东,除晋阳外,大部也都已为我军与汉军所占,料唐军是难再翻起甚么大浪了,只要刘政会等不逃回长安,迟早会被我军擒获,至时,陛下自可随心措置。乞陛下临时息怒。”

“哦?如何个不成不虑?”

“你如何来了?”这信使和郭子威一样,俱是苑君璋的亲信吏,郭子威惊奇问道。

刘武周不满地说道:“这鸟胡虏,真是贪得无厌之徒!朕许给他叔侄两个的好处已充足丰富,还这等踌躇不决!再遣使前去,务必晓以短长,若再迟延,休怪朕不客气!”

宛君璋是刘武周的妹婿,有甚么话,他完整能够直言,遂沉吟了稍顷,说道:“陛下,‘坐山观虎斗’,当然是已定之策。可李世民统数万步骑,来援河东,臣之鄙意,亦不成不虑。”

“你跟俺出去。”郭子威扯着这信使,进到室内,看了眼门外,抬高声音,说道,“你来的恰好!你带来了多少人?”

郭子威将要杀之人,说与了这信使听,这信使大惊失容。

“有百人没有?前日俺刚得知一事,现有一人,俺正思欲杀之!”

“得了些晋阳储粮”此语,晋阳的储粮本来很多,供四五万兵马吃个几年都不成题目,但晋阳城破之前,守城的刘政会等为防资敌,将仓城给扑灭了,大火烧了一天多,还好城破后,抢救得快,这才算抢出了些粮食。不过抢出的这些粮,必定已不敷支撑刘武周部耐久耗损。

……

这信使摸不着脑筋,问道:“带来了多少人?”

此人三十多岁,个头不很高,穿戴紫色的宽袖束腰袍衫,衣长至膝下,腰系红鞓带,脚穿乌皮六合靴,——虽是平常服饰,然这紫色是高官才气穿的,乃此人非是别人,恰是杨伏念。

喜好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端请大师保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苑君璋恭声应诺。

刚才与杨伏念、苑君璋等对话时,刘武周另有个君上样,此时暴露了本质,怒骂不已。

却也难怪他愤怒。

最晚达到的是刘武周的谋主苑君璋,入进帐中,一股浓浓的酒味扑鼻而来。这酒味不是苑君璋身上收回,而是昨晚宴席留下的余味。自打下晋阳,得了晋阳宫中很多貌美的宫女,刘武周已是接连多日,夜夜欢歌宴饮。苑君璋眉头微皱,却未多言,行了个礼,在上首坐下。

谷中住民多为刘氏族人,男人或以一种名叫“罗幕”,类如后代的白羊肚毛巾的东西包头,或戴一种名叫“杵杵帽”的红色无底圆帽,着对襟的窄袖短袍,少数穿戴长袍;妇人亦着麻布袍,佩带贝壳、珍珠串成的耳坠和项链,——这些都是稽胡的传统服饰、装潢。

察其边幅,多数与汉人无异,然偶有还保存着其祖上西域胡人特性长相的,肤白须黄、深目高鼻。这信使在两个谷口保卫小率的引领下,穿过谷地,沿着一条溪水到了片修建外。等了会儿,一人从内迎出。此人头裹幞头,穿圆领袍,是个汉人官吏,可不就是郭子威。

看罢了李善道的手札,打发送信的此吏退下,刘武周召帐下文武重臣来见。

离石郡东西百余里长,南北二百多里长,地处吕梁山东麓,西临黄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遍及,辖县五个,以其郡治离石县为中间,也以其郡治离石县地点的处所,地盘较为肥饶,是该郡的农业核心肠带。离石郡现尚在唐军手中,郡守名叫王俭,郡兵主力驻在离石城中。

数人络绎来到。

刘武周起兵后未久,在得了突厥“定杨可汗”之封后,就自称天子,改元天兴,故他自称朕。

当日,给李善道的回书、给刘六儿与刘季真的招揽书一并拟就,别离送出。

给刘六儿、刘季真送招揽书的刘武周吏员,乔装打扮,绕过离石县城,入进西边的吕梁山要地,到了刘六儿、刘季真的存身之处。是个谷地。四周山势险要,谷内花草碧绿。斥地出了一些地步,可供耕耘;这信使又见成群的羊马被放养在临山壁的缓坡上。却谷中火食颇稠。

又一人起家说道:“张将军所言极是!咱与汉王并不熟悉,今与他联兵取河东,不过借其力罢了。他若进兵痴钝,仍暂与他联兵,倒也无妨,可不料汉军入河东今后,停顿甚速,已连下数郡,我军到目前为止,却才只攻陷太原一郡,连带周近数县罢了。这么下去,如何能成?陛下,前所议定之‘坐山观虎斗’此策,固然好策!臣意与张将军同,由他唐援将至,我军只按兵不动,守好晋阳便可。待唐、汉两军斗出个你死我活,我军再卷袭而下,实最为得利!”

这一发怒倒也有好处,宿醉的难受劲冲淡了几分,他又喝了两口酪浆,说道:“杨公言之甚是,朕亦知当以大局为重。然晋阳之粮,实乃心头之痛。”说着,又差点骂将出口,压住了火气,自将话头扯回,说道,“李世民如果不急着进战,与汉军对峙,又或竟先来攻晋阳,的确是可虑之处。”深思了会儿,说道,“罢了,就按君璋的意义,朕给汉王回书一封,大要上承诺他抓紧攻打介休、灵石,实则暗中迟延,候李世民到后,观其意向,再作决策。”

顿了下,刘武周想起一事,问苑君璋:“刘六儿、刘季真处,可有回讯了?”

说话此人雄魁健硕,黑脸虬髯,名叫张万岁,系刘武周麾下的一员虎将,早在刘武周兵变前,就跟随其摆布了。刘武周率数十翅膀刺杀马邑太守王仁恭时,杀掉王仁恭的就是他。

这信使愣了下,问道:“杀谁?”

高满政虽是武将,有目光见地,颇得刘武周的正视,但他在现场诸臣中的职位较低,因没敢先开口,目光也转向了宛君璋。

“汉王派吏送了封手札与朕。”刘武周昨晚酒喝得很多,直喝到天明方休,这会儿宿醉的难受劲还没下去,嗓音略显沙哑,揉着额头,先简朴地与众臣转述了下李善道信中所言,“信中言及李世民领唐援将至,号称十万,没有十万,估计也有个四五万步骑,来势不小,因建议朕宜速整兵马,攻拔灵石等地,以抢占先机。”说完以后,接着说道,“卿等各是何见?”

他话音才落,高满政回声说道:“陛下,臣觉得宛令此议甚是。我军三四万步骑,人吃马嚼,日耗极大,虽得了些晋阳储粮,坐吃山空,非悠长之计,况乎如若久顿晋阳,对我军士气亦会有害。如此,一旦李世民到河东后,不急进战,而与汉军对峙,耐久下来,对我军恐就大倒霉了,且若其转攻晋阳,则坐山观虎斗的就变成了汉王,情势对我军就将更加倒霉,因臣觉得,苑令此策上策,诚宜应先稳住汉王,再观李世民意向,然后决定,方能立於不败之地。”

如前所述,三省中的尚书省,其长官原是尚书令,然因权力太大,以是隋建今后,为加强皇权,只杨素在杨广继位之初,长久地出任过尚书令,其他时候,皆不设尚书令,以左、右仆射为长官。隋尚左,左仆射的职位高於右仆射,是尚书省的实际最高长吏。刘武周在这点上,担当了隋的常例,这个杨伏念,实是刘武周这个小朝廷中,当今权力最重之人。

说到粮食,刘武周恨不从一处起,拍了下案几,骂道:“刘政会、赵文恪、军人逸这几个鸟厮,兵败就兵败了,城破就城破了,老诚恳实地降朕,朕还能薄待他们不成?却入他娘,一把大火,将粮仓烧了!恁多的好粮食,都化作了灰烬,崽卖爷田不心疼啊!恨未擒杀此数贼!”

他现节制的雁门、马邑等郡,多草场,少良田,粮食本就匮乏,晋阳储粮一失,他的后续粮秣就成题目了,——这些光阴,他纵兵四掠,一是为满足部曲的贪欲,二也是为筹集粮草,不得已而为,并且最可爱的是,晋阳城破后,烧了粮食的刘政会等,还都被逃脱了,没有能够擒得,让他没法出这一口恶气。自从马邑反叛以今,刘武周何尝受过这憋屈?不怒才怪。

刘武周闻言,肝火稍平。

为何虚觉得蛇?

自晋阳出后,西行出太原盆地,过一大片山区,翻越梁山,约三二百里,即离石郡境。

刘武周点了点头,放下揉额头的手,喝了口酪浆,看向帐中别的两人,问道:“你俩何意?”

但离石县城以外的泛博地区,特别是山区,当今多已非唐军所能节制。

一人挺身而起,说道:“陛下,此前不是已议定了么?就是要等唐军与汉军拼杀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现在唐军将至,恰是唐、汉两边将要开打,我军将要取利之际,何必急於攻拔灵石,反却此际出兵?臣之鄙意,汉王此信,陛下不必理睬就是。”

这信使答道:“奉圣上旨意,传令旨与刘渠帅叔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