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庶民江山 > 第226章 谁愿与我一起渡江

第226章 谁愿与我一起渡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战时每人每天三斤粮,平时每人每天两斤粮,折入彀较,每人每月需求八斗粮,一万人一个月便是八千石。”黄诚回道。

只听王治道:“如果一艘船能装四千石粮食,就需求一百二十艘船。五千石一船,就要将近一百船。天道社船队固然有很多大船,但能装四千石、五千石的并未几,湖畔江滩也分歧适大船运输。实话说,四十八万石粮食即便能运出洞庭湖,到了江北也没处所卸货。”

黄诚只能将其归咎于刘放心性果断,不似凡人。

略一考虑,王治应道:“既然首级需求我,我便跟首级走一遭!”

但不管如何,渡江已经提到明面上,并且师出驰名,只要有人支撑,定能一步步扩大渡江步队!

身处乱世,财帛实在是最无用的东西,远不如手里的粮食好用,以是对于财帛分派,程黎并不去争。

顾长生、王治、程黎、宁清四人根基把握了潭州,乃至全部天道社的财产和人丁,不管如何分派,都需求他们同意。

听到问话,王治较着一愣,本身就是个贩子,也能渡江北上吗?

“除了粮食,另有薪俸,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渡江要冒死,光靠吃饱饭可没体例把人带到江北去,钱也要给够,筹办充沛。”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兵分两路,一起北渡长江,管束张俊,促使招安,一起留在江南,主持招安事件。”

“既然有家庭牵绊,那你就放心留在潭州,帮手程老主持招安事件,安抚好潭州百姓。”宁清是小我才,可惜心有牵绊,刘安也不强求。

“天道社有多少赋税积储我不清楚,但北渡长江的赋税物质要按一万人五年之用做筹办。没有这等储备,渡江以后也很难对峙。不知大师是否同意?”触及赋税题目,大师都不开口,刘安也恍惚措置。

渡江北上的人带不走田产、房产、商店、车船,这些才是天道社最大的资产,也是留给潭州百姓最大的财产,只要这些东西还在,程黎就心对劲足。

“有钱有粮,渡江北上的步队就能存续周旋,但江北地区陌生,环境庞大,我一小我力量有限,恐怕难以确保江南招安胜利,谁愿与我一起渡江?”刘安向世人收回聘请。

至于他明知是这个结局,为甚么还如此冒死,糊口中对本身严格要求到了严苛的境地,乃至于丧失了芳华少年的赋性,此中启事是程黎、顾长生、宁清、王治等人难以了解的。

刘安的话都说到这类境地了,黄诚、顾长生也在帮衬,天然无人再反对,毕竟是渡江,命都豁出去了,还不让人吃饱吗?

“那这就没法运了。”

刘安道:“到了江北我们只要赋税可不敷,跟江南联络断绝以后,就只能本身想体例采购糊口物质,你对江北比较熟谙,有商贾的人脉干系,你出面能帮我们处理很多题目。”

“智囊、顾叔、王营官,你们速回潭州筹办,尽快来岳州城汇合。”

四十八万石是甚么观点,议事厅内诸人,除了王治外,没人晓得。

娘没了,父亲也有了李姨娘,还多了个弟弟,即便回到家里,她也多余,不如就跟着哥哥持续闯荡好了。

黄诚在内心略一计算,随即得出答案,“约莫四十八万石。”

顾长生道:“我统领第四军至今还没打过仗,我也想跟首级去江北闯闯。”

见只要三人表态,刘安当即问宁清,“宁坛主,你可愿随我渡江?”

“首级,我就会做买卖,我渡江有甚么用吗?怕只会成为你们的拖累。”

刘安沉默半晌,似是在思虑,过了一会儿便说:“那就送十万石粮食,其他的折算成钱吧,到了江北,分分开来,自购粮草。”

刘安兄妹这一问一答,让世人更加肯定,刘安只能渡江向北,那这好处分派便不能不向江北让步。

刘安不肯多说,刘欢晓得再问也问不出甚么,也就不再问了,内心却已经悄悄决定,哥哥去哪儿,她就要去哪儿。

“不能全数运走,潭州要留下充足对付天灾的粮食。再说,我们在江北无城无地,赋税都运畴昔,也没安然的处所保存。不消多,就按一万人筹办。”刘安回绝了黄诚的建议。

“如果都没定见,粮食题目就这么定了。”

“首级,我也想北上,固然年纪大了,构造后勤,还是能够的。”黄诚道。

“智囊,一万人一个月需求多少粮食?”

固然用名正言顺的来由议定了筹划多时的分兵渡江打算,但终究能带走多少人,刘安不晓得,以是内心并不轻松。

刘欢当即呼应,“哥,我跟你去!”

因而刘安又问王治,“王营官,四十八万石需求运多少船?”

“好,我晓得了。”刘欢承诺得很干脆。

宁清心中似有一番挣扎,踌躇半晌以后回道:“我父母妻儿都在潭州,拖家带口,恐怕会成拖累,留他们在潭州,我也于心不忍。首级可否给我些时候考虑?”

在场世人当中管钱的只要刘欢,天道社的钱从最开端就是她掌管,天道社另有多少钱,也只要她和邹直、顾菱儿三人晓得,其他两人不在,便是她说了算。

黄诚道:“朝廷不出钱,能够出政策,免租免税就够了,家家户户都分了地,只要官府不剥削,他们必定情愿回籍种地。如果官府甚么都舍不得,还甚么都想要,分给他们赋税只会害了他们。”

“我要提示大师,招安以后,数十万天道军兵丁是要归乡安设的,朝廷不会答应他们存在,也不会出钱养他们。想要斥逐他们,我们就得分给他们充足的赋税,安抚住他们,不然他们还会肇事,搞不好我们还会变成他们的仇敌。”程黎道。

顾长生抢先表白态度,“我以为能够按两万人筹办,到了江北要存续就得在本地弥补兵力,如果气力太弱,很轻易就被官府剿除,多筹办赋税,多招人,没有坏处。”

“王营官,你呢?”

“多谢首级谅解!”宁清心中稍安。

“欢欢,此事就由你卖力,留下东路军和第四军三个月军饷,其他的先运到岳州城来。”

“一万人五年呢,约莫需求多少?”刘安再问。

王治当年插手天道社,只因为刘安承诺能帮他报仇,撤除黄佐。当今黄佐被追逐于洞庭湖,妻离子散,产业皆无,不知所踪,固然还充公到他的死讯,想来也是生不如死,难以再翻身,也算大仇得报,心愿已了。

“以是,我建议在招安之前把赋税都运往江北。将心比心,渡江的人都阔别故乡流浪在外,能够一辈子就回不去了,还舍不得给他们赋税吗?何况还负担促使招安、提示朝廷实施招安承诺的任务,更不该该让他们饿肚子。”

“是。”世人领命。

“程老、宁坛主,招安之事就交给你们二位与高统领,务需求把分派给百姓的地盘落实下去,不要让那些地主、乡绅再趁乱收归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