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清穿十四福晋 > 第二二八章:赫舍里•和卓

第二二八章:赫舍里•和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等他们到了跟前,我忙随德妃等跪下施礼,康熙抬了抬手,笑道:“都免礼。”又伸手扶了德妃一把,笑道:“还是你这儿丰年味儿,人多热烈。”他身后的少年上前给德妃存候,道:“赫舍里?和高见过德主子,德主子万福金安。”德妃不记得此人是谁,因他是康熙带来的,又姓赫舍里氏,便不敢怠慢,忙虚扶笑道:“不必多礼,快起来罢。”

我两只眼睛一向盯着赫舍里和卓呢,随口对付道:“可真希奇。”

当世人各做各事,欢颜笑语之时,永和门处传来一声传唱:“皇上驾到。”我彼时正把弘明拉在角落里喂饺子吃,这些天因着过年,事事都纵着他,他便见风使舵,得寸进尺,嬷嬷们喂他吃饺子,他硬是不肯张嘴。我内心恼火,但忌讳是在宫里,没好当着世人面训他,又担忧呆会闹得太晚叫他饿肚子,便耐着性子亲身喂他。闻声通传,我忙放下碗,取出帕子胡乱给弘明擦了嘴,牵着他往廊下迎驾。

康熙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头,长辫发白,皱纹满面,腿脚倒是有力,在宫街就下了轿,被寺人宫女们簇拥着,一起走了过来。我立在德妃身后远了望去,只见康熙双手背在身后,笑容满面,行步的姿势、行动,可真与十四一模一样。说实话,康熙的几个儿子,不管安闲貌、姿势、法度,都是年纪越大越像,再加上年长的几个都开端发福了,长脸变成了圆脸,言谈举止间便更加相像了。定睛一看,康熙身边还跟了一个穿深蓝袍子的少年,举止周正得体,就是有些孱羸,仿佛风一吹,他就要被刮走了。

在大清朝,放大镜乃西洋物件,在贩子里极难买到,故而贵重,弘明之前从未见过,今儿得之,那肯再还归去,便道:“皇爷爷要赐给弘明吗?”康熙嗯了一声,笑道:“这小子倒一点不知害怕...”又道:“好了,皇爷爷赏你了,你拿着玩吧。”

目睹一对小后代出去了,康熙笑道:“早上才收到十四的信,说统统安好,你们尽可放心。前头几场大小战役,他都大获全胜,赢了很多战利品,朕内心欢畅。”又朝李德全打了个眼色,李德全退至门外,捧来一匣子乳饼。康熙道:“乃萨尔鲁克的好奶制成,是老十四亲身监工造的,你们都尝尝。”德妃闻之,甚为欢乐,道:“老十四打小孝敬,不管到了哪儿呀,都挂念家里人。”康熙道:“他为国着力,朕甚感欣喜。”说罢,便起家道:“几个蒙古的王爷还在乾清宫候驾,朕先去了。”德妃等忙起家送驾,福身道:“恭送皇上。”

康熙朝和卓扬扬手,表示他上前,对阿醒道:“他叫赫舍里和卓,临时在户部当差,是仁孝皇后的侄孙儿,也是朕的侄孙儿,他没来过永和宫,你领着他四周转转可好?”天子开口,谁敢不从?阿醒明白意义,低声道:“是。”康熙笑道:“好孩子。”又道:“和卓,你先留在永和宫,呆会用晚宴时,再一并往乾清宫赴宴便是。”

阿醒年纪不小,我还没急,德妃可操心了,好似堂堂大清郡主嫁不掉似的,左问右问,又筹措着要从春节往宫里存候的王公贝勒里头挑个孙半子。阿醒大了,比之前晓得害臊了,便赧红了脸,低头冷静谨听而并未几语。

回家我得跟阿醒说说。

过年了,十四不在,弘春分炊,贝勒府虽张灯结彩,亦袒护不住冷僻萧瑟。本年气候非常,寒冬时候竟如深春暖景,日日艳阳高照,轻风温暖,让本来就少了的年的味道愈发淡薄。至大年三十这日,我依着端方,早早穿戴划一了,领着阿醒、弘明往宫里存候。弘春甚为体贴,与新媳妇瓜尔佳氏在宫门口恭敬等着,待给我请了安,方随我一并前去永和宫。

阿醒脸颊微红,她的余光扫在赫舍里和卓的身上,手里绞着帕子,并未几嘴。

!!

过了中午,有外务府的寺人过来宣召世人畴昔用膳,本年的晚宴由御厨房承办,德妃年纪大了,很多事情没得精力体力去摒挡,便放开了手,只做羁系,详细事儿交由两个掌事在筹划,便余暇很多。她领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浩浩大荡往乾清宫去,非常对劲。

赫舍里?和卓温馨温润,随在阿醒旁侧含笑不语。阿醒到底是女孩子,娇羞不已,又怕别人拿她笑话,遂用心沉着脸,也不与和卓说话,假装平常模样。

晚宴与往年一样,还是在乾清宫吃年夜饭,但开席较晚,加上端方仪礼颇多,实在劳心劳力,故而鄙人午两三点之时,德妃会先命人煮两锅饺子给世人填填肚子。瓜尔佳氏与富察氏从未在宫里过年,很多端方都不懂,便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她俩教养颇好,都出自王谢贵族的正统教诲,晓得如何审时度势,瞧着长辈们的行动揣摩意义,倒也没甚么难堪。

德妃见了孙媳妇,亦是欢乐,赏了礼,又免不得拿弘历的富察氏与弘春的瓜尔佳氏比较,一个活泼纯真,一个文静娇俏,实在挑不出甚么错,总而言之,比我和四福晋两个媳妇儿要讨喜很多。有了新媳妇,我和四福晋这两个老媳妇也可歇一歇,甚么揉面团擀面皮包饺子一类的事,可全交给她们了,只用在中间盯着指导、经验便是。

三世同堂,膝下弄孙,也是人间一大美事。弘明猎奇心重,很快就倚在康熙膝盖上拿着放大镜玩,又高兴的跑到我面前道:“额娘,你看,只要把东西放在圆镜子上面,就会变大呢...你感觉希奇不希奇?”

阿醒朝和卓道:“你跟我来...”和卓大风雅方,抱拳道:“有劳郡主。”目睹她俩出去,往背影一看,身高身形倒甚为相配,和卓也知照顾人,帮阿醒挑帘子,到了花圃里担忧阿醒的花盆鞋不好走石子路,便借端只往宫廊高山上走。凡事只要阿醒开口,他都说好。

康熙逗得哈哈一笑,又渐渐将视野从弘明转到阿醒身上,道:“阿醒,如何不见你说话?”阿醒忙起家,走到康熙面前,道:“阿醒给皇爷爷存候。”她之前也是极得宠的,只是年纪大了,性子慎重很多,也不好总在长辈面前不知所谓,变得更加内敛含蓄。康熙笑道:“有段时候不见你,又长高半个头了。”倏然一转,又意味深长道:“也该嫁人了。”

世人前呼后拥的进了大殿,康熙落了座,朝弘明招了招手,笑道:“小子,过来。”弘明有些惊骇康熙,反往我身后一躲,德妃道:“快畴昔,皇爷爷叫你呢。”康熙也不活力,顺手从盘子里抓了一把西洋糖,道:“皇爷爷这儿有糖吃。”我猜弘明必然公开里翻了个白眼,他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宝宝,几颗糖果可哄不住他。果听他稚气道:“额娘说了,吃多了糖牙齿会坏,我不吃。”康熙怔了怔,可没把身边服侍弘明的几个嬷嬷吓死,连德妃也绷住了脸,恐怕康熙不悦。康熙不说话了,屋里统统的声音都遽然止住,温馨得不成思议。

弘明一蹦三尺,笑得嘴都裂开了,道:“皇爷爷万岁!”

我模糊猜到甚么,内心衡量了几分,略有不满。

不叫十四挂念都城,才气让他放心兵戈啊!帝心深沉,实难叵测。

虽说在当代,极其看重父母之约媒人之言。但也有很多时候,父母还是会收罗后代定见的,以是万事不成同一而论。依着阿醒的性子,如果康熙乱点鸳鸯谱,阿醒不乐意嫁,还不给闹个天翻地覆去?不过,这和卓我不喜好,太瘦了,感受是个病秧子。

和卓的声音明朗洁净,抱拳道:“微臣遵旨。”

康熙摇了摇手中物件,道:“你过来瞧瞧就晓得了。”

唯弘明无忧无虑,前庭后院跑来跑去,一会子要拉着弘春点烟花放爆仗,一会子又麻溜爬到炕上缠在德妃怀里撒娇。德妃也不拿端方拘束他,由着他闹来闹去。而我感觉玩闹乃小孩子的本性,也就任他张扬玩皮。弘历与弘春皆在宫里读书,弘历还亲身教弘春算术,他们自小因着都在德妃跟前走动,便比其他弘字辈的皇孙要亲厚很多。两人立在天井里说话,嘀嘀咕咕,不知在捣鼓些甚么。永和宫因四爷、十四爷人丁旺,圣宠优渥,德妃本身又有权势,故而屋前屋先人头济济,乃后宫最为对劲喧闹之处。

康熙往腰间摸索半晌,顺手解下一个荷包,从里头取出样物件,道:“皇爷爷这儿有个好东西玩,你要不要瞧瞧?”见他面色如常,世人方舒了口气。弘明浑然不觉氛围窜改,往前走了两步,探头道:“是甚么东西?”

十四打败仗,连着后代一起得福,若不然康熙也不会从万事当中抽暇管阿醒婚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