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明末之虎 > 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

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奴婢在此。请皇爷叮咛。”

杨嗣昌最后说道:“陛下,以臣看来,现在朝廷赋税极缺,若能这登州城代替金银财宝赐给李啸,却还可为朝廷省了一大笔赏银呢。再者,可把这登州城,当作封赏流爵的别的犒赏,将来李啸归天除爵以后,这登州城,朝廷再与爵位一起收回,亦是不迟。“

想来登州之地,饱受兵灾,一片残破,能有多少富户,能征几两税银。以这般瘠薄之地,去与江南膏腴之所比拟,本身就不太安妥。

这个李啸,立下这番奇功,的确是给杨嗣昌雪中送炭普通。

乃至在将来,还能够从李啸手中调发兵力,前去山陕、湖广等地剿灭流寇,从而让自已那“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除流寇的打算,能更好地顺利实施。

想到这里,杨嗣昌心下计定,便站起家来,向崇祯长叩一揖道:“陛下,那李啸全凭一已之力,扶救朝鲜,逼和清廷,乃是不世之殊功也。以微臣之见,陛下当对其大加封赏,以慰其心,以励其志,使李啸在感激皇恩浩大之余,能更好为国效力,方为功德啊。”

何况,朝中多名位高权重之臣,皆是江南一带人士,这些人多数置有财产在故乡,又如何会坐视天子从自已头上征取税赋,必然想尽体例来反对与对抗了。只怕到时,崇祯天子狐狸没打着,却惹了一身臊啊。

“皇上,这。。。。。。”

“陛下,恕臣直言,现在的登州城,离孔贼兵变虽已过了四年多,但一向未得补葺,尚是残破不堪。这般城池,群众希少,税赋难收,不若就给李啸,让他制作船厂,修建海军,倒是功德一件啊。”

听了崇祯这般大手笔,杨嗣昌不觉亦是大吃了一惊。

崇祯扫了杨嗣晶和肃立一旁的阁内值事寺人一眼,大声说道:“传朕旨意,山东赤凤左都督李啸,驰驱王事,忠勇可嘉,奏捷盟国,退虏有功,朕心甚悦。乃效皇祖有功必赏之遗命,立擢李啸为登州府团练总兵官,并全权办理登州府州县与卫所,其地军民两处,皆受其管理。赐其爵为赤凤伯,给诰券,赐铁券,食禄一千石,挂‘征虏将军’印。其部建功人等,兵部核验后,着有司从优叙议,按功论赏。钦此。”

“哦,爱卿何出此言?”

杨嗣昌略一沉吟,便道:“陛下,以臣之所见,将这登州府城,给李啸便是!”

此人出兵朝鲜,前后击败了清军水陆两师,救下了江华岛的朝鲜皇族,才终究逼和清人,挽救了伤害至极的朝鲜局势。

“陛下。。。。。。”

杨嗣昌脸上挤出笑容:“若李啸真有此治绩,那微臣就先为皇上一大贺了。”

而在御桌前,身着正二品大红色官服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一样一脸高兴地伏跪于地。

“文弱,这左都督李啸上报的这份报捷奏章,的确是暑天中的一碗冰镇酸梅汤,让朕身心非常欣喜啊。”崇祯一脸笑容光辉,惨白蕉萃的脸上,竟出现点点红晕。

崇祯轻叹了一声,却悄悄地摇了点头。

很快,崇祯将手中的奏折扔在桌上,便大笑着对桌下伏跪的杨嗣昌说道:“杨爱卿,这大半年畴昔,明天你总算是给朕带来了个可贵的好动静。速速平身,看坐!”

杨嗣昌顿了顿,又道:“陛下,现在东江镇已然毁灭,各东江岛屿,尽落于清虏之手,如此一来,没有了东江镇之樊篱,我山东北直隶等地,已完整透露于清军兵锋之下,故急需组建强大海军,以对抗清军能够之南下。而现在李啸情愿自行出资组建海军,来对抗北面之清虏,对我大明来讲,岂驳诘得功德?”

崇祯摆手禁止了杨嗣昌的劝说,他一脸冲动地说道:“想来自朕登极以来,国中局势日渐腐败,兵器不息,兵戈不止,百姓流浪,生灵涂炭,时势日臻艰危,实令朕为之扼腕矣!而最让朕为之痛心的,便是我大明官军之屡战屡败,丢城失地,乃至鞑虏猖獗,流寇狂逞,而我大明倒是国势日颓,重疔难治。如是各种,足让朕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矣!莫非我大明至此,竟无一人可拯危局么?朕每念及此,无不心如刀割啊!”

“谢陛下。”

崇祯顿了顿,脸上却俄然暴露浅笑,他缓缓道:“文弱,以朕看来,你还是莫要小瞧了这李啸才是,也许,李啸能比那些文官更强,将那登州府管理得更加畅旺,亦说不定呢。”

好家伙,把登州城给李啸也就罢了,就还要把那包含了宁海州、蓬莱县、福山县、栖霞县、莱阳县和文登县等六处县城,以及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这四周首要卫所的登州府,交给李啸如许一个武将来办理,这般违背祖制的做法,实实有些骇人。

崇祯凝睇着杨嗣昌有些不安的眼神,持续说道:“客岁,李啸入援京师之际,朕曾召他到御花圃,询其治国之策。李啸对朕说过,要对江南一带富户,加征商税,以实国库。朕念此举意义严峻,未可轻施,且朝中诸臣反对者浩繁,故未加同意。但李啸此条建议,朕却一向放在心上,未曾健忘。故朕将登州府交于李啸办理,亦是想看看李啸可否先在这登州府中,将他对富户征收商税之举加以实施。若李啸能顺利实施此策,朕将来在江南一带行此战略,便可有了鉴戒与参照了。”

蒲月下旬的乾清宫,宫外艳阳高照,宫中暑热袭人,一旁的两名小寺人不断地打扇,端坐于龙椅上的崇祯,身上补缀了补丁的薄绸明黄龙袍,还是被汗水浸得点点******只不过,专注旁观手中奏章的他,完整没有因为暑热而感受烦躁。那年青而蕉萃的脸上,却越来越较着地闪现了欣喜与冲动的神情。

自当日清军策动突袭,灭了东江镇,随后又急攻朝鲜,几近将朝鲜灭国之际,兵部尚书杨嗣昌心头,可谓非常暗淡。

“而这李啸,自崇祯六年以来,朕亲目睹他从一个小小百户起步,仰仗本身尽力与军功,一起擢拔为千户、批示同知、批示使、总兵、直到正一品武官左都督。能够说,这个无依无恃的李啸,到现在竟能晋爵封伯,美满是凭一已之力,一人之功,实实非易!而这般一起昂扬从底层起步的优良虎将,实是天赐我大明之重礼也!李啸既能忠心为国,朕当然要愈发重用于他,更要树其为全部大明官军之表率!若能以李啸之例,来鼓励我大明将士昂扬有为,为国建功,剿除流贼,摈除鞑虏,那将全部登州府,交给李啸运营办理,又有何妨呢?”

杨嗣昌立即附合道:“陛下所言甚是。想来我军曾前后派出山东总兵刘泽清,登莱总兵陈洪范,前去朝鲜救济,但这些兵马,皆惧清军之昌大守势,胆怯不敢进,终至朝鲜局势一片腐败。若无李啸出兵力挽危局,臣恐朝鲜只得向清虏投降,自此再不为我大明之属国矣。”

听了崇祯这般向自已发问,杨嗣昌心下亦是非常感慨。

崇祯点点头:“文弱所言甚是。朕也晓得,李啸武将出身,目下不过单县与赤凤卫两地,管理经历尚是不敷,若其真将登州府管理不好,朕也不见怪他,再行收回便是。”

崇祯大笑了数声,便大喝道:“值事寺人安在?”

杨嗣昌对这二人这般悲观怠命,心下极其悔恨,但虑其在处所与军队中上多有根节,一时难动,且自已上任不久,威望未立,却也不便立即对这些手握兵马的军头加以罢免拿办。

听了天子那充满希冀的话语,杨嗣昌心下却在苦笑。

杨嗣昌见天子发怒,忙抬高声音道:“陛下,以臣之见,这二人虽庸碌无能,但毕竟所部兵马未受丧失,国朝恰是用人之际,还是容他们戴罪建功方好。”

天子还是年青,对事情考虑过分抱负化啊。

故杨嗣昌在得知朝鲜极度伤害的动静后,立即派出山东总兵刘泽清与登莱总兵陈洪范率兵告急入援朝鲜,却没想到,这二人皆是畏鞑如虎,逡巡不前。在接到兵部的号令,皆是推三阻四,不是说粮饷尚未齐备,便是说海军尚在整修,总之就是想尽体例不肯出兵。

崇祯沉吟了一番,才对杨嗣昌道:“也好,就由杨爱卿发落此二人,觉得各处大明官军之效戒。”

“文弱,你莫再劝,朕自有主张。”

只不过,现在天子正在兴头上,杨嗣昌却也不好给他沷冷水,而是只得顺着天子说道:“皇上此举,当可试行。以臣之见,让李啸管理登州后,需得让他每年按州县之额交征税赋,以励其好生管理处所。若万一因李啸治绩不彰,效果不显,还请皇上收回登州府,重新安排官员接任。”

崇祯说到这里,眼中竟有泪珠在悄悄明灭。

崇祯十年农历蒲月二十六日。

固然,现在皇上对自已尚是信赖,不成能会是以消弭自已职务。但自已一上任,就丧失了东江镇,导致东江镇总兵沈世奎死亡皮岛,若厥后又让朝鲜向清朝称臣,离开大明属国的话,崇祯天子定会对自已这个兵部尚书,有无可言说的绝望。

杨嗣昌觉得天子不肯,正欲相劝,忽见得来回踱步的天子猛地站住,脸上尽是昂扬之色,他朗声道:“李啸一心为国尽忠,战绩彪炳,功劳卓著,朕安可委曲这般忠臣良将!赐甚么流爵,朕要给他封世袭之名爵!并且,朕不但要把登州城赐给他,还要把全部登州府,亦交给李啸来办理!登州各地原有官员,皆调任他处,至于那庸碌无能又畏敌畏缩的登莱总兵陈洪范,便降职当个莱州总兵吧。”

杨嗣昌拱手道:“皇上圣明。”

那么,对于如许与自已理念符合的优良将领,自已天然要重重汲引此人,让这个李啸在对自已深深感激之余,能为自已虔诚效力。

杨嗣昌的话语,说得崇祯天子连连点头。

见到年青的天子这般有如心血来潮的行动,杨嗣昌心下忽觉滋味奇特。

“嗯,文弱所言,甚合朕心。”崇祯笑着从龙椅上站起家来,来回走动了几步后,脸上一片思虑之色,他嘴中喃喃言道:“李啸驻军山东赤凤卫,朕就以地名册封,加封李啸为赤凤伯吧。“

杨嗣昌的话,让崇祯天子非常受用。

“禀陛下,李啸能获得这般功劳,除了其部作战得力外,亦是托陛下之洪福也。“杨嗣昌赶紧恭维道。

并且,此人先前亦曾劝崇祯与清虏媾和,也与自已外和清虏、内灭流寇之计不谋而合,看来这个李啸,不但英勇善战,其策画思路,倒亦是与自已志同道合呢。

崇祯想了想,轻咳了两声,复对杨嗣昌问道:“那李啸在奏章中说,想让朕将那登州府城交给他来管理,以让他制作船厂营构海军,朕尚是踌躇,却不知杨爱卿意下如何?”

让杨嗣昌没想到的是,倒是那素无友情的赤凤卫的左都督李啸,成为挽救自已威望的拯救稻草。

自已固然但愿天子对李啸大加封赏,但天子这般激进且分歧轨制的做法,实在过分出乎他之所料了。

杨嗣昌脸上闪过一丝愧色,他站起家来,又向崇祯长揖一拜,这才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便斜签着身子,坐在小寺人搬过来的一把直椅上。

京师。

身材微胖的杨嗣昌,更不耐热,在这热浪袭人的乾清宫内,脸上的汗珠点点排泄,背部也已洇湿了一大片。他不时偷眼去看崇祯的神采,见到崇祯脸上绽放的笑容,让杨嗣昌心下有如喝蜜普通。

听了杨嗣昌的放语,崇祯脸上喜色涌起:“刘泽清陈洪范二人,畏敌不进,轻易偷生,朕当重惩之!”

听天子愿把李啸提为超品的伯爵,杨嗣昌心下一声轻叹,随即暗喜,便连声赞道:“陛下如此厚封其爵,实是手笔弘大。想那李啸如此年青,却得与当年的李成梁普通,得封伯爵之位,可谓已是我大明官军将领之俊彦。我料那李啸,定会对陛下感激不已,愈发虔诚效力矣。”

崇祯哈哈大笑了几声,仰了仰身,背靠龙椅,一脸感慨地说道:“真没想到,在东江毁灭,朝鲜危亡之际,倒是李啸出兵,挽救朝鲜,逼和清虏。李啸凭一已之力,立得这般大功,朕是心下实在嘉赏哪。”

崇祯点点头,他仿佛想到了甚么,复向杨嗣昌问道:“文弱,现在依你看来,朕却需如何封赏李啸方好?”

“皇上用心良苦,倒是微臣多虑了。“杨嗣昌挤出笑容道。

自已这个兵部尚书,才当了大半年,与海内的流寇尚是战成一片焦灼,得胜之日远不知何时。却没想到,东江镇与朝鲜,又产生了这般可骇大事,的确是让自已蒙受了一记迎头重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