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明末工程师 > 第四百五十五章 防线

第四百五十五章 防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何人情愿担负正面主攻?”

洪承畴、杨国柱、王朴、吴三桂和曹变蛟举着李植送的望远镜,细心察看清军的防地。曹变蛟和李植是老了解了,李植也送了一台望远镜给他。其他的四个总兵就没有望远镜了,只能看着洪承畴等人眼红。

众将对视了一眼,没人说话。这山上的戍守这么周到,到处是壕沟高台,正面攻山的步队不晓得要死多少人才气攻上去。这类攻坚的事情,当真是吃力不奉迎的。万一军队攻到一半崩溃了,说不定还要被惩罚。

杨国柱想了想,挥手说道:“这座小山固然戍守得周到,但是毕竟是一座小山。假以光阴几次攻打,还是能攻陷的。怕就怕我雄师攻打小山时候,北面的鞑子乘机打击我雄师的侧翼。如果我雄师在山上攻坚时候侧翼被打溃,就是全军大溃的结局。”

众将听到杨国柱的阐发,都感觉有事理。东奴不但在大笔山上有驻军,在北面五里的天柱山还驻有几万雄师,详细数字不明,但随时能够挥师南下打击攻山的明军。清军现在在辽西作战的兵士有十万,兵力并不比明军少多少。

如安在冗长的攻山战中守住侧翼,也是这一战决定胜负的关头。

吴三桂点头说道:“督臣,清军防备得好周到,不晓得在山上批示的清军,是鞑子哪个将领?”

曹变蛟见洪承畴直接点名让本身攻山,舔了舔嘴唇。

大笔山上面,到处挖着水沟立着石垒,整座山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堡垒。

清军的兵士手持弓箭、火铳守在土墙前面,只暴露肩膀以上的部位出来。即便是李植的步枪手,也极难在远间隔对准这些只暴露头和肩的清兵。

李植细心察看清军的阵地,发明很多犬牙交叉的高台是多角度对着山下仰攻的仇敌的。如许的设想极其凶险,一旦明军攻山,能够会遭到多个平台上的结合火力打击。

王朴拢了拢身后的披风,说道:“这鞑子防备得好周到,想打下这座小山,不晓得要死伤多少官兵?”

李植听到洪承畴的话,晓得这是天子的密诏在起感化。不到非用本身不成的处所,洪承畴还是不会等闲让本身杀敌建功。只要前面攻山的人实在打不下大笔山,洪承畴才会让本身上阵。

明军尚红,兵士们大多穿戴红色的盔甲或者红色的鸳鸯战袄。即便是李植的兵马,穿的也是红色的新式戎服。一眼看畴昔,十四万人的雄师如火如荼。

按照洪承畴的耳目汇报,鞑子最大的红夷大炮能够打三里。大炮架在山头俯射射程增加,能够会打到四里,以是洪承畴的兵马在五里外安营,阔别红夷大炮的射程。

高台的外边沿,还修着几尺厚的土墙,仿佛是用来防备炮弹的。如许丰富的土墙,即便是李植重炮也没法一炮洞穿。而如许的土墙高台,整座山上密密麻麻,不晓得有多少。想一炮一炮地把这些防备工事清掉,不晓得需求多少时候。

山脚往上两百多米,一处山势峻峭的处所,则干脆挖得笔挺,改革成为了庞大的绝壁。绝壁高6、七米,高低独一一条局促的,一线天般的土坡。如许的土坡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在绝壁上守着十几个弓箭手或者火铳手,上面人极难冲上去。

李植见没人请战,拱手说道:“军门,李植情愿担负主攻,攻打大笔山。”

听到李植的请战,洪承畴摇了点头,抚须说道:“兴国伯是我雄师的胆气,不成轻用。兴国伯当坐镇中军,非有不得不战的景象,才出动兴国伯雄师赐与雷霆一击!”

众将对视了一眼,没人说话。

洪承畴说道:“是东奴睿郡王多尔衮。”

洪承畴看向诸将,说道:“此战我们派1、两万人正面攻山。再以三万人守住东翼,三万人守住西翼,确保山下的阵地不失。”

洪承畴站在中军处,举着李植送给他的望远镜,细心察看大笔山上的防备。

洪承畴扫视诸将,最后看向了以勇猛著称的曹变蛟,笑道:“我看这攻山的重担,非小曹将军不能承担。”

李植沉吟不语,不再多说。

小山的最上面,建着石质的敌楼。敌楼的炮台里摆着清军的十几门红夷大炮,俯瞰整座小山。架在山上的大炮射程更远,恐怕远在四里外,清军就能对山下开炮轰炸明军。

清军防备周到,在防地各处都绑着狗,用来鉴戒。如果明军早晨偷偷攻山,这些狗就会大呼鉴戒,唤醒其他清军。

世人对视了一眼,恍然大悟,暗道本来是多尔衮。多尔衮崇祯十一年带领明军破关而入,在京畿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打溃了无数明军,可谓是东奴的名将。众将对视了一眼,更加感觉此战难打了。

十四万雄师花了一天的时候修建营寨,在仲春十七日才出兵集结在山下。雄师分为九个军镇,由九个风雅阵构成。每个方阵由一镇的总兵批示,占有几百米的疆场宽度。全部雄师连缀出去十余里宽度。

世人好久才放下望远镜,一个个面色凝重。

明军在笔架岗和何家坳胜了两场,士气高涨。兵士们举头挺胸站在战阵中,无数的旗号在空中猎猎飞舞,看畴昔像是一片沸腾的陆地。

仲春十六日,洪承畴的十四万雄师达到大笔山,驻扎在山下五里以外。

他毕竟是个忠义的性子,不会推委,当场抱拳说道:“军门有令,末将岂敢不从。我愿带领麾下一万两千人攻山!”

从山脚下到山头,不晓得挖了多少道水沟。那些水沟多数是一丈广大沟,看上去挖得极深,边沿峻峭,估计跳下去就爬不上来了。山上不但有水沟,水沟的前面常常依着山势修了夯土的高台。这些高台动辄高出山体5、六尺,如许水沟和高台之间的落差就达到一丈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