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明灯医学 > 第四章:阴阳角度理解中医

第四章:阴阳角度理解中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这是内经原文。

上一篇谈到了学习中医的框架,也就是阴阳五行,如何让这些笼统的东西体系化、了然化,显得非常首要,就比如晓得了从北京到陕西是向西解缆是不敷的,必须得晓得沿途要颠末哪些省分和都会,才气够顺利达到陕西。

人体左边身材为阴,阴主静,以是我们不风俗用左手左脚。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说的是阴阳的关头在乎阳气的致密而护固于外。虽廖廖几字,却道出天机,寄意深远。临床上医治疾病时,医治的目标就是“因此和之”,即调和阴阳,达到“阴平阳密”的状况,使之不呈现阴阳离决的局面。

第二点:阴阳的遍及性;

这段话既是对阴阳首要性的夸大,同时也是警告先人,学习医术必必要从阴阳动手,治病才气找到疾病的本源,不明阴阳,则如同瞽者摸象,就没法从团体角度熟谙人体,熟谙疾病。

前人通过对天然界的熟谙,体味了阴阳的属性,为我们总结得非常清楚。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这句话,在临床上医治汗证常常应用到,人体阳气过于亢盛,而又不能护固肌表,必定会逼迫阴液外泄,导致汗证,汗为心液,久汗、大汗耗费阴液,进一步减轻阴不制阳,虚阳更加亢盛,终究呈现“阴气乃绝”的局面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六腑为阳主动,以是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

大到整小我,小到五脏、六腑,再小至经络、血脉,再小至细胞、分子,无不包含阴阳之理,阴阳的遍及性时候提示我们,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须分阴阳……

只要明白了阴阳的内涵,我们学习的路程才气称得上真正开端。

读到内经这些条则,我们应当看到甚么呢?

人体气为阳,血为阴,气能和煦周身,血能滋养五脏六腑,这也是阴阳。

“阴静阳躁”这句话在临床上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大要看起来,就是讲的阳动而阴静,但如果想通了,就会很好的指导临床。

这就是前人从六合动手,从阴阳特性、阴阳转换动手,对阴阳停止详细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六合之阴阳,看到了阴阳的特性“动与静”、“升与降”“生与长”、“化气与成形”同时进一步推演出“生清与生浊”及阴阳倒置后疾病的构成……

公家号:明灯医学组 (mingdengyixuezu)

比如我们对于小儿多动症的医治,是否想到了阳气过亢而阴分不敷?

六合之道,万物之法纪,窜改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前人将阴阳的首要性进步如此高的职位,可见熟谙阴阳对于摄生是多么的首要。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六合之道也,万物之法纪,窜改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第一点:阴阳的首要性。

如果不通了,藏了,就会抱病。

那么阴阳究竟是何物,为何如此之首要?我们再来看看内经的描述.

看到了“天”、“地”、“人”都在阴阳当中,万物的生老灭亡离不开阴阳的窜改!

肝、心、脾、肺、肾为五脏,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五脏为阴,主静,服从以藏为用,故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如果不藏了,一样也会抱病。

这段话能够如许来了解:天为阳,地为阴,阴的特性是静,阳的特性是动,阳气主发展,阴气主保藏;化气上升为阳,化物成形为阴。寒邪达到极致会转热,热邪达到极致会转寒;寒邪在人体内会化生浊邪,热气在人体内能化生清气;清气属阳当上升至上焦,如果居鄙人焦,就会生飧泄;浊气本应降落至下焦,如果占有在上焦,头面就会呈现肿胀……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鄙人,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再比如对于癫狂病人的医治,是否想到了“重阳必狂”、“重阴必癫”,对于“狂证”医治,重泻其亢盛之阳,扶已损之阴;对于“癫证”医治,扶亏虚之阳,重泻郁积之阴……

比如胆汁郁积构成胆结石、小肠不通构成肠梗阻、胃内饮食停滞会成为食积而发热、大肠不畅达构成便秘、膀胱不畅达构成淋证、三焦不通水液内停……

人体右边身材为阳,阳主动,以是我们风俗于用右手右脚。

第三点:阴阳辨证在临床中的应用

人体下部为阴,阴气下沉,浊阴降落,大小便出下窍。

人体上部为阳,头为诸阳之汇,满身的阳气都上升在头部堆积,是以也被誉为“清空之府”,人体清阳上升,出上窍;

为了对人体阴阳更加明白的熟谙,我们从阴阳的角度来看看我们的身材:

文章转载自:明灯医学官网(www.mingdengyixue.com)

医治汗证,当使阳气能“密”,“阳密”用玉屏风;同时当扶已损之阴,扶阴用参麦饮;达到“阴平阳密”的状况,汗证天然就好了!

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二者反面,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此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力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内经中关于阴阳的阐述,能够给我们很多开导,在临床医治疾病上能够带来很多创新思惟,发散思惟。比如:

再看看内经条则“阴不堪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如许对于癫狂的熟谙就会更加清楚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