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明灯医学 > 第十六章:学中医的治疗方法,下篇

第十六章:学中医的治疗方法,下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人每年利用不下于100人次,这几年起码也用过三五百人,未见一例中毒的,利用时掌控好一个原则,即“中病即止”。患者服药后呈现腹泻后,即不再持续服用此药。

官方中医学精华论

实在下法的目标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泻大便,借此以逐邪外出的医治体例,应用除了药物另有其他路子,比如按摩也能够起到攻陷的感化。

点天突穴以治痰厥,善针灸者,大略知之。而愚临证体验,尤曲尽点法之妙。穴在结喉(颈间高骨)下宛宛中。点时屈手大指(指甲长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裡),其气即通。指端,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几次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

此膏阴疮三贴转阳,阳疮一贴出浓,出浓后再贴一贴,不成多用。此膏医治多例险疮,结果均奇异特常,有缘人事珍惜之。

第三法:下法

消法应用范围比较遍及,凡由气、血、痰、湿、食等壅滞而构成的积滞痞块,都可用消法。因为致病的启事和病情的分歧,消逝的体例可分为消食导滞、消痞化积、软坚散结、消肿溃坚……

任何一种治法的挑选,实际上都是中医“因势利导”看法的详细表现。

制法:第一步:三7、川芎、花椒、 生草乌、生川乌、辽细辛、 乳香、没药、天丁、蜈蚣一起打成粗粉同生马钱子放在一起备用。

临床上我们常用的四消丸,就是消法的代表,此方构成:大黄(酒炒)、猪芽皂(炒)、牵牛子(生)、牵牛子(炒)、香附(醋炙)槟榔、五灵脂(醋炙)。服从为消水、消痰、消食、滞气,导滞通便。用于统统气食痰水停积的医治。

附:牵牛子粉用法及用量:取牵牛子1公斤,小火炒焦后,研成细粉,1公斤只取600克摆布初粉,残剩400克尾粉不消。用法:药粉与白沙糖(红糖也能够)拌匀后加少量开水调匀后嚼服(味道不错,不苦且苦涩)(体质衰弱能够分两次吃,如果吃一半1小时后就腹泻,能够不平剩下的一半,如果服药后2小时还未腹泻,吃完剩下的一半)。

第二法:吐法

曾医治头晕患者,西医查抄为血粘度高,中辩证为痰湿停滞中焦,应用健脾、理气、化痰、泻下的药物,病人解除大量粘腻大便,头晕三剂而愈……

阴阳拔毒膏配方及制法:

消法与下法都可消弭无形之邪,但二者感化分歧。下法是在燥屎、瘀血、停痰、留饮等无形实邪必须急于解除,且有能够解除的环境下利用。消法例是在慢性的积聚,特别是气血积聚而成的徵瘕痞块,不成能且无前提解除的时候采取。

这句话的意义是,病邪侵入人体内部,如果地点的部位较高(胃脘以上),那我们便能够采取发越、涌吐的体例来停止医治。

临床上我们见到长疮的病人,医治时起首得分阴阳,阴阳分得不对,结果就大打扣头,本人应用“消法”,总结出一方,对阴阳之疮均有效应,并且疗效非常,自定为“阴阳拔毒膏”,连络案例,先容以下:

对于下法的应用,另有很多案例。

本人曾治愈一例小儿咳喘的患者,因患儿不会吐痰,痰液均被吞入胃中,咳喘半月余,近几天不进食,把脉时右关郁浮而滑,后采取压舌根促其呕吐,竟然吐出棉花絮样白痰一摊,患儿当儿即开端进食,咳嗽吐后减轻大半,随后调度脾胃而愈。

用药:阴阳拔毒膏外贴,每日一贴。连用三天。

体质衰弱的患儿,分两次服用,两次间隔时候为4小时摆布。

第二步:冰片、雄黄、藤黄共研成极细分备用。第三步:将红藤加水1500ml煎两边,归并煎液后,小火稀释成约莫80ML摆布,插手麻油,小火加热,直至不再冒气泡,开端冒白烟后插手第一步筹办的粗药粉,改成小火炸,炸至药材焦枯为度。然后用钢丝筛网过滤,察看所得药油的量,遵循500ml油配200克 广丹粉的比例,插手广丹粉,边加热,边用木棍搅拌(要用大一点的锅),待药油与丹粉产生化学反应,产生狠恶浓烟,药汁窜改得玄色黏稠时,及时离火,边搅拌,边冷却,待反应结束后插手第二步筹办的药粉,不竭搅拌至均匀,冷却成膏。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膏用冷水泡一周,每天换水一次。一周后,阴阳拔毒膏即成。用时按照包块大小,用刀切取一小块,放在牛皮纸上用火烤化摊开,贴在患处。

1、治痰点天突穴法:

比如说饮食积滞在上脘,引发胸膈饱胀、胀闷不适、嗳腐吞酸、饮食不思等病症,光阴较短者,如果用吐法使积滞在上脘的食品得以吐出,那患者立即会感到较着温馨和轻松感,这类结果是消食药远远比不上的。

自幼受家父熏陶,学习儒、佛、道家实际,及长则专攻家传中医学,临床以宇宙间的“气”立论,阴阳合则气化成,阴阳离则气化停,阴阳和称身材健,阴阳离决百病生。宗《内经》治病察色按脉写形听声先别阴阳,以阴阳辩证,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形不敷者温之以气,精不敷者补之以味,以六经指导据阴阳证用药,有是证则有效是药。

凡是统统无形积滞,不能通过下法断根的,都能够采打消法,小到气、血、痰、湿之淤积,达到肿瘤包块之构成,在医治时无不应用消法。但有一点必须了然,既然是谈“消”,必须有实性物质构成,有部分淤积之表示,如果纯虚无实之证,不成利用消法,不然徒伤正气,与身材无益。

本人应用下法医治最多疾病是小儿停食的患者,常常下午和早晨发热,患者不思饮食,大便不畅,病院应用西药,能够短时候节制体温,药力过后,体温又降低,病之本源在于胃肠道的宿食,此类患儿常常碰到,通过下法,攻陷体内宿食,患儿就能很快病愈。举个例子:

张从正在他的《儒门事亲》中就说: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一妇人,年二十许。数日之前,觉胸中不舒,一日俄然昏昏似睡,半日不醒。适愚自他处归,过其村。病家见愚喜甚,急求延医。其脉沉迟,兼有闭塞之象,唇动。凡唇动者,为有痰之征。脉象,当系寒痰壅滞上焦过火。遂令人扶之坐,以大指导其天突穴,俾其喉痒作嗽。约点半点钟,咳嗽十余次,吐出凉痰一碗,始能言语,又用干姜六钱,煎汤饮下而愈。

下法具有通导大便,解除肠胃积滞,洗濯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感化,用以医治邪在肠胃,实热内结,大便不通或寒积、水结、停痰留饮等实邪证候。因为里实证病情有寒热的分歧,患者体质有真假的差别,是以在立法上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范例。因里实证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峻下与缓下的辨别。

消法内容丰富,在这里,我想连络本身的经历,谈谈消法在疮科中的应用。

得之沧州朋友张××,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欲习其法者,可先自捏其结喉,如何捏法便可作嗽,则得其法矣。然当气塞不通时。以手点其天突穴,其气即通。捏结喉,必痒嗽吐痰后,其气乃通。故二法宜相辅并用也。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治痰饮方后,备有点天突、捏喉结法,来刺激咽喉部,起到涌吐,此上两法,不需用药,起效甚捷,唯医者需本身材验,感受其妙处,加深印象。如此则危急之时,仓促之间,能够顺手取效,本人切身尝试过,疗效切当,不成藐视此法,附以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录“其高者,因此越之”, 指病地点上部(高),如咽喉、胃脘等病症,可用升散或涌吐(越)的体例医治。

配方:红藤400克 三七100克 川芎100克花椒100克穿山甲粉50克生草乌100克生川乌100克生马钱子100克辽细辛60克雄黄3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天丁50克冰片20克蜈蚣30条 藤黄50克 广丹粉适当,麻油2000ml。

消法也属于攻法,只不过力度比下法轻,消之太久,必定会毁伤正气,以是消法应用的同时,恰当辅以扶正的药物,如许消之有力,而无伤正之弊。

再比如,误食了某种毒物,如果立即利用吐法,将毒物吐出,则能够把毒物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等等。

治法:温经散寒,拔毒消痈

这句话也大抵指出了吐法的适应症,那就是当致病物质 (如毒物、宿食等)或病理产品(如痰涎等)逗留在人体胃脘以上部位而构成的各种病症,我们便能够利用吐法,使这些致病物质或病理产品从口腔排挤体外,从而减少或消弭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的进一步伤害,并规复人体原有的内涵均衡。

明灯医学组疑不免费咨询微信:262412996

提到消法,很多人就会想到消食之法,实在消法内容非常丰富,我们临床常常用到消法,只是没有重视到罢了。

患儿 男 3岁 ,午后发热伴胃胀三天。患儿三天前,端五节吃粽子后,消化不良,呈现午后发热,服健胃消食片无效,第二天下午发热,遂到三甲病院救治,详细医治计划不知,患儿用药后热退,至半夜又发热,体温38度,情急中服退烧药后减缓。第三日下午前来救治,救治时脸颊潮红,精力较差,腹胀如鼓,大便3日未行,体温38.5度。诊断:小儿停食。医治:攻陷积食。处方:牵牛子粉5克 伴白沙糖加少量开水调后嚼服。疗效:患儿服药后2小时,解大便一次,腹胀减轻,热退;3小时候解大便2两次,腹胀消逝。当晚吃稀饭一碗。病愈。此法医治小儿停食,真妙法也。

有人能够担忧牵牛子有毒,这个大可放心,牵牛子炒后泻下感化较强,毒性较小。三岁以下每次2-3克,三岁以上及成人每次4-5克,对于停食的病人,普通一次治好了。

患者贴一贴后,第二天上午换药,肿块已缩小1公分摆布,自中心溃破处流出黄色毒液;第二贴用后,包块缩小一半,持续流出黄色毒水;第三贴用后,中心溃破处开端流红色脓性分泌物,用拔罐器,拔出浓根如丁,消毒后,上SMZ粉,三天后换药,包块消逝,溃破点愈合。

但因为吐法在利用过程中会给病人带来某些不适,不易为病人所接管,另有些病人对吐法存在惊骇心机,以是目前很少有大夫在临床上利用这个吐法了。究竟上,吐法在某些疾病的医治上,有着其他体例没法代替的结果。

患者,刘某,男,43岁。小腹呈现皮下包块15天。患者15天前小腹呈现一小红点,稍痒,用手捞后,第二天呈现小红疙瘩,未予理睬,三天后长成20x30mm大小包块,包块色白,质硬,伴胀痛,到药房采办”独角膏”外用两天。包块没有变小,反而增大,长至35x40mm摆布,遂到群众病院救治,支出院医治,采取点滴抗生素、灯烤、外贴病院便宜膏药,医治四天,包块有持续增加趋势,无法中托人寻求良方。病发第十五天,经人先容前来救治。救治时小腹包块如手掌大,蔓肿无头,位于肚脐下四寸,周边略红,质硬,压痛,中间皮色略暗,中心有米粒大小溃破。诊断:阴疽(阴寒停滞、气血瘀滞)

《串雅》记录“顶、串、截”为走医三......。所谓药上行者皆曰顶;下行者皆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截者,使其病截但是止。顶、串之法很近似于吐、下之法,至于截法,凡是能敏捷停止疾病生长过程,敏捷取效的体例都能够称为截法。

下法,顾名思义就是攻陷。提到攻陷,大师当即会想到大黄!

第四法:消法

文章转载自:明灯医学官网 www.mingdnegyixue.com

2、捏结喉法:

岁在甲寅,客居大名之金滩镇。时当孟春,天寒,雨且雪,一兵士衣装尽湿,因冻甚,不能行步,其伙舁之至镇,昏不知人。呼之不该,用火烘之,且置於暖和之处,经宿未醒。闻愚在镇,曾用点天突穴法,治愈一人,求為延医。见其僵卧不动,呼吸全无。按其脉,仿佛若动。以手掩其口鼻,每至呼吸之顷,微觉有热,知犹可救。遂令人扶起俾坐,冶以点天突穴之法,兼捏其结喉。约两点鐘,咳嗽二十余次,共吐凉痰碗半,始能嗟叹。亦饮以干姜而愈。

吐法是通过药物以及外界刺激,令人体产生呕吐,以去除逗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的一种医治体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