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言情小说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 > 第642章 一举两得的奇点子

第642章 一举两得的奇点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丰苗拿来清单扫了一眼,便读出声,“绿松石珠串、软璎珞、各色碎碧玺制的发簪、驼骨雕的山石笔架子、驼毛缝彩线的地毯、石榴制的口脂、大马士革玫瑰味的香露,镶绿松石的枣木嫁妆……”

丰苗乐地叉腰,“哈哈,何止是漂洋过海,来采买我们东西的,可另有南洋的王族呢,弄不好啊,你们大伙今后做的金饰、水粉,还能被那边的小国王,或者是王后用上一用!”

“太好了太好了,如许我们哥俩的技术,也就不消被藏匿了。”大文脑袋埋在弟弟肩上,声音颤抖道。

冯氏他们也听明白了,照乖宝说的做,丰苗就不消去辛苦走商了。

“如果不消去塞外采买,而是在京中制作,那么我们能弄到的量,可就大了啊。”丰苗也蓦地认识到。

本身在京中制作?

小糯宝立了大功,躺在娘和萧奶奶怀里,更是高兴到打起滚来,大人们都宠溺地看着她。

“他们几个里,有的是南洋小邦国的王族、有的是国王身边的皇商。”

在看清南洋贩子所要货色后,小胖丫发明,这些多是金饰和工艺品。

“嗯,这个徒弟也想过。”

恰好,明天大文小武才刚说过,想找些零活来做。

毕竟,买卖越大,就越是缺不得谨慎。

他正要点头应下,已经要为走商去做筹办了。

姜家人当然也乐得了。

丰苗仿佛看到了金山般,心机活泛开了,双眼都亮到惊人。

“太好了乖宝,还真给你说到点子上,萧奶奶这下没顾虑了,你的确就是我的小福星啊。”

不过这一回,她倒是一言未发,全凭孩子本身做主。

是啊,从塞外带回一批绿松石,不比带一批各色百般的绿松石成品轻易吗。

不过丰苗眯眼又看了两遍,却纠结起来。

萧老太太坐直身子,又道,“我去探听了那几家掌柜,都说这些外邦行商重承诺,给银子也利落,我也是这才想和他们合作的。”

看他稳成得很,萧老太太也对劲笑了,“放心吧孩子,我哪能不留个心眼,和他们谈完的头一天,就去探听了他们的秘闻!”

萧老太太也有过顾虑,她点点头。

本身做货,卖到四海八方,仿佛有甚么新天下的大门,正在他们的脑海中翻开。

“五哥,萧奶奶,我另有个主张~”

比及丰虎和丰苗下了马车,把要在小柳庄建工坊、给外邦人定做货色的事情一说,庄上的人的确都快沸腾了。

她转了转小脑筋,俄然萌发了个动机。

可丰苗还攒着一肚鬼点子,不知用在那边呢。

“眼下,这几人都来一个多月了,和渤城本地好几家布坊、药铺,都有过买卖来往。”

不能急于求利,就草率脱手。

但只要能弄到质料,实在无需去关市采买,他们本身也能找人做啊!

她把大海螺举在头上,探出半个身子,朝着五哥的手上瞅了一眼。

“并且咱还能够常去庄上盯着,免得货色出了错处,在本身的地盘弄,最是放心不过。”小糯宝奶声笑道。

小糯宝和萧老太太腻歪够了,这时挠了挠发痒的小面庞,眼睛一眯,又把小柳庄给想到了。

姜丰苗一听,眸光不由大喜,这就没甚么好顾虑了。

做好决定后,萧老太太筹算,先遵循票据上的货色,做出一些样品出来,拿去给外邦行商看一看,如果没题目就把这买卖接下。

萧老太过分忘情,亲得胖丫头脸颊都红了,小糯宝只能哎呦呦的哼唧,脚丫高举起来,脸上痛着心倒是欢愉着。

然后就一起扑到丰虎身上,嘴里呜呜嚎道,“村长真是说对了,我们就是掉进福窝里了啊,多谢店主,我们定不让您绝望!”

冯氏也附和志,“北贺县来的百姓没别的,就是特别下力,到时候,手巧的就安排去做金饰,心细的就弄去做些香粉,必定都无能的了。”

小胖丫眼睛亮了,她跺着小脚丫,就跳过来道,“萧奶奶,五哥,谁说想要这些货色,就必然得去塞外了?”

萧老太太一听,这便大手一挥,毫不踌躇就同意了。

这些东西,虽是塞外特产。

萧老太和丰苗眸亮光极了。

这时候,丰苗回屋抓来算盘,三两下这么一拨算,就跟着瞪大了眼睛。

做买卖就是如许,得从统统处所抠银子,哪怕多省半个铜板,日积月累下,也是一大笔银子了啊。

“庄上的农户能够做第一批小工,这些人起码知根知底,不怕他们泄漏了商机,也不怕夹带偷藏。”

诸如此类,他叽哩哇啦读了一大堆。

特别是姜丰虎。

如果能给他们这个机遇,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因而乎,丰虎带着丰苗,这就马不断蹄往小柳庄上奔。

这些东西在关市上,倒是非常好找。

这话一出,萧老太太一下子站了起来,她仿佛醍醐灌顶般,眼底都亮了。

知子莫若母,冯氏只瞧了他一眼,便知这孩子定是想去了。

她忍不住也乐了,拍了拍大腿,感受年青时的干劲又返来了!

从塞外采买轻易啊,但是路途悠远,此中有些货色又颇占处所,只怕光是雇人跟队带货,那就是一大笔开支了。

“你说!”萧老太和丰苗异口同声,那眼神像看老祖宗。

毕竟,从塞外采买返来的很多物件,实在就是图个奇怪,论其品格跟做工并不算得了上乘。

小糯宝笑眯眯,“要我看,我们就在小柳庄建个工坊吧,到时候,就在这工坊造出各地特产,卖到内里的邦国!”

“如果把这票据上的货色,全数算一下,本身做比去塞外买,能省下的起码也有三四万两了!”

“先前他们和咱南纪人做过买卖吗?”

“等等,我们做的东西,今后还能漂洋过海去外邦了?”白叟们也瞪大双眼。

大文和小武更是抱在一起。

想到不必为儿子提心吊胆,冯氏就欢畅地直点头,不鄙吝地夸道,“这胖丫头,别看长了一身小奶膘,但心眼子也没少长,一张嘴就是一个主张。”

“那还能如何……”丰苗扭头愣了。

她冲动地抱起小糯宝,对着这张小肉脸,就是一通摆布狂亲!

大文和小武都用力点头。

而这时,一向趴在冯氏怀里,撅腚鼓捣海螺的小糯宝,终究看了过来。

这会子,庄上的百姓们正扛着锄头,在地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耪着草。

“此番他们本是要去闽地,成果在海上行进时,被暴风雨闹得失了方向,成果误打误撞就到了渤城!”萧老太太还比划起来,说得眉飞色舞。

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这就是那几个南洋行商,此番想采购的货色了。

萧老太太眸光顿了一下。

这话一出,丰苗顿时懂了,师父是想放长线,目光不但仅在这一趟买卖上!

京中的买卖,做到百货大铺这个份上,已经算顶天了。

这个数字一出,“小奸商”丰苗就镇静坏了。

“没错!就像这票据上要的嵌绿松石枣木嫁妆,我们只要采买回大量的绿松石,再弄来枣木,找几个工匠,在京中就能产一多量,还何需去甚么塞外。”小糯宝恐怕本身没说明白,又细细解释道。

“有没有践约的先例啊?”

萧老太太边听边点头,“嗯,那几个南洋行商,首要供货给有钱的流派,所需之物皆要好的,并且,他们还想让咱,事前弄些样品给他们看。”

丰苗固然心热,但却未被欣喜冲昏脑筋。

他们哪能想到,很快,一个泼天的繁华就要落到头上了!

因着那边太热,像甚么塞外产的皮草、棉物之类的,人家倒是不需。

“好,师父,那就大干一场吧,我们师徒联手,加一起能有八百个心眼子,包管赚它个天下无敌!”丰苗挥起手臂高呼。

萧老太太就等这句话呢。

“我们只要能弄到质料,本身就能在都城做啊!”小糯宝脆生生地嚷。

而论起技术,南纪工匠的程度,也绝对不输给那边!

“啥,南洋?那是啥地,离我们都城远吗?”妇人们几近不能设想。

“固然他们给的代价挺高,倒如果加上一起的开消,咱能赚到手的,只怕要大打扣头了师父。”丰苗揣摩一下,实话实说道。

眼下,俄然得了这机遇,如果然能把买卖做到南洋去,那他便就能大展拳脚了啊。

到时候,就是想做多少就有多少!

有的孩子就像那雄鹰,并非扯线的鹞子。

“没事,都畴昔了,今后再不消受这委曲,你们就在工坊好好干,凭你俩的本领,我包管不会少挣。”

等笑够了后,萧老太太便往袖口一掏,拿出一张带描金的宣纸。

萧老太太心肝一颤,仿佛已经看到财神爷冲她招手。

论起质料,不止塞外才有,他们乃至能找到比关市上更便宜的。

并且,如许出产出来的物件,也比去塞外要快很多,也许一两个月,就能全数做齐了。

雄鹰就该高高翱翔,她这个当娘的,毫不能打着心疼的名义,再给孩子拖后腿啊。

出去找活到处碰鼻,让这兄弟俩更加晓得,这个机遇的来之不易。

因而大伙都乐意后,屋子里顿时响起了喝彩。

“如果按mm的做法,咱一件绿松石枣木嫁妆能省下半两银子,再算上省的车马,那可就更多了。”

他没先应下,而是想再问几句,“师父,您说的那几个外邦贩子,秘闻可有查过?是可靠之人吗?”

“好啊,别的不说,就说大文跟小武兄弟俩,他俩雕工就没话说,做出来的东西,包管比从塞外带返来的要邃密十倍!”姜丰虎忍不住鼓掌喊。

小武也呜呜起来,“多谢店主,您是不晓得,下午我和我哥出去找零活了,没想到京中的那些掌柜们,心黑的短长,看中我俩的技术,想让我们去做凉菜,成果做一道繁华不足,就给我们五文钱,那但是半个时候的活儿啊”

特别是甚么驼骨摆件、石榴口脂和水粉、另有那些以绿松石底的金饰。

特别是有钱人家,最爱好这些豪侈装点,只如果能弄到手,让他们花上多少银钱都是肯的。

不过像些金饰、精美摆件,另有一些特性脂粉,就很受南洋人喜好了。

丰虎拍拍他们肩膀,眼底映着欢畅。

“不过这些外邦贩子,一定只和咱合作一次,师父图的是能和他们长远来往,到时候,他们在南纪所需的统统买卖,若都能交给我们,那不就是钓到大鱼了吗。”

一想到有那么一天,庄上的大伙都冲动坏了。

更关头的是,南纪各地也有产绿松石的,只是没有塞外那么着名,但如果用心采买,肯订代价更便宜。

很快,“福窝”里造工坊的大计,就这么紧锣密鼓地开端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