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大宋武夫 > 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

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侍卫们推搡着曲端,转回带入,王贯清偷眼相觑,见他的盔甲已经被剥得洁净,看来再晚半分,就要动刑了。曲端伏倒在地,叩首不已,高呼说道:“宣判,我军主力尽在此地,辎重营没有精干保护,设若我军去了火线,索虏抄我粮道,该当如何是好?”

看到王贯清踌躇,张浚又道:“只要河东能管我粮草,我就明晨解缆,说心底话,张浚与金贼厮杀之心,不逊武夫。”

刘锡站出来,道:“宣判息怒。”

张浚淡淡的看着王贯清很久,把茶杯放下,提大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道:“规复国土,匡扶宋室,此宣帅之志愿也。也是张浚的志愿。但金贼势大,切不成操之过急,反为金贼所乘。”

诸将跪倒讨情。有人道:“都统制所言不差,宣判为何起火?”

张浚对峙定见,道:“我有四路雄师,皆百炼成钢之精锐,往河东如入无人之境!戋戋些许索虏,数月不敢开战的怯战鼠辈,岂会是我的敌手?我意已决!”抽刀斩案,“有再劝者,便如此案!”

曲端皱着眉,出列道:“宣判三思。如果我军绕长安而过,金贼从长安出来,断我后路,劫我粮草,到时我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进退失据,该当如何。”

王贯清自去不提。张浚哈哈大笑:“乳臭未干的小儿,也勇于老夫辩论。”

王贯清哪儿敢做主,他道:“如此,鄙人需得禀明呼延宣帅,行或不可,待呼延宣帅决定了,鄙人再来报知宣判。”

此话中带有潜台词,粮道为一军之命脉,岂可寄但愿别人之手?

王贯清伸手劝道:“宣判,以门生肤见,雄师还是该当稳扎稳打的好,曲将军的担忧,也不无事理。”

诸将噤若寒蝉,王贯清句句听在耳中。

张浚深思不语一番,终究艰巨的下了决定,收刀回鞘,道:“刚才失态,先生包涵。四路大号角称四十万,不成一日无粮。我做主帅的不成不虑。先生看如许行否?你先归去,答复宣帅,我待蜀中粮食送到,雄师自带粮草,再去河东汇合。”

很快,诸将赶到。

张浚不睬他,对诸将的讨情置若罔闻,催着侍卫拉曲端出去。

“嗯?”张浚拖着鼻音,乜视陆千五,晃了晃手中的马刀。

张浚火气渐渐下去,他沉吟,道:“河东自有宣帅供我等粮草。”

他表示侍卫:“去请诸将前来!”

“宣判!”曲端痛心疾首,道,“呼延宣帅军河东,河东粮食再多,又岂能供应四十万雄师?宣帅即便故意去管,却也有力!”

张浚道:“天下如同一局棋,西北,河北,东南,西南,四角罢了,而河东京畿,才是天下腹心。宣判当往腹心,与宣帅联手,则大局可定。”

王贯清闻言勃然大怒,拂袖掀倒案几,茶碗跌落一地。他按剑瞪眼,张浚巍然不动,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拖出去,砍了!”张浚二话不说,直接发令。

张浚神情天然,答复道:“我今番前去富平,天然为破索虏,复长安而来。”

张浚道:“也不消先生来回跑,待蜀中粮食运到,我当即出军。”

“关中之地,早已无粮,粮草都要从蜀中送来。我军若现在解缆,不知如何领受蜀中的粮草。”

王贯清心中大乱,若曲直端因他而死,西军定然军心大乱,将怨气也会归到呼延庚头上。

斥责呼延庚小人,表里不一,伪君子,用假装的慷慨忠义来沽名钓誉。

王贯清呆了呆,道:“呼延宣帅叨教宣判,宣判挟师六路,兵精将勇,气势汹汹。呼延宣帅叨教宣判:宣判为索虏来邪?”

“去河东,誓要与索虏决一死战。”张浚朝王贯清拱了拱手,道,“先生请回,转告呼延宣帅,吾将率军从神水峡过黄河,经石州一起杀畴昔,还请宣帅派出兵马,护我后路。”

王贯清强撑着道:“宣帅只说到河东决斗,调遣之事,自有宣判拿主张。”

张浚闻言,神情一动,微微游移,收回了号令,转而道:“且慢,带曲端返来。”

王贯清牙关紧咬,面色通红:本日莫非就是我舍生取义之时?

张浚接着王贯清的话头,抢先问道:“如先生言语,宣帅有何示下?但可为,无不尊命。先生,请讲罢。”

“辎重粮草未到,我岂会不知。河东战情如火,我军自可尽先奔赴,粮草渐渐地运畴昔便是,这算得甚么借口?我军令如山,违我军令,是为怯战。怯战者,当斩。”

谈兵论阵,王贯清不是张浚的敌手。他沉默无语,过了会儿,接着照本宣科,转述呼延庚交代他的话。

帐外的侍卫闻声突入,刀剑出鞘,恶虎噬人也似,凶恶狠盯着王贯清,就待张浚一声令下,马上拖出去,他立马人头落地。

曲端问道:“拔营?宣判,往去那里?”

张浚提刀傲视,王贯清到底不发一言。

他此来的目标,呼延庚早已交代清楚,毫不是必然要逼迫张浚到河东,而是占住宣抚使对西军的批示权,先占住了名分,再缓缓图之。

曲端道道:“宣判,我军士气昂扬,出军倒也无妨。唯有一点,宣判不知有无想到?”

张浚倒提马刀,负手转了两步,问王贯清,道:“先生看呢?”

“愿向先生就教。”

张浚道:“告诉将士们当即埋锅造饭,吃完睡觉,明日四更点卯,五更拔营。”

张浚笑了起来:“本来如此,那弈棋的金角、银边、草肚皮之说,又作何解?”

“宣判差矣,眼下急务,非是长安,而是河东。”王贯清毕竟年青,一下子就把本身的底漏出来了:

张浚在另一个时空曾为宰相,岂是王贯清这类黄口孺子能够问倒的,他一一化解了王贯清的守势,反问道:“呼延宣帅在河北空拥十万虎贲,不掉往河东参战,反要变更陕西的新军。规复国土、匡扶宋室的志向,莫非不过一纸空文么?”

王贯清唯有诺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