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朝会(二)
停顿了一下,康熙才接着道:“善奖惩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朕统御天下五十载,岂能不明奖惩?有功不赏,何故彰显朝廷之公道,皇十四子胤祯,固然幼年,然于国于民,功劳明显,上为君父分忧,下为百姓谋福,晋封亲王,乃是理所应得,诸臣工可另有贰言?”
赵申乔出列后跪奏道:“启奏皇上,国之名器,岂能轻授?名器之授予,乃为彰显朝廷之权威,国之名器,唯有珍稀才弥足高贵,唯有松散,方显尊隆,皇十四子胤祯三年三晋爵,由贝子而亲王,虽则有功于国,有恩于民,然如此连番晋封,微臣窃觉得稍显仓促,且扬州公判江南科考一案,皇十四子胤祯于公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热诚处所督抚大员,目没法纪,骄横放肆,此等置朝廷法纪于不顾,既有损朝廷严肃亦有伤处所官员面子之行动,闻之令人发指,恳祈皇上严查,晋爵一事,亦恳请皇上慎而决之。”
一众没得封赏的皇子更是伸长了脖子,看来,真的有戏
赵申乔磕了个头道:“微臣不明案情,不知恂亲王乃是为国肃除巨贪,传闻奏事,罪该万死,盼望皇上降旨惩罚。”
七阿哥胤佑以下,没获得封赏的几个皇子一见康熙又封了老8、老九,立马都眼巴巴的瞅向康熙,施助哀鸿,他们但是也出了银子的,康熙可不能太偏疼啊,特别是老十二胤裪,一起受封的三兄弟,就剩他一个是贝子了,表情最为火急。
一听‘官屠’仅仅只是针对十四阿哥,老3、老八等四个阿哥都不由松了口气,一众大臣倒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康熙这才说十四阿哥堪为诸臣榜样,赵申乔就敢当众指责十四阿哥的不是,这但是直言犯上。
康熙很快就平复下来,又沉声道:“社稷,公器也,朕身为天子,抚有天下,亦不能出自于私,朝廷名器,例不轻授,非功劳卓著者,朕亦吝授之,皇十四子胤祯为何能三年三晋爵?
再说了,十四阿哥现在的圣眷之浓,是人都晓得,又恰好处在十四阿哥封亲王的口儿上,这时候谁要敢跳出来附议一声,纯粹就是自找死路,就算康熙仁厚,不降罪,十四阿哥可不是甚么善茬,从他对于噶礼、梁世勋二人的手腕便可见一斑。
如许不知廉耻的官员还要甚么面子?朝廷的脸面,朝廷的庄严,都让他们丢尽了,不是恂亲王胤祯以雷霆手腕扳倒他们,这案子何故能如此敏捷的明白日下?令人发指,朕看你们才令人发指一个个眼里就只盯着银子,你们都抚心自问一下,另有没有点知己?”
满朝王公大臣见到这神憎鬼嫌的长季子半路上蹦了出来,内心都是一惊,康熙封赏他的几个儿子,你也敢跳出来横加干与?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一众大臣都惴惴不安的竖起了耳朵,十四阿哥当众摘了两江总督噶礼、安徽巡抚梁世勋二人的顶戴,剥了二人官服的事情在官员中反应确切很大,康熙对十四阿哥夙来偏袒,不晓得这事,他又将如何回护?一个不好,很能够就构成群情汹汹的局面。
太子胤礽的铁杆支撑者,转任礼部尚书的王掞,内心倒是一惊,康熙封赏十四阿哥也就罢了,毕竟十四爷跟太子还未到水火不容的境地,可如此封赏八阿哥胤禩,就非常耐人深思了,八爷与太子乃是死仇家,在这个时候晋封八爷郡王,莫非康熙已是要铁下心来要二废太子?
上书房大臣萧永藻忙膝行了几步出列,叩首道:“主子忝居上书房,出了此等惊天巨案,亦是罪大难赦,主子们有罪,该杀该剐,自有六部九卿断决,皇上万金之体,千万别伤了身子。”
公然,康熙说到这里声音已高亢起来,“朕以宽为政,是想给天下万民,给朝野高低营建出一个宽松调和的氛围,让天下和乐,四海乂安,是想缔造出一个民安物阜的大清,让朕一手初创的乱世能够持续的更长远一点。不是让你们去肆意刮地盘,去贪污**,去卖官鬻爵
康熙没让他们绝望,紧接着又开口道:“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用心编书,前有《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本年又成书《佩文韻府》,忠贞诚孝,着赏双俸。”
第181章朝会(二)。.。
见康熙大怒,连他们都一起扫了出来,一众王公大臣立时都乖乖的跪了下去,一个个在内心把个赵申乔骂的狗血淋头,好好的封赏,一片喜庆,你长季子没事出来弹劾个甚么劲?就算要弹劾,你也把事情弄清楚了再弹啊,案情都没查清楚,你就敢直言犯上?你不怕死,你别拖累我们啊。
皇太子胤礽内心倒是惊雷滚滚,如何俄然把老三扯出来了,老十4、老八,可都是两党的领甲士物,老三算甚么?《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都成书好几年了,如何现在又翻了出来,《佩文韻府》老三不过是帮手罢了,康熙为何如此慎而重之的提出来?
康熙望着他淡淡的道:“尔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传闻奏事乃是尔等权柄,然横加阻扰朕封赏,不成不罚,着罚俸半年。”
如果再废太子,胤礽可就连一丝但愿都没有了,想到这里,王掞内心一沉,现现在,靠近太子的大臣已是七零八落,即便号令,已是无人呼应,该如何禁止康熙再废太子呢?
赵申乔说完,全部大殿立时便悄无声气,即便很多大臣内心极其附和赵申乔的奏对,也不敢跳出来附议,开甚么打趣,一小我直言犯上,就已经是天大的事了,要再跳出几个来,康熙性子再刻薄,怕是也要雷霆大怒了。
一众王公大臣对江南科考一案多只听的一鳞半爪,传得最广的反而是十四阿哥公堂上摘了噶礼两位大员顶戴的事,此时一听这案子竟然是如此巨案,都不由倒吸了口寒气,暗道要好事。
一众大臣望向十四阿哥的眼神可谓是庞大之极,不但有钱、有兵,并且另有十四党,圣眷之浓,更是无人能比,十四爷的崛起,已经是无人可挡了。
见一场风波就此停歇,老3、老8、老9、老十、老十四,方才上前谢恩。
赵申乔吓的连连叩首,“皇上息怒,微臣罪该万死。”
八阿哥晋封郡王,九阿哥晋贝勒,八党的一众大臣天然是暗自窃喜不已,这但是一个主动的信号,自康熙四十七年百官公推太子以来,康熙对胤禩一向就非常冷酷,直到客岁京师内城整改,胤禩才重新出头,此次他能被康熙晋封郡王,起码申明康熙对他的态度大有好转。【-无弹窗,永久网址:,!】
一众王公大臣、未受封赏的皇子都眼巴巴的望着康熙,等候着下文,但是,康熙恰好却就此闭上了嘴。
老3、老8、老9、老十、老十四等五个受封赏的皇子见康熙确切封赏完了,正筹办出列谢恩,号称‘官屠’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却抢先一步跨了出来。
一众大臣此时都还心惊胆颤抖的跪在地上,谁还敢做仗马之鸣?
一众王公大臣顿时都警戒起来,,康熙才封了十四爷,又接着封八爷、九爷,赏了十爷,又赏三爷,难不成要大肆封赏?今儿又不是甚么大日子,康熙此举有何深意?
康熙扫了一众大臣一眼,才冷冷的道:“江南科考一案,朕已收到简朴汇报,两江总督噶礼、安徽巡抚梁世勋,授意前任安徽巡抚叶九思,现任安徽布政使马逸姿、督粮道台李玉堂、宁国知府陶卫打通副主考赵晋和十二房房官及其他九名考官,联手倒卖举人名额,收授贿银八十万两,一应犯案官员皆已招认不讳,且已追缴赃银五十万两。”
一众皇子亦是连连叩首,齐身恳请康熙息怒。
康熙倒是神采如常,连眉头都没蹙一下,只是悄悄的望着他。
第181章朝会(二)
短短三年时候,皇十四子胤祯为都城改革、施助北方数省饥民,福建饥民、远洋舰队捐了多少银子,你们算过没有?”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胤礽内心猛的闪过这句话,康熙莫非是属意老三?想到老三常日里对康熙极其孝敬,决计巴结,康熙对老三也甚为偏袒,胤礽似有所悟,自已试图兵谏,看来已是伤透了康熙的心,以是他才会特别重视老三的孝敬。
你们自已想想,四大恒,农学院,远洋舰队、海关改革、远洋贸易船队、都城改革、工商冗赋改革、福建招安、推行抗旱高产农作物,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影响深远之举。朕就迷惑了,你们这些身居高位,满腹经纶的国之栋梁,如何就提不出如许老成谋国的建议?
未受封赏的一众皇子见此景象都不由兴灾乐祸的等着看热烈,这下有好戏看了。五个受封赏的皇子内心则跟吃了苍蝇一样腻味。
一听仅仅只罚俸半年,一众王公大臣都是又嫉又妒,这长季子的圣眷也不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