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 第23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例!

第23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科举轨制最大的好处,不在于正式踏入宦途,而是获得了功名!

袁淳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货,谁会在乎他的存亡?

“如许袁淳即便回籍以后,持续享用朝廷对读书人的虐待,也能够过着充足的糊口,该吃吃该喝喝,该玩女人玩女人,对吧?”

缙绅的好处,首要在功名,在朝廷虐待!

你看汉王爷整不整死你就完事儿了!

一想到这儿,朱高炽神采微变,目光变得通俗非常。

但是现在,这袁淳竟然直接被剥夺了功名,那他这辈子可真就完了。

“你们这些文人士大夫,都是如许想的吧?当不当官不首要,想仕进就仕进,不想仕进就回籍闲云野鹤,归正身上有着功名,不必为生存忧愁,对吧?”

“一朝肃除功名,这就意味着他先前统统的尽力支出全都付诸东流,这的确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实在吧,这文人士大夫做不仕进,实在并不大。

此话一出,夏元吉等人神采大变,齐刷刷地全都跪了下去。

这类人别说脱手互助了,指不定哪天还会引火上身,坑死本身。

并且另有很多自夸为高洁雅士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后,也没有退隐为官,反倒是在家中悠然山林,过着神仙般的欢愉日子!

本身不过是肃除袁淳功名,夏元吉杨荣等朝堂巨擘就跳了出来,异口同声地出言抵抗。

杨溥以后,一名接一名的文官巨擘走了出来,胡俨、吕震、夏元吉、金忠……

这,才是读书人最大的底气!

杨荣等人目光果断,毫不游移地出列上奏。

袁淳啊袁淳,你这个自作聪明的跳梁小丑,没事儿招惹汉王何为?

换句话说,功名就是这些文官的底线!

夏元吉杨荣这些朝廷巨擘,看似是在为袁淳讨情,实则是在抵抗肃除功名!

不过眼瞅着汉王殿下筹办肃除袁淳的功名,他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硬着头皮出列为其讨情。

朱高煦冷眼看着这一幕,并没有感到任何不测。

不过要怪也只能怪这厮犯贱,将汉王朱高煦想得太简朴了。

夏元吉眉头一皱,俄然感觉事情很不简朴。

朱高煦摸着下巴,淡淡笑道:“唔……你们的意义是,本王能够肃除这袁淳的官职,但不能动他的功名,对吧?”

因为撂了一句狠话,成果不但本身功名被肃除,三代后辈还不得科考,这的确就是斩断了袁淳统统翻身的能够,只能去做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农户!

这些文官,还真是好大的胆量啊!

一旦坐视汉王朱高煦肃除袁淳功名,开了这个先例,那今后他们这些朝臣,只怕很多人都会步袁淳的后尘。

但现在这事儿,已经不但是袁淳这个蠢货本身的事儿,而是干系到全部缙绅群体好处的事情。

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载,有了功名以后,就成了士林中人。

毕竟功名在身,读书人的身份职位就完整分歧了,能够享用朝廷供应的各种特权。

这他娘的如果比及本身弘扬新学,这些个小老头们还不得冲动得直接嘎畴昔?

你觉得沽名卖直不成,被汉王剥夺监察御史一职,本身临走前撂下几句狠话,反倒是滋长了你袁淳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贤名?

文武百官都被汉王爷给吓住了,看向袁淳的目光中带着些许怜悯。

只是朱高煦没有推测,这些文官的反应会如此之大,的确就是寸步不让!

朱勇等武官倒是好整以暇地看起了好戏,他们现在最爱看汉王爷清算整治文官的戏码,那叫一个出色绝伦!

为了庇护他们本身的好处,不吝抱团威胁老二,这如果等本身做了天子,他们会不会也如许对待本身?

即便是汉王朱高煦,那也不可!

毕竟新学课本即将编辑完成,新学与程朱的战役即将打响。

内阁大臣,六部九卿,现在竟然全都出列,为袁淳讨情!

朱高煦命令肃除袁淳的功名,也是一次摸索。

偏殿内里,鸦雀无声。

杨荣神采惨白,自那日观刑过后,他接连做了好几夜的恶梦,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缓过来。

朱高煦这个奖惩,可谓是戳到了文官个人的痛脚,不出料想的蒙受了文官个人的抵抗。

因为,汉王殿下这番话,说得太重了些!

杨荣话音刚落,杨溥紧接着又站了出来。

肃除功名,这个先河,不能开!

他们毫不答应,有人试图对这点动手!

以是,对读书人而言,最首要的东西,就是功名!

“太子殿下,汉王殿下,这奖惩是否过分严峻了些?”

以是,他们不是在为袁淳讨情,而是在个人抵抗汉王朱高煦肃除功名!

此次汉王朱高煦肃除袁淳功名的摸索,正逐步演变成一场囊括天下的惊涛骇浪!

杨荣等人现在感遭到了莫大压力,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报团抵抗汉王爷,并且还在当着太子爷的面儿!

大胖胖现在眯着眼睛,冷眼旁观着统统,并未急着开口。

功名就是读书人的命根子,就算退一万步来讲,文官就算是不幸被罢官离职,那也能够回籍教书育人,靠着地步支出做个“采菊东篱下”的高洁雅士,享用膝下承欢的嫡亲之乐。

即便是蒙古蛮子入主中原,也要依托读书人来替他们管理江山!

“太子殿下,汉王殿下,袁淳毕竟是监察御史,有传闻奏事之特权,如果因为他上奏弹劾汉王殿下,就遭到如此峻厉的惩办,那只怕今后无人再胆敢进言上谏……”

只见他硬着头皮,摸干脆地开口道:“汉王殿下,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载,通过科考入仕,替天子牧民,这是我大明国策。”

一时之间,偏殿内堕入了诡异的沉寂当中,氛围压抑至极。

寒窗苦读十几载,终究全都化作泡影,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管的事情!

当官对于他们来讲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必须的雪中送炭。

夏元吉很聪明,话外之音,不过是在提示朱高煦,朝廷离不开读书人,不然谁来给你们老朱家牧狩天下?

如果有臣子敢违逆触怒龙颜,那天子便能够用革去此人功名停止威胁反制,如此一来只怕今后大明朝再无直言敢谏的忠良戆臣!

“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载,考取功名并不轻易啊殿下!”

一旦开了这个口儿,那今后就会构成定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