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三章 话题性(第二更)
而朝廷要推行变法,必须寻觅儒家实际作为根据,但孔孟之道没一句是讲变法的。
顿了顿陶望龄又道:“之前弟子在通州下船前,经筵上教员与周祭酒辩经,听了很多同船墨客群情。”
陶望龄这一番话说得言辞诚心。
世人拜别后,林延潮扣问陶望龄课业,一面看他的文章。
听了陶望龄的话,林延潮不由一笑,本身乡试时取体味元,也只是运气居多。而陶望龄竟然说定取解元,这口气就如当年的刘廷兰普通。
因而小天子皱眉问道:“林卿家,觉得永嘉之学是否可用?”
为甚么张居正因丁忧之事,被满朝大臣群起攻之?
陶望龄点点头:“是,教员,对于永嘉之学弟子一向有所浏览,但看了教员经筵之论后,方才如醍醐灌顶,昔日所读之书如活了普通。这几日弟子一向在思考,眼下有一事不明想就教先生。”
陶望龄看林延潮的神采,不由问道:“教员是否觉得弟子之言太狂傲?”
林延潮这说得实在是好啊。
世人不由心想,徐火勃谦虚好问,行事低调,这陶望龄倒是张扬高调,如何一个师父教出来的两个弟子,脾气这么不一样。
听林延潮这么说,小天子,张居正都是眼睛一亮。
听林延潮讲完,小天子不由拍案而起,冲动道:“林卿家真高才!”(未完待续。)
陶望龄道:“谢教员嘉奖,这一次弟子定取解元而归。”
“而以臣之见,凡夫俗子不知何为利义之辩,徒讲功利实易误入歧途,而读书人不讲义理,只说事功,比如无底之桶下井打水,此白费工夫。但程朱之言分歧,为枉尺而直寻之道,小处之亏,却能收实功,能够明道正心。”
林延潮问:“二人有何分歧?”
林延潮没说甚么,将他文章放在一边。
究其启事,在于理学从底子是反对变法的。
陶望龄说了一半,顿了顿又看林延潮神采持续道:“恩师,事功之学起于永嘉学派,心学起于陆九渊,到了本朝时阳明子既往开来,复兴心学,令理学不敢自言独传孔圣道统。”
如果不问态度,林延潮的确与理学大宗师没甚么两样嘛。
林延潮道:“为师迩来读陈龙川之书,见方孝孺说一句,人不为狂,则为妄,深有所得。你有真才实学,若到处让你谦让,则是虚假了。但要记得事未成不成轻言,将之放在心上,身材力行就好了。”
张居正,申时行也是在旁侍直。
小天子听林延潮的话,不由大是赞美。
浙江一向是思惟发蒙之地,如阳明心学与永嘉学派,都是发源于浙江。而此中永嘉学派,又称浙学。
小天子也是有听到官方传闻,说经筵辩经已是演变成理学,事功学术争议,这实令他有些忧心。
林延潮笑着道:“如何望龄也晓得永嘉之学?哦,为师差点忘了你是浙人。”
而林延潮始终神采如一,待陶望龄说完,举起着茶杯笑道:“望龄太吹嘘为师了,为师志在宦途,如果能位极人臣,荫封子孙,则万事足矣,至于成为王安石,王阳明那等通儒,实不敢期望。”
“林卿家究竟是何之意?”
要不然王安石当年也不会无法地喊出一句‘祖宗不成法’了。
林延潮答道:“回禀陛下,臣觉得当今不成用。”
陶望龄对答如流,林延潮看完他的时文后,也是非常对劲。
林延潮道:“当年朱子与陈龙川辩论后,深感忧心,与门下弟子说,江西之学(陆九渊的心学)只是禅,浙学倒是功利,江西之学的人摸索了一番,待晓得上无可去后,自会转回。但如果功利之学,习者就能见效,实为可忧。”
陶望龄问道:“教员是要作陈龙川,还是作王阳明?”
这一句话,张居正,申时行,黄凤翔都是侧目。
这个弟子确切是有状元之才的。
林延潮道:“若安石活着,必不认同朱子之见。自朝廷变法以来,大臣高低物议沸腾,为何?此乃理学之弊,大臣士子不能正心,如何让他们由心底支撑。”
林延潮道:“无妨直讲。”
为甚么张居正命令封闭天下书院?
林延潮道:“眼下既孔孟之说,无从为变法正名,莫非要从商鞅,申不害之说里寻吗?唯有永嘉之学,倡事功,主变法,实为陛下可用矣。”
次日林延潮,黄凤翔为天子在文华殿值日讲。
林延潮课讲完,小天子忍不住问道:“林卿家,眼下外边有大臣弹劾,朕觉得此事不敷放在心上,爱卿还是勤于日讲为要。”
林延潮看着陶望龄,如同当年林烃看着本身普通,都是寄予厚望。
林延潮又道:“陛下,讲臣一己放心与否无关大事,但这些人借程朱之学与永嘉之学的学术争议,臣于心底实不能去。”
“我儒者何为?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承平。教员也可效仿阳明子,复兴永嘉之学,就是为往圣继绝学,倡导事功,将来可与理学,心学鼎足而三,如此孔圣,阳明子以后,恩师就是第三人。”
小天子心想,林延潮在经筵上观点,满满的都是摘自永嘉之学,为何这时本身打本身嘴巴。
林延潮抚过唇边蓄起的新须道:“你的课业,已有火候。这一次你来京与火勃一并赴顺天乡试吧!”
“陈龙川才调豪宕,虽言事功,志北复中原,然除了学说传世外并无见数,此也是永嘉学派之弊,以教员之才学,三十年后不在陈龙川之下,而王阳明集大成于一身,冠绝于世,复兴孔孟之学,比肩于程朱,以品德之事功实五百年来第一人。”
陶望龄听后,向林延潮施礼道:“教员,弟子记下了。”
小天子笑着道:“爱卿能放心,朕就放心了。”
但小天子是个聪明人,心道你林延潮这么说,不是被数名大臣结合弹劾然后,怂了吧!
陶望龄听了先是一愕,然后道:“教员这么说,门生明白了。”
林延潮听了长揖道:“谢陛下宽宥,陛下这等隆恩,讲臣不知如何酬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