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大明文魁 > 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

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数子一愣,皆表示没有重视。

“朝堂上那么多官员,就无一二胜任吗?”张敬修与张嗣修辩论了一阵。

“他言当今天下,为天子牧万民之官,逾两万;承孔孟之义,此生员者,不下三十万;而读书识字者,浩浩三百万众。”

张嗣修道:“但是林三元既提其法,胸中自有可行之策,如不消他,朝堂上有哪个大臣能够胜任?”

张居正道:“你们看了刊末石篑隐士的杂评了吗?”

上面这石篑隐士持续言道,本刊之主旨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不明圣贤之教,如何知其责?故而务天下之兴,文教为先。

“若天下能有千万人,行贤人之教,大同之世可及。”

看到这里,张家三子都不说话。

张嗣修道:“你往下看。”

张居正缓缓点头道:“确有此虑。全军易得,一将难求。”

张敬修慎重,张嗣修豁达,张懋修目光锋利,虽有些暴躁,但言语也是非常深切。

次日。

并在奏章里写上一行朱批,林延潮为官以来战战兢兢,恪失职守,事朕甚恭,虽有小过,但不掩其劳,本日起官复原职!

“此不易也,但若天下百姓,大家能读书识字,闻贤人之教,十人中只要有一二人能行之,亦大同也。”

世人都是大笑。

张居正道:“清丈,冒免之事,皆是变法之法,既是变法,就不免有人攻讦。但兴以文教之事,会有人反对吗?”

看到这里,张懋修斥道:“一派胡言,不过三十万生员,已是举国养之,若千万生员,生民何计?”

“利人利己是为功啊。要利人利己,就要求同。我本觉得林三元此事功之刊,一上来会先攻讦理学,心学,以竖旗号,但没推测此刊却倡导兴以教养。理学讲格物致知,心学也讲察己明道,事功学更讲以学为功,此都需以教养为先,此策就是朝堂上再呆板的大臣,也会同意的。”

“此刊可谓先声夺人啊!”张敬修也是点了点头。

三人一并看向张居正问道:“爹为何要我们看此文。”

张懋修仍道:“不过林延潮说兴以教养,推行至天下万民,如何能兴?如何能教?说得好听,兴以教养的银子又从何而来,若无详细之法,此策不过想当然尔。林延潮整日讲经世致用吗?标语讲得好,但如何落在实处,却一字不提。如许的话,我也能说出一车来。”

张敬修倒是奇道:“这石篑隐士是何人?也不消真名,岂不是藏头露尾,与其如此倒不如写个‘佚名’二字。”

张敬修道:“爹,此事是不是缓一缓,之前尽革亲族冒免丁粮之事,共清出人丁四万余,官方和朝堂上群情还未持续。另辽东,山西各省,顿时就要奏报客岁清丈田亩之效,当务之急是不是以清丈之事为先?”

听二人群情,张居正没有言语。

张居正眯着眼睛,摇了点头。

张府里,张家父子的闲谈,已是成为风俗。张居正御下甚严,对几个儿子管束得也非常严格。

“降风格就是不曲高和寡。”张嗣修道。

PS:一个早晨已经五千票了,拜谢兄弟姐妹们!

张敬修顿时表示反对道:“爹,林宗海因矫旨之事获咎了我们,虽多次主动上门示好,但就这么起复,不是便宜他。我看这教养之事,还是另请大臣为之。”

大师都自不会太存眷。

但这一次先开口的倒是张敬修。

左都御史陈炌的奏章一上,次日天子就是批复了奏章。

三人都是不语。

张敬修道:“不,此人文风与林三元相差异,应是他弟子。”

张敬修,张嗣修都是奇特,张懋修与林延潮不睦,为何这个场合反而替他说话了。

张嗣修道:“你看这石篑隐士所言,当大兴教养,真有见地。”

张嗣修道:“我倒不这么觉得,半文半白之语,切近百姓,就算是贩夫走狗也可看得懂。”

三人一听皆是恍然。

张嗣修在旁看张居正神采问道:“莫非爹有起复林三元之意?”

三子重新看了一遍。

张嗣修细思道:“爹,我算是有些明白事功之学。”

“但风格却降了。”

张懋修问:“爹,你觉得如何?”

两位兄长闻言都是恍然道:“这不是明升暗降?”

张懋修笑着道:“不错,此一举三得之策,一来以示我们刻薄,不计林宗海前过,天子感觉爹宽弘漂亮,二将林宗海调离日讲官,也免得今后成为亲信大患,三来兄长便可顺理成章补为日讲官了。”

“此多乎?未几也。仅以户部有籍在册丁口记,我大明有民六千万。读书人多乎?实未几也。”

张居正听了没有言语。

张居正道:“此策吾当奏明天子行之!”

事功刊的体裁,林延潮创刊时就是为了切近浅显百姓而作的。但在文明人的眼中,就感觉如许的文章很‘水’。

放在明天就是注水大王。

张懋修笑着对他两位兄长道:“林宗海既提兴教养之事,就让他去办,将他调至礼部,或者是外放出京都行,不管是甚么,都比他任日讲官来得好。”

张懋修惊道:“这石篑隐士不会就是林宗海吧!”

这时张懋修却道:“爹,我倒是觉得,我们能够起复林三元。”

张敬修拿书核阅了半日,最后向张居正道:“不谈此刊用宋体字刻书,且看这半文半白之语,也知其粗浅,其与摊边三国演义,西纪行有甚么两样。”

张懋修道:“爹,此举实在是高超,教养之事乃适应民气之举,亦可成全隽誉。”

三人一听不由讶然,张居正竟然这么快就作了决定。

因为正刊是林延潮所讲的事功经学,别人拿到事功刊当然会谛视于此,但附于刊末的杂评是由别人所誊写的。

张居正闻谈笑着道:“你们可知我,要推行文教企图安在?”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上奏天子,察詹事府中允,翰林院讲读林延潮,行事不周,矫意而为,但念其出于公允谋国之心,着罚俸一年为诫。

“兄长如何说?”张懋修问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