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大明狼骑 > 第四十一章 此大捷非彼大捷

第四十一章 此大捷非彼大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听了周延儒这话,温体仁故作随便的瞥了他一眼,甚么也没有说。

这也不能怪京师里的官员们如此看“松山大捷”,提及这场战役对大明、对皇上、对他们有甚么严峻意义,仿佛还真没有。

只怕甚么,温体仁没有说。

传闻在接到礼科给事中王化的上疏后,温体仁便对周延儒说道:“不止此疏,接下不管何人上疏为松山之战喝采,内阁皆应压下不递。”

不说首辅周延儒心中对祖丘二人超出本身是否有不满,单兵部这边对辽东办事不按章程来还是很有不满的,尚书梁廷栋当时脸但是冷下来的。

闻言,周延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发觉的喜sè,旋即故作哀思,沉声道:“但愿祖大寿不负皇命,辽事不能再有失了,若真如长卿所言,我这首辅只怕也要受累了。”

倒是言官们却和崇祯天子一样镇静,两年前建奴在京畿横冲直撞,如入无人的凶煞模样还让他们影象犹新着呢,这两年关外虽没有甚么大战事,但是建奴又攻朝鲜又打蒙古的,闹得是不亦乐乎,大明倒是束手无策,实在是有些丢人。

周延儒天然明白温体仁想说甚么,微一点头:“那依长卿看,内阁如何措置才气两方都交代畴昔?”

“皇上年青气盛,初闻捷讯,天然喜出望外,但若这凶信随之而来,只怕...”

嗯?

所谓“松山大捷”在běijīng城的反应远不及当年的“宁弘远捷”来的颤动,虽说所斩首级相差无几,但施大勇可没有“重创奴酋”这等大功劳,再者当年乃奴酋努尔哈赤亲率数万雄师猛攻宁远一座孤城,单阵容就比大凌河城下碰上的几千建奴要吓人的多。

虚惊一场的魏公公更是不会放过这等立名之举,因而乎,朝野高低一齐开动,这“宁弘远捷”想不大捷也不成了,那袁崇焕想不出风头也不可。

现在好了,总算是打了一仗,兵部验过首级了,都是实打实的鞑子,如何不叫人欢畅?

“这…”周延儒堕入沉默。

就连一贯最见不得旁人建功的御史言官们也个人转了向,向天启皇上夸奖袁崇焕的奏疏真是跟雪片一样飞进大内,当然,每道奏疏上无一例外的指了然宁弘远捷最大的功臣乃天子近侍――九千岁魏公公也!

把官员们的观点先放在一边,你就说官方吧,这百姓们一听是大捷必定欢畅,可再一问杀了多少鞑子,人如何答复。你若答复是北虏加东虏才两百不足,那百姓还不骂娘:“这甚么狗屁大捷?才杀了两百个鞑子你就敢称大捷,这带兵的也太他娘的往脸上贴金了吧?想当年万历爷在时,咱大明在朝鲜杀了十几万倭寇,这雄师班师归朝都没用大捷,现在倒好,砍了两百个脑袋就敢称大捷,难不成咱大明现在真的一rì不如一rì了吗?”

一时候,言官们都行动起来,为这“松山大捷”摇旗喝采,但是统统的奏疏却无一例外全被内阁压了下来。

当然,祖大寿能率部打出斩首两百不足的战果来,确是让人奋发,毕竟打建奴反叛起,一战能斩杀如此之多的敌兵首级也是少数了,但在朝官们看来,这松山之战不管你辽东方面如何自夸,到朝廷这也只能用一句“将帅同心,高低合力,致有此大胜”来定语了,不成能如当年普通大肆鼓吹的。

当rì祖大寿和丘禾嘉派往京师报捷的快马是直奔的会极门,目标很明白――直奔皇上去的,而内阁直到第二天司礼监来人奉告才晓得。

压下言官奏疏不是首辅周延儒的意义,而是次辅温体仁的意义。

礼部给事中王化第一个上疏奖饰此次辽东大捷,而后又有刑部都给事郑泰、给事中周年等人上疏跟从,随后各科给事中都纷繁上疏,都察院的更是来劲,那辽东巡抚丘禾嘉但是他们的同僚,又是个老好人,他们这做同僚的岂能不帮衬一下!

而产生在大凌河城下这场战役美满是场遭受战,远不及宁弘远战那般吸惹人眼球,事前底子没有人晓得会有这场战役。你叫朝廷的官员们怎能生出切肤之感,以为这真是场能够媲美宁远之战的大捷呢?

温体仁笑道:“内阁也不必行动,皇上许下的封赏天然照发,但也仅此罢了,这事便如没有产生最好。言官们闹也好,不闹也好,我们就当没有闻声。照我说,首辅还是想一想何人能替孙承宗的好。”

听了这话,周延儒天然奇特:“这是为何?兵部已验过首级,都是真鞑子无误,既然是败仗,天然要多加奖饰,一来奋发民气,二来以慰辽东将士,三来也让皇上欢畅,这等功德,可遇不成求,何故长卿却要压下呢?”

温体仁笑了笑,点头道:“辽事自万积年起,便是凶信多于喜信,失地失人举不堪数,朝廷耗巨资养兵,兵却不知奋勇,乃至崇祯二年剧变。今孙承宗主辽事,倡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缓缓规复。大凌河城蒲月始修,前后已经三次,每次构筑,建奴必举兵来毁,以我看,此次亦不能免,只怕建奴雄师旬rì便会奔大凌河而来。若此时我们大张旗鼓鼓吹这松山大捷,试问,若祖大寿不敌建奴雄师,内阁又要如何善后?”

是以上高低下都对宁弘远捷予以了充分必定,当时,真恰是朝野颤动,大家欣喜,众口皆赞那袁崇焕乃不成世出之良将,大明关外的擎天之柱,平辽复辽指rì可待。

那宁远之战虽说斩首甚少,但毕竟奴酋的确是领着雄师而来,不比松山这仗只对上了建奴镶黄、镶红两旗两个牛录,再加上祖大寿所说的正蓝旗jīng锐,也不过四五千号人,阵容真的没法比,这大捷真的没法称。

再加上之前朝廷诸位大人们觉得宁远必失,建奴必然长驱直入进逼山海关,京师已经戒严了,命各地勤王的圣旨也都用了印,不想袁崇焕却古迹的保住了宁远城,让上高低下都长松了口气。虽说代价大了点,觉华岛的上万军民被建奴搏斗一尽,但如何说,奴酋也是仓促撤兵了。这奴酋撤兵,山海关便无虞,山海关没有伤害,京师天然也就安然了,如此一来,如何不算是大捷!

一没有斩将夺旗,二没有光复失地,三也没有聚歼来犯建奴,不管如何看,将之称为如宁远那般大捷,仿佛是有点太举高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