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谈条件
浅显人尽力一年,也只不过转个三四百块钱!
固然他不消猜也晓得,能让姜涛欢畅的,不是组装收音机厂的事情,就是黄金酒厂的事情。
“商店房钱,比来三年,我们能够以乡里的名义,少收一点,鼓励老百姓下海经商。”
别管是甚么东西,只要你改大了,那看起来就是更加“大气”,更加“有牌面”。
这么算下来,必定是组装收音机厂,有甚么大丧事了。
“姜大哥,既然如许,那我和眉庄将统统股分分红都拿出来,用来投入乡里的扶植。”
梁鸣摆了摆手,对姜涛道:“姜大哥,你先别欢畅这么快,我们固然情愿将统统的股分分红拿出来,但也不是白给乡里用。”
“除开统统本钱,我们厂另有将近一半的利润。”
“只不过要说压力不大,那必定是不成能的。”
换句话说,现在组装收音机厂,每天都能卖出去300台收音机的话,石头乡一个月也能分到27000块钱的分红。
“我还几次对账了两次,最后才肯定,这个数据没错。”
“说是支出,倒不如说是共赢。”
说到最后,就连姜涛也有些恋慕梁鸣和姜眉庄了。
实际上,他的肩膀上,背负着一乡十几万百姓的生存重担。
“我们组装收音机厂的大收音机一经推出,很多老百姓看到这么大的收音机后,立马就喜好上了,一问代价稳定,都纷繁掏钱采办。”
梁鸣当即开口,道。
在这类多重的福利下,老百姓们天然会猖獗采办石头乡组装收音机厂的收音机。
听到姜涛这话,梁鸣微微点头。
“除此以外,另有其他方面的扶植,我们也能够出钱,事理也是如此。”
“固然组装收音机厂现在的收益不错,但毕竟是起步阶段,并且石头乡又是贫苦乡。”
“我们修路后,今后我们石头乡的乡巴运营权,要给我们。”
也难怪姜涛刚才那么欢畅,固然组装收音机厂的股分分红大头,被他和姜眉庄拿了。
“我们石头乡组装收音机厂,真的日销4500块钱了。”
更不要说,石头乡组装收音机厂的大型收音机是“加量不加价”。
姜涛点了点头,道:“梁鸣,你直说吧,我们乡需求支出甚么?”
对于厂家来讲,只不过是一点点体型上的窜改,但对于老百姓来讲,这就是一个新产品。
“我们在商言商。”
再加上组装收音机厂的收音机,才150块钱一台,比内里的新华牌收音机,要足足便宜一半的钱。
如果石头乡组装收音机厂,能够一向有这个成绩,那绝对能成为石头乡的明星企业。
“常常这一块的缺口刚补上,那一块,又呈现新的缺口了。”
“我们的大型收音机,推出第一天,就卖出去了300台!”
别看姜涛作为一乡之长,说出去,仿佛是个官。
如许的成绩,放在这个年代,那也是相称惊人的。
姜涛一听,眼睛一亮,道:“梁鸣,你说的是真的?”
海内的老百姓,都崇尚“大”原则。
姜涛看到梁鸣来了后,脸上暴露一抹笑容,说道:
一旁的姜眉庄猎奇地问道。
“没错,就是4500块钱的日发卖额。”姜涛满脸笑容的对姜眉庄,另有梁鸣道:
一样的代价,它比之前更大,更都雅。
姜眉庄对数字比较敏感,听到大哥姜涛的话后,她的脸上暴露一抹惊奇之色。
“固然只是简朴的一点窜改,但反应却非常好。”
梁鸣听到姜涛这话,神采淡然,仿佛早就猜到了会有如许的成果呈现。
梁鸣脸上暴露一抹笑容,道。
听到梁鸣的前提后,姜涛当真考虑了一下。
“姜大哥,甚么事情这么欢畅,和我们说说?”
“遵循我们乡里和你们的合作和谈,你们能拿走6成利润,也就是1350块钱!”
黄金酒厂,现在是他在办理,如果黄金酒厂有甚么丧事,他必定第一个晓得。
见到姜涛满脸笑容,梁鸣笑着开口,问道。
但石头乡一样持股百分之40。
梁鸣和姜眉庄两人一个月的支出,就顶得上浅显人尽力100年的支出了!
姜涛想做几件造福老百姓的事情,都没有资金,这统统都是空谈。
听到姜涛这话,梁鸣笑了笑。
是一个别型更大的收音机!
公然。
一个工厂,一天能有四千多块钱的发卖额,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姜涛满脸冲动,冲着梁鸣和姜眉庄,道。
这笔钱,不管石头乡用来做甚么,都能给石头乡的老百姓们,带来很丰富的好处。
姜涛听到梁鸣这话,内心固然猜到甚么,照实说道:
这笔钱,对于作为贫苦乡的石头乡来讲,绝对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姜大哥,现在乡里的经济扶植资金,压力还大吗?”
别看只是将之前的收音机改大一点,这内里埋没着大聪明。
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和他这个当乡长的,有直接的干系。
“卖了300台?那岂不是一天的发卖额,就达到了4500块钱?”
“并且这个销量,还在不竭地上升。”
“我也不消再每天跑到县里去,求上面多拨点资金了。”
石头乡的经济能动员起来,姜涛作为石头乡的乡长,天然也更好进步!
看到姜涛这么高兴,梁鸣决定送一份厚礼给姜涛:
“我们石头乡的组装收音机厂,采取了梁鸣的建议,将收音机的外型,做大,做刚正。”
月入四万,这是甚么观点?
“自从乡里有了组装收音机厂后,经济扶植资金缺口没那么大了。”
“大哥,是甚么好动静?”
“梁鸣,你来得恰好,我恰好有个好动静,要和你们俩说一下。”
“一开端,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也有些震惊,难以置信。”
这但是80年代中期。
“能够说,我现在在县里,腰杆子算是完整支起来了。”
人均月支出,不过是三四十块钱!
“我们出钱,给乡里建商店,修路。”
“如果我们石头乡,每天都有这个发卖成绩的话,你们俩,一个月就能分到四万块钱的股分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