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长平长平 > 第120章 侠士

第120章 侠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城主道:“如君所言,臣宅五兵俱在,儿虽不肖,何者不习!臣亦不能束缚。”

城主想了想,道:“臣闻,四野流民,无安身之地,或数人,或十数人,或数十人,聚于山林湖泽,但以劫夺为生;行商或亦贼也,或亏蚀无归,或本小逐大,买卖则为商,劫夺则为贼,盖无定也;城中逆舍亦有从贼者,亦有与贼交者,亦有贼之暗线者,不一而足。”

夏侯先生道:“吾等正往圃田,能够车往,圃田再至大梁可也。”

仲岳对唐引道:“微先生烛见,吾等几错过。”

唐引道:“九公子,宁无一二佩剑?今九人无一佩剑,故知为人所取。剑者,俭也,检也,义比侠士。不取他物,但得其剑,言其侠也,非盗也,非贼也。”

仲岳问城主道:“豕三居于城中乎?”

唐引道:“先生少走江湖,故不知耳。又何怪哉!”

仲岳道:“虽不知其所居,必知其所游,而从之矣!”

唐引道:“大梁以西,大股一家,小股三五家,均系有力者为之,非关商旅也。商旅至此,必得参拜,方得入关;不然不但买卖无成,重则人财两空。但得参拜,必得安稳也。”

仲岳道:“依先生所见,诸公子乃为豕三辈所戮。所为何来?”

仲岳道:“先生所言甚是。请先生引辎车来。”

城主道:“未所闻也。”

夏侯道:“城主勿乃过谦。城中高门大院,惟君府也;兵甲战器,惟君有也;仓檩之下,赋税丰盈,君为首也。”

唐引道:“管季非知名之辈,小邑当中,亦一霸也。非此子,城周诸侠宁无事乎!从豕三游。豕三,梁西强豪也。”

夏侯道:“恰是唐叔。”

城主道:“臣实不知。”

仲岳道:“汝观此事盖何贼所为?”

唐引道:“其名曰且。”

仲岳道:“先生知其取走佩剑?”

城主道:“敝邑当入魏之流派。凡东入魏者,多往敝邑歇马……故敝邑多逆旅,少农家……只臣等亲族力种田亩……而盗贼由此而多。”

仲岳道:“吾欲君上任之以道,可乎?”

仲岳道:“如此,吾且送先生一程。”随向身边的卒伯道:“再向前巡哨五里。”

仲岳道:“以汝观之,乃少子朋辈所为乎?”

夏侯道:“城主其但言所知者。”

仲岳道:“俗云,盗亦有道。贵邑为盗之道如何?”

仲岳道:“令兄何人?”

尸身装载已毕,在夏侯先生的批示下,一行百乘辎车,成两列往长城而去。民军与武卒都坐在车上,似在郊游。仲岳对夏侯道:“已出盗贼,为何如此粗心?”

唐引一笑,道:“草泽之臣,岂敢劳先生,自当往谒。”两人相礼而别。

城主道:“能一击而杀九公子者,方近惟此耳!”

唐引道:“某少与豕三游。每游必由吾兄荐。”

仲岳听了此话,感喟一阵,随道:“现地勘察已了,其尸归葬,该当如何?”

唐引道:“但视君上之德如何耳!”

城主道:“道分歧,不相为谋。臣与此所知甚少。”

唐引道:“豕三居关中,偶至小管城,必从管季。身自藏匿,别人不知其强豪也。”

唐引道:“非可必也,惟惴度耳。所为……自是为管季复仇。诸公子衣裳完整,他物不失,只取佩剑,可知之矣。”

唐引道:“行侠仗义,所赖者,信义也。刺而不中,身反被戮,失期也;身故而无复,失义也。固当复之。”

唐引道:“非也。惟道分歧罢了。”

城主道:“臣本管氏,失国后,族居此地。唯此处四方交辐,战乱频繁,乃垂垂四散,现居此者不过十余户,均力田摄生。大魏都梁,三代以来,战乱稍息,而商旅渐多。小邑担水于东道,很有微利。而商贾亦渐集散,设坊舍于其间。稍起小城。以敝族世居于此,乃推吾父为城主,耕耘习战,聊备治安。耕耘费多而利少,商贾价高而利多,二三十年间,族中健儿渐弃农经商,力田者不过十余。而盗贼掠于外,侠士强于内。臣之处境,实在狼狈。”

仲岳惊奇地望望城主,又看看夏侯先生和唐引,见后二者都是一副本该如此的神采,心下恍然,遂俯身回礼道:“父为子讳,礼也,城主又何与焉。愿城主但言其详,以启吾知。”

仲岳道:“可得而见乎?”

城主道:“臣三子,惟幼不肖。交结豪强、侠士、商贾之辈,好剑厌农。所从皆江湖好勇之人,颇以忠义相标榜。前为人所诱,往营中行刺将军,幸为看破,不稍增罪,而身以戮灭。其所从者必不平,相与为仇,而刑于众公子。”

仲岳转向唐引道:“唐先生觉得如何?”

夏侯道:“此辎运之常也,虽令不可。何如!”

仲岳道:“此实不成以理喻之也。”

城主道:“此非臣之统统,盖城众暂存耳,岂臣独占哉!”

仲岳道:“少子擅剑,吾已知也。亦舞戟乎?”

城主道:“臣于此道深恶痛绝,不敢稍与。”

城主俄然倒拜于地,道:“此臣之季子所为,臣万死莫赎!”

仲岳仿佛俄然想到一事,欲言又止,道:“先生尘劳之余,还要拜访就教。”

仲岳道:“虽不亲与,亦有耳闻。”

夏侯道:“先生问非其人也。”随转向唐引道:“唐先生必知其人。”

夏侯先生道:“就烦城主之手吧!”冲城主一礼。城主下去,未几久引了三辆牛车、九小我过来。世人一起脱手,把尸身抬到车上。将尸身置于车上前,唐引都要摸一摸尸身的后腰,偶然会道:“此公子佩剑,为人所摘也。但得剑璏存也。”乃至会顺手将剑璏拉到前面,让世人旁观。世人看时,多为木璏,有些已遭暴力折断。只要一两具铜璏,被堵截了丝带。

仲岳复问道:“复仇?何谓也?唯其杀人而被杀,求仁得仁,不亦宜乎,何来复仇之说?”

仲岳道:“以此惟见城主得民之望也。……君少子前去营中行刺,今又刺众公子,倒是为何?”

唐引道:“吾亦不知其所居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