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汴京春深 > 364.第三百六十四章

364.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小的长安县君陈小五个头比同龄的婴儿要小一些,但头颈已经竖了起来,学□□嫩,端倪间不像陈青陈元初,倒和魏氏非常类似。小人儿被六娘的手指碰了碰那双下巴,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探手就去抓六娘。

七娘猎奇地摸一摸小五的小脚:“这么小也能坐起来?”

因从腊日开端便算过年, 各大贩子也都撒了佛花, 应节的韭黄、生菜、兰芽、薄荷等到处可见。二府一早便收到了天子御赐的口脂面药。诸相公、宗室亲王、勋贵重臣们府上也都接到宫中赐下的七宝五味粥。寒食节的新火,腊八的粥,能接到这两样的才是汴都城里真正的权贵之家。

九娘笑了起来:“可了不得啊,将门出虎女,小五你是想要下地跑么?”

魏氏也笑道:“就在这里吃吧,外头冷得很。婶子还没好好谢过你上回替我送信的事呢。”

院子里传来一阵惊呼和笑声。章叔宝一愣,顾不得礼节,将碗一放,几近是蹦跳着出去的:“是我大哥——!我大哥返来了!大哥——”

孟建亲手将一双长筷插入七宝粥内,筷子稳稳立着不倒,便点了点头,叮咛开端施粥。孟彦卿带着弟弟们套上布衣直裰,挽起袖子,同往年一样开端掌勺施粥。早有那每年都来的老妪和妇人们在管事娘子那边排上了队,等着领那小陶盒里的口脂面药。孟家每年腊八所赠的口脂面药,治冻伤裂伤最是有效,还带着极好闻的暗香,传闻还是宫中的方剂。那领到的妇人忍不住翻开来嗅一嗅从速藏好,双手合十朝孟府里拜一拜:“佛祖保佑老夫人安康,保佑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六娘看着浓眉大眼的少年笑得光辉,也有一口整齐的白牙,心怦怦跳得慌乱,从速转过甚去逗弄九娘怀里的小五。

九娘抱着即将四个月大的陈小五,和六娘七娘在罗汉榻上逗着小人儿玩。拨浪鼓响得欢,三姊妹不时大笑起来。

曹大娘一怔,拍了拍魏氏的手:“莫忧莫愁,儿孙自有儿孙福,客岁这时候娘子你如何想获得会有小县君呢?二郎那么好的孩子,还怕找不到贤妻么?”她又看了九娘两眼,叹道:“也只要如许神仙般的小娘子,才气做贤人呢。”

六郎被夸,魏氏内心也欢畅,笑眯眯隧道:“官家之前还来过这里,大娘怕是不记得了,别看我家六郎看起来倨傲,不好靠近,他那内心可软和着呢。”

魏氏笑道:“她呀,现在略扶一扶,坐得还挺稳妥的。”

九娘笑着将陈小五嘴里的帕子悄悄抽了出来,塞回六娘手中:“有些事,不尝尝,会悔怨毕生的。”她笑着看向门口:“我说的是阿妧本身。”

章叔宝黯然地摇了点头,忽地笑了起来:“二哥既然能返来,我哥哥必定也能返来过年!感谢娘子。”他用力点了点头,谨慎翼翼地端着碗拿起勺喝起粥来。

七娘丈二和尚摸不着脑筋,撅起嘴来闷闷不乐隧道:“你们老是哑谜猜来猜去的,讨厌死了。来,小五mm,我们俩个不睬她们了。”

说着门口的帘子被掀了开来,虎头虎脑的章叔宝跨了出去,叉手行了礼:“婆婆,婶子带来的柴炭都放好了,另有肉和菜也都放好了。”

腊月初八,街巷中三五成群的僧尼来往念佛, 带着银盆或铜盆, 里头坐着金铜或木雕的佛像, 浸在香水中, 杨枝洒浴,逐门逐户地教养。各大寺庙均开了浴佛会,信徒们排起长长的队等着领粥喝。

曹大娘笑了起来:“我老婆子眼睛再花,还能不记得官家么?他但是比神仙还都雅的人儿,不怕娘子活力,比起你家二郎来,还都雅一些呢。”她看着榻上的三个小娘子,悄声问:“哪一个是贤人?哪一个是二郎媳妇?”

六娘一颗心几乎蹦出胸口来。

赶来看热烈的百姓将翰林巷两旁挤得水泄不通,皆道汴都城里现在孟家已超出其他世家大族稳占鳌头了。孟家三位郎君出了一名使相,一名翰林知制诰,另有一名虽只是户部的小官,倒是今上的泰山,三兄弟皆有爵位在身。内宅有四位诰命夫人,一名县君,更要出一名深受天子爱重的皇后。这孙辈的小郎君里,文有孟彦卿才名远播,初创姑苏孟氏族学,与江南大儒们来往甚密,更有号令士子们投笔从戎抗击叛军的义举,被朝廷封为“义士”。武有孟彦卿,不过二十多岁已是殿前司的副批示使。眼看来岁大比,孟家小郎们或许还能出一两位进士。这四世同堂花团锦簇,实在羡煞别人。

章叔宝小脸一红,挠了挠头,看了看罗汉榻那边,便挨着曹大娘身边坐了半张圆凳,接过碗来,想了想又忍不住抬开端问魏氏:“婶子,太尉可晓得我哥哥几时能返来么?”

曹大娘又惊又喜,也站了起来。

陈小五咿咿呀呀地抬着头应着她,小腿儿在九娘怀里一蹬一蹬的。

魏氏奇道:“咿,这两石米和这十五贯钱是哪位善心人送来的?”

帘子再次翻开来,暖阳快速照亮了小半边厅堂。一身戎装的章叔夜大步出去,看了罗汉榻上的人一眼,不再入内,站在门口对魏氏抱拳行了礼,又遥遥对着九娘深深一揖:“娘子万福金安。官家连着下了三道金牌,叔夜不堪惶恐。”

第三百六十四章

这场雪一过, 没几天便进了腊月里, 鄙谚说三九四九冻破石头,汴都城固然没冷成黄河一带那般, 汴河却也结了冰。漕运的船只自十仲春起便泊了岸, 待过了年入了七九才会再度南下或北上。虹桥船埠上没了熙熙攘攘的夫役和役差,连卖吃食水饭的摊子也都撤了。

三个小娘子便把小五放到榻上,太阳透过窗子,将小人儿面上的肌肤照得近乎透明,细细看鬓角另有娘胎里带出来的一小块淡青色胎记。陈小五捏着六娘的手,稳稳地坐好了,咿咿呀呀地又喊了几嗓子,口水直流,把她们笑得不可,三条帕子几近把小人儿的小脸淹没了。

这时的九娘,正和六娘七娘一起,在城东旧曹门街的福田院里陪着魏氏看望老长幼小们。

未几时,宫里天使快马飞奔,孟建接了天子和皇太后赐下的七宝五味粥,恭恭敬敬送走天使。孟家便关了大门,翻开两侧的角门。随即几十个主子搬出很多桌子来,抬着热气腾腾的木桶,在门口广场上一字排开,又有人抬着大筐出来,上千个白瓷大碗一叠叠摆好。跟着又有管事娘子带着很多侍女抬着木箱出来,翻开木箱,里头一个个陶盒。

魏氏转过甚,轻叹了一声笑道:“那穿白底红菊纹薄袄的是六郎媳妇。我家二郎媳妇已经没了,现在二郎还在孝期内呢。”

六娘睁圆了眼,手中的帕子却停在了陈小五嘴边,被她啃了个正着,待回过神来,看到九娘眼中的笑意和鼓励,脸腾地红了,轻声问道:“阿妧,是你么?”鼻尖沉默酸涩难当,眼中热热的。

孟府黑漆大门敞开, 设了香案,孟建带着孟家郎君们在门外一字排开, 翘首等着宫中朱紫来赐粥。长房以刚从姑苏回京的孟彦卿为首, 二房以四郎孟彦瀚为首,三房以十一郎孟彦树当头, 除了在宫中当值的孟彦弼, 八个小郎君皆身穿锦袍, 头戴双脚幞头,一眼望去人丁畅旺气度实足。

一旁圆桌上,曹大娘将福田院和慈幼局的账册都取了来和魏氏对账。

章叔夜见六娘始终背对着本身,停了一停,柔声道:“多谢娘子操心。方才入宫见驾,我已求了恩旨。请娘子放心,叔夜必不负所托。”

曹大娘端过手旁一碗七宝粥笑眯眯隧道:“好孩子,辛苦你了,来,就剩你没喝粥了。”

六娘被软糯糯的她笑得心都化了,捏着她的小手问:“你家哥哥就要返来了,小五高兴么?”

魏氏放动手上的桃符,柔声道:“你陈家伯伯并不晓得,不过二郎前日有信返来,说年前要回京复命的。你大哥可有信来?”

“是开封府户曹的衙役送来的。说是今上仁德,现在五十岁以上便算老者,十一月开端每人每日可领米一升、钱十文。到正月末,每日能还加发五文柴炭钱。”曹大娘喜气洋洋隧道:“听他们说,前几日官家敕令新造的城南城北两个福田院也建好了,我们陈婆婆的大姊便去了城北福田院,她本年九十一了,传闻每日还能领二十文酱菜钱,夏有布衣冬有冬衣和棉被。阿弥陀佛,真是多亏了官家仁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