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玄幻奇幻 >鹰扬三国 > 卷七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二章 鼎足之势

卷七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二章 鼎足之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州之事?先生,请您明言!”刘备心中一凛,寂然道:“备确是不知!”

他见刘备目露沉思之色,自顾自道:“主为明主,武有良将,文有谋主,兵为劲卒,仁政施于所领,耳目遍于天下!此六法也!”

“先生言重了!”张飞淡淡道:“只是想借先生之智,为我等指导前程罢了!现在之势……”

“主公三思啊!”简雍失声道:“此为天赐良机,只须先与徐州虚与委蛇,待机会一到,再演一出三辞三让,徐州唾手可得……”

“哦?”刘备立时喜动色彩,情不自禁的站起家来,拱手道:“请先生教我!”

刘备和一众部属细细咀嚼所谓六法,垂垂暴露明悟之色。

“吾主非是目中无人,而是连日相商大事,不得当时!”张飞及时止住刘备话头,并悄悄使了一个眼色,向徐庶拱手道:“先生来得巧极!既然先生有济世经邦之才,何不本日相教?也好解我主之困!”

“好!”刘备欣然抚掌道:“还是子龙知我也…….”

“不但如此!南鹰保举刘将军为豫州刺史,更有借刀杀人之意!曹操的气力仅次于南鹰,若真想与其一较高低,当然会蚕食周边以强大本身,那么将军必将首当其冲。而南鹰则是坐山观虎斗,趁机规复气力,一举安定天下!”他盯着一脸木然的刘备,嘲笑道:“若南鹰当真珍惜将军,大能够从所据之州择一交予将军管理。因为三互法之故,而将军又是幽州涿县人,幽州临时不提。那么,为何不封你为青州刺史?将军的起家之地不恰是青州平原吗?”

府邸大堂之上,剑佩锵锵,七八名文臣武将一起向着端坐堂上的刘备拜了下去:“恭贺主公荣膺镇东将军,领豫州刺史!”

刘备见他长身玉立、仪容不凡,举手投足之间更是不卑不亢,不由心中一热,当即起家行礼:“虽未闻先生之名,但见先生之人,必为有识之士!备,幸运之至!”

“我明白我明白!”徐庶满脸笑容,点头道:“大话是本人说的,如果本日献不得好计,当然也无颜留在此处自取其辱…….这位将军便是翼德将军吧?人言张飞外粗内细,公然如此!”

“到手的肥肉,纵贩子之人焉肯等闲偿还?”张飞点头道:“况曹操现在势大,挟平叛扫逆之功,又得天子新授车骑将军,他如何能够甘心交还地盘人丁,平白令我军坐大?而徐州陶谦与主公一贯交好,当初若非他让了彭城令我军安身,我军也不成能有本日局面!虽说他此时正向朝庭上表请罪,但这等落井下石之事,想来主公是决计不会为之的!”

“说来忸捏,鄙人自知才调有限,只是前来自荐为一个谋士的!”徐庶仓猝上前托着刘备,浅笑道:“明公放心,待庶稍作安排,先为主公取了徐州,自会为您引见一名足可经天纬地的谋主,耳目之事更可无忧!届时,便将与南曹两家分庭抗礼,鼎足之势可成!”

“先生是否高估曹操了!”简雍有些面子下不来台,当即辩驳道:“此前河北大战,曹操虽得冀州数郡之地,却仍然不敢归入囊中,还不是乖乖送予了南鹰?鄙人传闻,曹操曾为南鹰部下,更屡受其恩,实在力更不成与其相提并论,他焉敢拂了南大将军的面子?”

堂下世人无不沉默,特别是简雍等少数几名文官,更是神采紫涨,说不出话来。

他长身而起,向着刘备深深一揖:“主公,若您信赖徐庶,入主徐州之事便由庶一力完成,定教主公顺理成章接办徐州,毫不会负了您的忠义之名!”

徐庶亦是呆了半晌,终究感喟道:“久闻刘玄德仁义,毕竟是半信半疑!本日始知,刘豫州才是真正的明主啊!”

“先生所言极是!”刘备感喟道:“南汉扬对备远有赏识之情,近有提携之义。现在,他想必正与曹操相争甚急,备安能再去雪上加霜?”

“向刘将军献此计者未免过分一厢甘心了!”徐庶双眉一挑道:“南鹰与曹操现在正值明争暗斗,不说南汉扬肯不肯,曹操也决计不会卖他这个面子!”

“主公勿虑,更不成妄自陋劣!”堂下一名英姿勃发的年青将军俄然大声道:“以文韬武略论,主公毫不亚于南汉扬、曹孟德之辈!克日来,部属巡查于贩子乡野之间,耳闻目睹皆是百姓对主公的尊崇之情,更尝闻有识之士欲来相投的传言……”

须庾,一名身材苗条、目光锋利的青年昂然入内,向着刘备一礼,朗声道:“颖川徐庶,拜见明公!闻明公忠义为先,宽仁待民,特来相投!”

“你,你说甚么!”简雍一呆,不由气得浑身颤栗。

很快,有人入堂禀报:“主公,门外有一狂生,言其有济世经邦之才,却无人慧眼识珠,更指桑骂槐说主私有眼无珠、不识豪杰,小人们正筹办将他驱走!”

世人再次变色,张飞却笑了起来:“怪不得先生说取徐州并非硬攻,本来早有预谋……您在徐州当中,怕是有人策应吧?”

“咦?刘将军果非常人!”徐庶暴露一丝讶色:“换作别人,必然说一些久仰大名的子虚之言,又或不动声色,故作姿势…….人言刘将军真性真情,确是不虚!”

简雍沉吟半晌,方道:“主公一贯甚得南汉扬赏识,若说天下间有人可令曹操低头,惟此一人罢了!主公不如去信相求,请南大将军主持此事?”

“刘将军倒是豁达漂亮!”徐庶嗤笑道:“说白了,贾诩是南鹰崛起之初的元老,青州又是渤水兵的地盘,如何能够便宜了外人呢?”

此言一出,堂上世人无不震惊。

言语之间,突闻府外鼓噪之声,刘备惊诧道:“着人去看,何事喧闹?”

“主公的敕封文牍几个时候火线才送达,而先生自言已在府外盘桓数日……”简雍目露精光的狠狠盯着徐庶:“敢问先生如何知之?”

“主公放心!”那一脸豪气的年青将军恰是常山赵云,他自傲道:“从本日起,部属愿为主公遍访官方,查探隐士高人的动静,信赖不久以后,主公帐下必然英才济济!”

“刘将军真是重义之人,可惜倒是过分仁厚了!”徐庶一怔,继而仰天大笑道:“今大汉十三州,南鹰几近已占半壁江山,凉州、并州、司隶、幽州、冀州、青州的大半之地皆在其掌中,他会将口中的肥肉吐出来与刘将军分享吗?而益州刘焉、荆州刘表、交州士燮、徐州陶谦、扬州孙氏皆为一方豪强,占有兖州全境的曹操更加不消说了,南汉扬除非是发兵讨伐,不然能令他们将一州之地拱手相让吗?除了这诸方权势犬牙交叉的豫州…….嘿嘿,庶也实在是想不出另有甚么职位能够安设刘将军了!”

“但是您缺了谋主和耳目啊!”他向着刘备拱手道:“这正如一个壮汉,空有热血之心和孔武有力的四肢,倒是失了聪明,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你教他如何去打赢别人呢?”

“这一招驱虎吞狼之计,董卓早就对刘虞和公孙瓒用过了!”他淡淡道:“将军目前所治之地,恰在徐、豫之间,南鹰奏请天子封您为豫州刺史,不过是逼着您去和曹操、陶谦火并罢了!”

“说来忸捏,备这个豫州刺史名不符实!”刘备目中闪过一丝不易发觉的难堪之色,摆手感喟道:“豫州之治在谯,而备虽为豫州刺史,安身立命之处竟然是在徐州……今豫州戋戋六郡之地,却尽为各路诸侯所分,诸位可有良策?”

“此言大谬!以现在我军的气力去硬攻徐州,完整就是以卵击石!”刘备面上的震惊之色尚未褪去,简雍已经忍不住跳了起来,厉声道:“况徐州陶恭祖与我主素有恩德,徐庶,你是想令我主背上背信弃义之名吗?你到底是何用心!”

徐州,彭城郡治,彭城县。

“主公您是一名明主,你的仁厚之名为百姓钦慕奖饰,这天然不必多说了!”徐庶暴露一丝笑意:“而主公麾下,关张赵三将皆为当世虎将,能够说主公的领地是他们一手打下来的,他们练习出来的士卒当然也是精兵锐士!”

“破局之策,关头在于徐州!”徐庶锋利的目光迎上刘备略显错愕的眼神,安闲道:“将军若想与南、曹二人相拒,终究鼎足而立,必须起首占有徐州!如此一来,便可进退有据,攻守兼备,再徐图荆州和江东之地!不然,必败无疑!”

刘备环顾堂下,众皆垂首不语,不由戚然感喟道:“可惜我刘备固然兵精将猛,却无一名能谋善断之士为我出运营策,致令本日进退维谷,莫非是我有失德操,为天下智者所弃?悲哉!”

刘备见那人恰是本身的少时好友、涿县简雍,不由心中一喜,脱口道:“此言甚善,不知宪和可有良策?”

一刹时,刘备目中精光明灭,半晌才黯然道:“先生言过实在了!传闻南汉扬保举了贾诩贾文和为青州刺史,想那贾文和在先帝之时便是闻名天下的智者,讨黄巾时又曾担负北军中侯的要职,论资格、才气,备焉敢与之相较?提及来,也只要豫州刺史之职可供备窃居了!”

刘备一听此言,顿如一瓢冷水当头淋下,心中非常绝望,苦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南汉扬身为当朝大将军、辅政皇叔,当以大局为先,如何能够为了我如许的小人物去恶了曹操?何况,此次朝庭授我镇东将军、豫州刺史,传闻便是南汉扬的保举之功……这份交谊尚未酬谢,怎可再冒昧讨取?”

刘备倒是吃了一惊,惶然道:“怪不得先生说备有眼无珠,本来先生已来数日…….”

“哦?”刘备双目大亮道:“果有此事?子龙切不成虚言安抚于我!”

徐庶见诸人目光皆一眨不眨的落在本身身上,不由微微一笑,洒然行至一侧,旁若无人的坐了下来,点头道:“庶当然有计献上,不然所来为何?”

“刘将军也不必客气!因为陶谦也不是甚么君子君子!”徐庶嘲笑道:“他自知争霸天下有望,又恐曹操和南鹰寻仇,将徐州让于将军,既是为了买回一家性命,也是为了让将军为他扛住曹操和南鹰的雄师!”

“胡说!”刘备不怒反喜,大笑道:“快快请他入内!”

“刘将军此言差矣!”徐庶忽的嘲笑起来:“你道南汉扬保举你为豫州刺史是安了甚么美意吗?”

“陶公欲相让徐州?”刘备惊得再次站了起来,颤声道:“备何德何能?焉敢窃之?”

“这位想必便是简宪和了?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他见简雍无言以对,不由浅笑起来:“天子得了曹操献上的传国玉玺,龙颜大悦之下厚加封赏,令其在朝野当中的名誉与日俱增,模糊然已有与南汉扬分庭抗礼之势。而再次收编袁术余部后,曹操的气力更上层楼!现在,他已经不需求再对南汉扬昂首贴耳了!”

“云长不成无礼!”刘备仓猝喝止,又向徐庶谢道:“吾弟直性,先生莫怪!”

“公岂不闻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徐庶轻描淡写般回道:“这人间更有怪杰,足不出户都能知天下事。何况,十数日前,朝庭便已定下刘将军晋升之事,庶知之何足为奇?”

关羽一贯吃软不吃硬,见他如此作答,倒是再也不好刁难,只得回了一礼,杜口不言。

“休得再言!”刘备冷冷的目光望向简雍:“若吾如此取徐州,便是自绝于天下!即便成绩霸业,也不过留下千古骂名罢了!”

“大丈夫岂能趁人之危?更毋论背信弃义!况陶公另有恩于备!”刘备稍作深思,决然道:“备意已决,入主徐州之事坚辞不受!并当致书相劝南大将军,为陶谦请命!至于曹操,若他敢犯徐州,吾自当与徐州军并力以拒!”

“主公容禀!”关羽率先出列道:“豫州共有梁、沛、陈、鲁、颖川、汝南六郡,我军和陶谦共据沛国,而其他五郡之地大多在曹操和刘表之手。今曹操已灭袁术,此前袁术所据汝南之地,皆入曹操之手。主公既受王命领豫州刺史,当上疏朝庭,令曹操、陶谦交还豫州之地!同时挥军西进,摈除刘表,如此一来,主公方为一州之主!”

“刘将军!不得不说,贵军刺探动静的才气,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徐庶不睬简雍,向着刘备点头感喟道:“此前我一介江湖布衣都提早晓得了您的擢拔动静,您与贵属却毫无所觉……鄙人只当是一个偶合,但是,您身在徐州,却不知徐州之事,这就绝非偶尔了!”

“杀人不过甚点地!陶谦先是上表请罪,再退位让贤变成一介白身,南鹰和曹操均是惜名之人,总不好再对其赶尽扑灭!”他双手一摊道:“陶谦打得好主张,倒是将军需求好生考虑,因为以将军目前的武力,对抗南曹两家只能是自取灭亡。依鄙人之见,最好之策,莫过于承诺前提,趁机出兵驻守徐州,暗中节制徐州军将领和各处关隘。如此一来,不管南曹两家是否来攻,徐州实际上已经落入将军之手!”

“徐先生,若说您在长安有人脉,提早晓得我兄长擢拔之事倒也罢了!”张飞俄然冷冷道:“你方至徐州数日,却又如何对徐州军政内部之事知晓得如此清楚?请先生明言,免得我等生疑!”

“刘将军这豫州刺史当得郁结吧?”徐庶悄悄巧巧一句话,却令合座世人一起失容。

“我何时说过要硬攻徐州了?”徐庶看着简雍的目光已经带上了一丝怜悯:“怪不得刘将军至今难有建立!若身边出运营策之人都如你普通,确是寸步难行!”

“哈哈!张飞将军公然邃密!”徐庶一怔,突的仰天狂笑道:“好教诸位知之,在徐州漫衍南鹰和曹操将要兵临城下动静的,恰是鄙人!”

“君言是矣!”刘备浑身一震,向着徐庶深深见礼:“恳请先生为备谋主,并练习耳目!”

“多日以来,徐州陶谦实已到了寝食难安的境地。他先是截杀曹嵩不成,与曹操结下了死仇,又与南鹰战事不竭,却被打得一败涂地。现在,陶谦看到此二人皆有称霸天下之姿,他能睡得着吗?”徐庶哂笑道:“不但如此,克日来徐州之地还传播着各种传闻,大略便是南鹰发兵讨伐、曹操举师复仇之类,以是徐州军政要员大家自危,更有人联名向陶谦进言,劝他尽快运营前程,以免坐以待毙!”

“听先生之言,南鹰心存借刀杀人之心,而曹操则断无相让之理,那么我家主公夹缝求存,处境岂不是危如累卵?”赵云忍不住接口道:“若先生诚恳投效,何不说出破局良策?”

“此话怎讲?”刘备面露惊容,转而沉下脸来:“先生,昔日我兄弟几人举义之初,受尽天下豪杰小觑,唯独南汉扬对我等高看一眼,一再的汲引重用,这份恩德至今难忘!备一贯恩仇清楚,还请先生不要仅凭捕风捉影,便诽谤备的仇人!”

“甚么?备也不矫揉造作,若能如此当然最好!”刘备听得徐庶改口称己主公,不由喜形于色,听到厥后倒是一怔,犹疑道:“详细如何,先生可否明示?”

“恰是此人!不瞒各位,劝庶前来投效刘将军的亦是此人!”徐庶哈哈一笑道:“不过,此人姓名,此时倒是不便相告,各位今后自知!”

刘备与张飞相视一眼,均对徐庶生出莫测高深的感受。

“此一时彼一时也!渤水兵在河北运营多年,绝非曹操所能对抗。曹操一时取巧,平白获咎了南鹰,更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岂是智者所为?”徐庶背负双手,侃侃而谈道:“而曹操主动让步,不但全了义气,更当场收编了袁绍降军,气力大涨,不然他焉能等闲攻破袁术,成绩本日之名?”

“张飞将军令人惊奇啊!”徐庶双眉一挑,惊奇的看了一眼张飞:“话已至此,鄙人也直言相告吧!此时陶谦身染沉痾,已经没法理政,他授意徐州大族糜家、陈家正在制定则程,以刘将军出兵为前提,将徐州让于刘将军,以此换得徐州安宁和陶谦一家安然!鄙人正筹办投效刘将军,又与陈家有些友情,此番牵线搭桥,可算得上公私两便!”

“别郡也就罢了,这汝南倒是等闲放弃不得!”堂下,一名面庞清癯的文士躬身道:“主公,汝南地处冲要,地广人稠,有县三十七,除南阳外几可视作天下第二大郡,我军必须设想夺回!”

“久闻关云长世之虎将,本日始得相见!”徐庶倒是微微一笑,反而向着关羽拱手道:“不瞒将军,庶已在刘将军府门外盘桓数日,却始终不得见上刘将军一面,本日哗众取巧亦是情非得已,请将军包涵!”

堂下众将亦是听得面面相觑,方才还在感慨无英才帮手,眨眼间便有人上门自荐,倒是刚巧之极,莫非真是应了赵子龙之言?

“主公啊!您可知为何南曹两家会有本日之成绩?”徐庶不答,却悠然转移话题问道。

“甚么?”刘备和众部下一起骇然:“我等竟然全不知情!”

“既然先生知备处境,那么备诚恳问策!”刘备向着徐庶慎重一礼:“此前,有人劝备去求南汉扬,请他主持公道,催促曹操、陶谦交割豫州各郡,先生觉得然否?”

“哼!此等不着陈迹的吹嘘之能,亦非常人!”关羽见徐庶初来乍到,便毫不谦逊的点评兄长,心中先有几分肝火,哂笑道:“先生在门外自夸有济世经邦之才,却连我家主公的德操品性都不清楚,莫非也是不动声色,故作姿势?”

关羽、张飞等人亦是不由点头。

“听先生言下之意,先生所知动静,仿佛便是这位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怪杰相告?”简雍沉声道:“不知先生可否奉告这位怪杰是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