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游戏竞技 >朔明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启悲歌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启悲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夺职了矿税后,江南等地又收不上商税,这时候柄持国政的东林党能想到的便是持续加辽饷,而陕西则是持续两年水灾,这辽饷加派,层层剥削,底下苍糊口下下去便只要造反,因而三十六营顺势而起,甚么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乱世王、满天星、李晋王、八金刚这些名为义兵实为流贼的东西全都冒了出来。

“秦大姐,这永宁城也是时候该拿下了。”

眼下京师里仍旧为东林党所把握的言论但是说权阉干政,暗无天日,还给魏忠贤加了个九千岁的名号。

“九千岁,老魏怎得这般不谨慎,这名号也是他能喊的。”

熊廷弼在接办沈阳后,重新运营防地,但是没想到朝廷竟然红旗催战,要他出兵乘机完整剿除东虏,熊廷弼上奏不该,成果被夺职了官职,继而东林党以袁应泰任辽东经略,又出军费百万两,集兵六万,三路出师剿匪,成果再次大败,就连沈阳也得而复失。

因而朝中非东林派系的官员看到这架式,大家自危便只能抱团取暖,死保方从哲,可东林党仍旧是步步紧逼,而这个时候魏忠贤终究脱手了,朱由校这个天子也头回对东林党说不,保下了方从哲,然后剩下那些非东林派系的官员才认识到本来魏忠贤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寺人不是安排,而是能影响天子的,因而便有人主动投奔到魏忠贤门下。

秦良玉固然不舍木兰拜别,但是也晓得木兰离家日久,必定思念家中孩儿,因而道,“等安定永宁城,来岁我便去mm家里叨唠些光阴。”

“夫君,何事欢畅?”

东林党的嘴向来暴虐,因而他们炮制出了阉党这个词,可成果没想到他们这类霸道行动反倒是让魏忠贤权势大涨,恰好这个时候辽东属于东林派系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因为轻敌粗心,把辽阳也丢了,要不是皇太极顾忌会惹出朔方军,只怕连广宁都要不保。

半个月后,高进终究踏上归程,他不晓得本身这一走,便是永诀。

夜深时,魏忠贤捏着发酸的脖子,才和高进话旧喝酒道,“高老弟,就不能留在京师么,你晓得皇爷对你是视如兄长的,只要你情愿留下,皇爷乃至情愿重开五军都督府,封你为多数督,到时候封个国公,与国同休不好么!”

要不是高进不想太早结束这场战役,他早就变更炮营敲开永宁城,因为有着高进供应的物质,秦良玉天然也不会差遣军中兵士用性命去填城墙,因而便在永宁城外,每日和木兰谈天说地,较量技艺,又或是一起去打猎,这日子过得极其温馨。

朱由检盯着病重不起的皇兄,眼里尽是挣扎,现在宫内宫外多少人都盼着他这位皇兄去死,“皇兄,不要怪我,我不能看着大明亡在你的手上。”

乾清宫,暖阁,朱由检捧着药碗的手有些颤栗,碗里装得并非毒药,而是大补之物,但是他那位落水的皇兄这些年沉湎于西洋外道,身材衰弱,此番落水后更是虚不受补,这大补之药便是催命的毒药。

“皇兄啊皇兄,你为何要背叛正道,阔别君子,靠近魏忠贤高进如许的小人和武夫,你可晓得奉大明为父的朝鲜快被东虏打得亡国,辽东那边,那宦官只晓得构筑堡垒,囤积重兵,却不敢进剿东虏,可您还要改信那西洋邪教,再如许下去,大明就要亡了啊!”

东林党被魏忠贤如何炮制,高进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些年在魏忠贤身上耗得精力工夫,终究到了回报的时候。

天启三年,四月,朔方都护高进并石砫宣慰使土司秦良玉破永宁城,活捉奢崇明,兵变遂平。

“哎呦,小乖乖,你可轻点劲,寄父这这身子骨可不比你阿大,折腾不起。”

被高进打残的东虏权势复炽,辽东局势再度完整崩坏,魏忠贤那里会放过这机遇,他忍了三年,眼下东林党又主动递了刀把子,而朱由校这个天子也因为在宫里和高进保举的布羽士学习西学而被杨涟左光斗他们喷了两年,内心也憋了股火,便由着魏忠贤鼓起大狱,以东林党丧师辱国,贪墨军费为线索大肆追索,成果京师里东林党派系的干将里有七成被下了锦衣卫的诏狱。

永宁城外,高进看完陕西那边送来的军报,放下后瞧向火线刚消停下来的木兰,沈阳之战他吃了老奴一箭,伤了臂膀筋骨,需求好生将养,这回入川平叛,木兰对峙跟来,他才承诺下来。

木兰自是眼笑成了两弯新月,“那可好,等姐姐到了,我自让夫君带孩儿,我和姐姐去草原上好生打回猎,看那大湖。”

高进沉默不语,朱由校不是个好天子,但倒是个诚恳的好人,只是他要的从不是甚么权位,“老魏,你晓得吗,这些年加辽饷,陕西又大旱,百姓人相食,流贼各处,我竭尽尽力,又由你帮衬,才算稳住陕西,可我如果来了京师,陕西那边可还能按我的意义叫百姓过些安生日子。”

天启四年今后,魏忠贤在朱由校的信重下,得以把持国政,面对辽东这块烂疮,他没有向东林党那般加甚么辽饷,而是效仿神宗天子故事,重新向各地派了税监收取矿税商税,因而天下皆怨,不但是东林党大肆抨击他,就连阉党内部也对他这个竟然妄图“与民争利”的宦官日趋不满。

这时候他们才又想起熊廷弼来,谁晓得这回熊廷弼脾气发作,对峙不肯再去辽东这个火坑,除非内阁于他军政大权,不设巡抚掣肘,有临机专断之权,别的军费也得直接下拨到他手里,不颠末兵部。

高进看向秦良玉,他先前拖着不攻城,便是让朔方商号趁机占有四川商道,现在范秀安已然做成此事,再加上有秦良玉和他交好的川兵将领在,他能够放心回陕西,然后替部下人跟老魏要官了。

木兰和秦良玉走来后,高进自是起家,取了湿巾递给木兰擦汗,接着道,“陕西那边,阿升平了那紫金梁王自用,现在匪患停歇,京师那边,老魏算是熬出了头,现在他但是阉党魁首,人称九千岁呢!”

高进说道,他也不清楚,魏忠贤算不算是受了他影响,学会了埋没虎伥以待机会,朱由校即位后,他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寺人没有太出挑,只是一意奉养天子和太后,冷眼旁观东林党在朝中大肆揽权。

没有客氏惑乱宫闱,朱由校在天启二年就当了爹,不过到现在也只要一个儿子。

只不过陕西是朔方军的地盘,高进派了陈升张坚等人率军便剿除了这些流贼,顺道将这些流贼残虐之地的那些豪强劣绅一样打成乱党一并打杀,同时抄掠其产业,用来施助灾黎和本地百姓,构造规复活产。

当初沈阳之战后,秦家两兄弟本该率白杆兵回川,不过两人情愿在他麾下效命,他天然不会放过,因而在抄了沈阳城中的金银后,他直接让秦邦屏带着八万两金银护送战死的一千余白杆兵骨灰回川,将抚恤金都发了后再返来。

秦良玉没有强留两个兄弟,但是随后两个兄弟又在她这里卷走三千白杆兵精锐,才叫她生了气。

朱由校展开了眼,他看着面前恍惚的人影,脸上暴露了笑容,这个弟弟他自幼宠嬖,他即位后便请了杨涟左光斗等人教他读书,现在这阿弟已是少年君子,朝野称道,让他非常欣喜,这个阿弟不会再像他当年那样被人轻视。

朱由检稳了稳心神,然后扶住皇兄,一如平常般,喂着皇兄喝下了这碗大补亦是大毒的汤药。

天启二年,回到陕西的高进冷眼旁观,沈阳之战,他阵斩努尔哈赤,重创八旗,本身也损兵近两万,皇太极带领残剩六旗兵马继位,退回赫图阿拉后,转而打击朝鲜,打劫人丁以图规复元气。

提及来到天启二年时,东林党在朝中可谓是大获全胜,剩下非东林派系的官员都纷繁倒向东林,残剩齐楚浙党的官员也筹算跳反,可东林党过分对劲失色,唯我独尊,赵南星叶向高他们竟然又把红丸案翻出交旧事重提,要拿方从哲这个前朝首辅浙党大佬开刀立威,将非东林派系的官员全数赶尽扑灭,逐出朝堂。

……

“皇兄,该喝药了!”

魏忠贤在紫禁城外的外宅里,锦衣卫批示使田尔耕看着被高多数护的儿子当作马骑的自家督公,才晓得督公和高多数护的干系有多好,这也让他暗自欢乐,外有高多数护,内有督公,那些东林余孽能翻起甚么浪花来。

高进麾下朔方军战力刁悍,又有秦邦屏两兄弟的五千多白杆兵为领导,和秦良玉合兵后,自是势如破竹,直接将奢崇明赶回了永宁城的老巢,并且将其团团围困,没有给他逃窜的活路。

“不是他自个取的,是东林诸公为他上的尊号。”

随后奢崇明兵变,建国大梁,这时候朝廷已经没有大将可调,东林党只能捏着鼻子调高进入川平叛,这回高进只带了两万步兵和五千轻骑出战,朔方军的主力仍旧占有陕西弹压民乱。

这是天启四年,冬月,高进第二次进京,只不过他这返来是因为朱由校连下三道圣旨要他去宫中插手万寿节,自从朱由校即位后,高进每年都会派人送些风趣的玩意到宫里给朱由校拆解,现在朱由校订沉迷在蒸汽机的装配里没法自拔。

……

天启元年,朔方高都护于沈阳城外阵斩后金奴酋努尔哈赤,光复辽沈,随后率军班师回朝,只封延绥总兵,世人皆觉得朝廷不公。不过没人晓得,恰是高进入宫劝说天启天子,才通过了这东林党为主的内阁所通过的封赏。

现在辽东那边,仍旧是个无底洞,要不是东虏惊骇过了辽阳,会惹出他这位高老弟,只怕早就打下广宁城,现在朝鲜都被东虏打得将近亡国,那朝鲜国君李倧写了血书泣血向大明求援,朝中也只无能看着。

魏忠贤顿时哑口无言,便是他现在是所谓的九千岁,压得东林在朝中无声,但是这大明朝沉疴入骨,又岂是他这个宦官能处理得,他麾下所谓的阉党,实在和东林党的官儿又有甚么辨别,大师都只会争权夺利,做不得实事,这也是即便到了现在,孙承宗等东林官员还能在朝中,实在是熊廷弼被高进要去陕西当了三边总督做挡箭牌后,他这夹带里没有人物。

高进和魏忠贤默契地没有再谈下去,魏忠贤晓得高进的心机,可也清楚只要皇爷还在,这位高老弟一定就会行那等大事,而他本身也不肯再多想。

过完万寿节,高进并不肯意逗留京师,但是魏忠贤两年没见他那两个儿子,他这个当寄父的那里肯放他们回陕西,因而才有了魏忠贤这位现在被东林党说成是九千岁的阉党魁首跪在地上,给高进的两个儿子当大马骑。

高进带兵入川平叛后,秦良玉开端没有卖他这个威震天下的多数护面子,直到她率军破二郎关,木兰代高进领兵破佛图关,两军汇合后,她见了木兰这英姿飒爽技艺高强的女将军,两人一见投缘,相互较量技艺不分高低后,便结为姐妹。

万寿节前,高进被朱由校拉进宫里待了整整一天,弄明白了蒸汽机的道理后,让高进画了蒸汽火车模型的图纸后,才放了高收支宫。

“阿弟,你来了……”

天启七年,初春,朱由校落水病重,信王朱由检在御前亲奉药石奉养兄长,被满朝大臣夸为仁孝,而红着眼清查画舫落水的魏忠贤也没有想到去思疑看上去荏弱文质的信王。

秦良玉在边上听着也是内心感慨,她过往一向觉得东林诸公都是一心为国的忠良贤臣,可直到和木兰结拜为姐妹,在这位多数护身边开阔了眼界后,才晓得本身想差了。

如许的要求,天然被视为在理,因而便有言官弹劾熊廷弼说他就任辽东经略时曾贪污军费十七万两,进而把熊廷弼给下狱了,要不是魏忠贤得了高进嘱托,让他关照这熊蛮子,只怕熊廷弼便要不明不白地死在刑部的大牢内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