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冒牌公子 > 这两天去了周庄

这两天去了周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当时的贞丰里只是集镇的雏形,与村庄相差无几。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从宋高宗南渡。搬家于此,火食才逐步稠密。元朝中叶。很有传奇色采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徙至周庄东面的东宅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四周),因经商而慢慢起家,使贞丰里呈现了繁华气象,构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间的旧集镇。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史乘记录,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地步定名为“周庄”。

周庄元朝时属姑苏府长洲县。明朝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清初复归长洲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周庄镇因元和县一分为二,约五分之四属元和县(今吴县市)。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角直镇的巡检司署移驻周庄,统领澄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和白蚬湖地区,几近有半个县的范围。

周庄由本来的小集敏捷生长为贸易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起家很有干系。沈万三操纵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上风,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产业品的集散地和买卖中间,促使周庄的手产业和贸易获得了迅猛的生长,最凸起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

另有质料,周庄地区春秋期间至汉朝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周庄的汗青就显得更加悠长。在镇郊太师淀中发掘到的良渚文明遗物,也证了然这一点。

周庄环境清幽,修建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本来的水乡集镇的修建风采。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修建,独一0.47平方千米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性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好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

周庄,悠远的汗青,给古镇培养了诸多名胜。闻名修建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并且是国度的一个宝”。

到了明朝,镇廓扩大,向西生长至后港街福洪桥和中市街普庆桥一带,并迁肆于后港街。

清朝,住民更加稠密,西栅一带渐成列肆,贸易中间又从后港街迁至中市街。这时已衍为江南大镇,但仍叫贞丰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改名为周庄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