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荒村拾遗 > 西村·残庙·古碑

西村·残庙·古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西村和城则村一样,是樊姓家属,但和城则村的樊姓没有姻亲干系。

题记:西村是附属于晋都会泽州县柳树口镇的一个天然村,嵌在丹河边的山崖畔,精美、松散、小巧,有着与周边天然环境调和分歧的斑斓。西村最靓的修建要数那座古朴的门楼子,看上去是翻修过的,铁锈红的色彩很新奇。

江山没有恒仆人,富朱紫家的房屋地盘一样没有恒仆人。这座房屋土改的时候被分给了别人早已易主,胡润平白叟在回想当年盛况的语气中多少带有些不舍和怀旧。

院子里大门两边有石刻的一副春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西村樊氏的富户,庙号叫“至诚堂”。关于“至诚堂”的宿世此生,村人已经说不大清楚了,只晓得在“土改”的时候“至诚堂”的地盘房屋都分给了贫下中农,他们住进了贫民的土坯房。族人有被弹压的,有挨斗下狱的。直到鼎新开放,“志成堂”先人的运气才有了转机。

这座大院是泽州县境内常见的四合院,谈不上豪奢,却也自有一派繁华气象。修建的陈腐,证了然西村富户曾经具有过的富丽光阴。而精彩的木雕石雕,每一个细节都是旧仆人当年儒雅的记录。

胡润平白叟指着这座宅子说,这座院子本来都是我家的。扣问之下,得知胡润平白叟当年的成分是中农,我奇特有这么一座大宅院的人家,如何会不是地主。白叟解释说,当时候她们家听到风声吃紧,早早就把地盘和房屋送人了。是以才逃过一劫。

在白叟的带领下走进了大院,先容说:“这座院子本来可好了,这厢是牛,那厢是马,有格灵(松鼠)吃葡萄,有繁华牡丹,花花朵朵可好了,‘文明大反动’都给红卫兵砸坏了。”

从门楼下的拱形门走进村里,有热情的老乡先带领我们看了村里的古庙,庙里值得一看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和其他村庄的古庙是一样的运气,除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粉碎,剩下的碎片也在近些年连续被盗,包含庙廊下的雕花柱础也无一幸免。盗窃者是很有经历的惯盗,把雕花柱础盗走后,为了制止古刹倾圮,在本来的位置上用砖头垫了起来。据村民们说,这些柱础厥后找了返来,堆放在了庙里,没过几天又被偷了,连四根柱子一起偷走了。传闻盗贼是高平人,被逮着后,手上带着铐子来庙里指认。贼是抓住了,但东西却不晓得转卖到那里去了,古刹正殿墙壁上的彩画只剩下了一点模糊约约的陈迹。老戏台上面的墙壁上砌有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重修古刹的功德碑,笔迹尚可辨认。

刚下过雨,屋子里的地上有些潮湿。我问胡润平白叟腿疼不,白叟说不疼,去地里间苗蹲一天腿都不疼,除了有些耳聋,浑身高低没弊端。逢年过节,国度给些米面油,孩子们不时也有布施,一小我的日子,充足了。白叟很满足,很悲观。

西村和中国统统的乡村一样有过本身的繁华和式微,经历了“土改”,合作组、初初级农业合作社、群众公社、卫星上天、大炼钢铁,三年困难期间,地盘承包制,现在全村青丁壮一样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户老弱病残,一样面对房倾屋颓、地盘荒凉、人丁锐减……从古庙出来,东转西转,来到一家修建高大的室第前,一名身材高大的老妇人,叫胡润平,满头银发,身板结实,手上带着一只沉甸甸的银镯子。白叟八十六岁了,看上去也就六十来岁的模样。

胡润平白叟的娘家在芦坪村,白叟说芦坪村现在已经房倒屋塌,只剩下三户人家了。白叟的孩子都在外事情,八十六岁了一小我糊口,这么大年纪的人,家里还是清算得干清干净。

据现在的房东先容,畴前的房东祖上曾经当过河东道台,现在古旧的房屋只剩下了框架布局,本来的花窗大部分都换成了毫不讲究的方格木窗,见证了乡村由繁入简的汗青演变,记录了中国农夫的糊口是如何由邃密高雅的讲究演变成粗鄙粗陋。

老屋子大门的大梁上有羊毫写着:“中华民国十四年事乙丑,户主樊德率男敏创修门楼一间,择吉于七月十八日吉时上梁,木工李明书、李魁明、李文堂,玉工王友殿(?)、李天赐、骆金义,自修以后,保合宅人丁安然,田蚕富强,五谷歉收,永为记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