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荒村拾遗 > 冯家湾·夺火·黄家营

冯家湾·夺火·黄家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2013年的夏季,小雪过后,气温骤降,一场大风扫净了多天的雾霾。风停后,气温上升,大气通透,竟然风和日丽起来。如许的好气候不成错过,周六日,和丈夫驱车向陵川的夺火乡走去。

村里的房屋远处看很整齐,一派新气象。走出去才知那新气象是白粉和红粉涂出来的。颠末这么一装点看起来仿佛不那么褴褛了,实在并没有本色性的窜改,统统还是。

散养的土鸡咕咕咕地在杂草堆里刨食,谁家的小黄猫躲在水洞里探头探脑地打量着来客。有几个八九岁的学龄儿童在院子里玩耍,这少见的场景让人想起了明天是周日。

阳光下老屋子白的刺目。

村边,一群老乡在夏季的阳光下扎堆儿闲谈,奉告我说,夺火注册的人丁有八百多,但实际上也就二三百人。本来有高中有初中,厥后都撤走了,只要一座小学了,门生约莫也就一百多个。有从四周的村庄里搬家来的人,没有地种,来了只能给人打打工。近几年人丁一向在减少,北面的去了晋都会,西面的去了陵川县,南面的下了河南,不过幸亏是个乡,比其他村庄又强多了。

山上的松柏郁郁葱葱,在夏季灰塌塌的山野间弥漫着一派朝气,让人想起来孔老夫子说过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

黄家营 陵川山里的天空,蓝得有些失真。在蓝天下的路边上,悄悄地鹄立着一片废墟,这片废墟固然没了人气,但还是被粉刷得乌黑。村庄不大,看上去曾经有过几十户人家。路边有一座石头砌的蓄水池,无缺如初,池中的水结了冰,但那淡绿的色彩申明池水很清澈。有一户人家门上挂着门帘,我们觉得另有人住,走近窗口一看,内里不过堆放着一捆捆胳膊粗细的木头,那是新砍下来的灌木骨干,不知做何利用。村里的房屋大多无缺,村庄的前面紧靠一座原始丛林,有几块狭长的耕地残留着收割过的玉米茬子,固然没人住了,但地另有人种着。全部村庄淹没在乱树杂草中,有点诡异和奥秘。

陵川间隔河南的修武很近,河南人到山西来做小买卖很多见。村民们连续围了过来,却看很多,买得少。

冯家湾多数姓冯,也有几家杂姓,先人是从河南逃荒上来的。

走出冯家湾,向夺火方向走去。

夺火 夺火是陵川的一个乡,三年前曾经来过一次,清一色的石头老屋子和老屋子里几位满脸皱的白叟给我留下了深切的印象――石头墁的院子坑洼不平,湿漉漉的,满盈着清冷的冷僻。脸部的皱褶像石头纹理一样的白叟,堆放在屋子里的煤炭,满家的硫磺味道――此次见到的夺火,表面上有了粉刷出来的极新。标致的公路上方,一座陈腐的古刹孤零零傲但是立。上面是乡当局地点地,另有了三五处“农家乐”,人来客往,热烈了很多。

一座古庙建在村落的至高处,远看气势不凡。近前看去,大门有些粗陋,看上客岁代不很悠长。基石上刻着些乱乱的斑纹,门楣上的四个字清楚可辨:“便是灵山”,很像电脑体系里中规中矩的魏碑。内里和常见的状况普通无二,空落落的一无统统。廊檐下木雕的装潢残败了,正殿堆放着些木料,雕花柱础还算无缺。从庙里走出,劈面遇见一名老乡肩膀上扛着几根颀长的木棍走了过来,说:“这庙门如何开着呀?”放下木棍上去把门给锁了,看得出对我们有着较着的不信赖。问了他几个题目,都答不上来,说是有事情要办,走了。

冯家湾 在悄悄的山间驰驱了几十千米后,沿着路边的一条巷子,进到一个村庄,村民奉告我说这个村庄叫冯家湾。

从庙里出来,感受全部村庄没甚么意趣,随便拍了几幅图片向泊车处走去,就闻声有三轮车的喇叭里喊着“橱柜,碗柜”迪迪哇哇地进了村,在村口停了下来。本来是来自河南的商贩向村民兜售橱柜碗柜。一时候花花绿绿摆了一地,制造简朴,格式粗陋,老土的色彩。有二百元一个的,有一百元一个的,代价不等。这类东西在市里的水陆院,最多就是几十块的代价。

沿着玛琅山坑洼不平的盘猴子路七拐八绕地走到了柳树口,路面显得平整起来,一条标致极新的县级公路横陈在山间,跟着陡峭的阵势伸向远方。极目处,视野开阔,群山的皱褶在夏季的阳光下闪现出一派苍茫,山色渐远减淡,与天相接,一派水墨画的色彩。

一名妇女约莫有四十岁,挽着袖子正在院子里用洗衣机洗衣服。妇女对冯家湾的汗青说不上多少,只记得三十多年前嫁到这个村。奉告我说村里的年青人都去内里打工了,村里有二百来口人,留在村里的也就五六十口。秋收前大多在家务农,收完秋才要出去打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