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游戏竞技 >韩四当官 > 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闻鼓厅

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闻鼓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本觉得他是彭大人的人,没想到文中堂竟会保举他。还真是个会追求,会走门路的。”

顺、康两朝时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在登闻鼓院值班监理,雍正爷即位后发明一年到头也没啥人去伐鼓鸣冤,就改制命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述之事,而登闻鼓院也由此变成了通政司的登闻鼓厅。再厥后,京控者直接去顺天府、都察院或步军统领衙门递状子,外藩则赴理藩院,久而久之也就垂垂没了“鼓状”、“通状”这一说。

换道别的场合,夸你忠勇那是真夸。但这儿是跟詹事府差未几清贵的通政司衙门,讲究的是才高八斗,最瞧不起的就是丘八,夸你忠勇就相称于骂你是一介武夫!

“广谱兄,文谦的事我们管不着,也轮不着我们管,我们还是想想面前的事吧。”

“干脆去登闻鼓厅吧,那边平静,梳洗起来便利,”双福笑了笑,接着道:“你办的差跟别人办的差不一样,我和李大人都不得过问,可这边呢又人多眼杂,难保不出忽略,不如搬那边去,趁便把那边的一摊事也管起来。”

“韩老弟无需多礼,”双福一边不无猎奇地打量着,一边笑容满面地问:“韩老弟,听外头的那些个主子说你是夜里到的,一到任就忙着办差,赶了一天路又熬了一宿,必然很累吧?”

因为那套书源自林文忠公的《四洲志》,文忠公写得又比较简朴,或许那会儿刚打仗西夷晓得的也未几,归正传闻其所著的《四洲志》本来是为面圣时答复道光爷的扣问而筹办的,比如英吉利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子主持的国度,其叔父总想篡位,以是她偶然跟大清兵戈;美利坚是一个由十三个头人共管的国度等等。

“新来的这个韩秀峰曾代理过松江府海防同知,还兼过几天江海关监督。而这个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关监督,恰是已革江苏巡抚许乃钊提携的,这一说玉芝兄内心稀有了吧。”

对于英吉利军队究竟是咋构成的,对于西夷造炮、西夷的兵舰也只是说了个大抵,没能让人看明白,韩秀峰乃至能设想到并没有真正跟洋人打过交道的魏源自个儿大抵也不是很明白。

“这个主张不错,就这么定。”

双福固然不喜好韩秀峰这个捐纳出身的部属,却也不想获咎韩秀峰,想想又说道:“韩老弟,你先搬,官俸、饭食银和每月的公费我让人给你送去。本来在鼓厅当值的经历你想留就留下,不想留就让他返来,本来在那边当值的皂隶也一样。总之,不能迟误你办差。”

想到刚才出去时跑堂的那些个主子聚在角落里窃保私语,仿佛是说新来的参议不懂端方,不但不给他们打赏,乃至不来大堂拜见通政大人,双福禁不住笑道:“广普兄,传闻吏部刚分发来的这个韩秀峰捐纳出身,真是怪哉,捐纳出身的参议我还是头一次传闻。”

告御状又分“御状”、“通状”和“鼓状”三种,御状即反对御驾喊冤申告,这类事也只要戏文里有,一是皇上极少出宫,二来天子出行那么多保护,既没机遇拦,就算有机遇也上不了前拦不到;“通状”就是来通政司递状子,而“鼓状”便是去位于通政司衙门东边、銮仪卫背面的登闻鼓院伐鼓鸣冤。

来之前觉得通政使是李道生和孟保,夜里跟当值的经历聊了一会儿,才晓得孟保只是加通政使衔,并非真正的通政使。而面前这位翻译科进士出身、曾做过内阁侍读学士的双福才是通政使。

想到这些,韩秀峰对如何答复王公大臣乃至皇上的扣问内心终究有了底,收起摺片等公文,让一样又困又饿的顾谨言出去笔墨服侍,强打起精力绘制舆图,草拟条则。

“本来他是许乃钊提携的人!”

刚忙完的韩秀峰整整官服,掸掸袖子,在笔帖式的引领下走进大堂,躬身道:“下官韩秀峰拜见二位通政大人。”

想到跟西夷谈判的文武官员都不会有啥好了局,李道生俄然感觉双福的话有必然事理,可想想又舒展着眉头问:“人来都来了,事已至此,你我还能有甚么体例?”

“是啊,人来都来了,想让他卷铺盖走人不成能,看来只能让他离你我远点。”

“玉芝兄,您这话甚么意义,你我面前能有甚么事?”

双福晓得李道生是想帮杨能格出口恶气,但不想是以获咎圣眷正浓,乃至等会儿便能够会进宫面圣的韩秀峰,赶紧打了个哈哈,起家道:“韩老弟,文中堂说不准等会儿就会差人来传召,你就这么去可不成,要不从速找个处所洗洗,换身洁净的官服。”

韩秀峰没想到李道生竟会如此不给面子,想到自个儿的出身确切寒微,顿时脸颊发烫,难堪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出来。

双福跟李道生对视一眼,转头道:“有请。”

“好一个理应为朝廷效力,好一个理应为皇上分忧!玉芝兄,我没说错吧,韩老弟公然忠勇!”李道生哈哈笑道。

要说新奇事,京里的王公大臣们不晓得或者说不信赖的新奇事真很多。比如前高邮知州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京里的王公大臣十有八九没见过,就算见过也顶多翻十来页,再看就看不下去了。

“也不晓得文谦此次能不能让夷酋南返。”

就在他用心致志地奋笔疾书之时,内里传来梆声和云板声,满汉两位通政大人到衙了,满汉两位副使和参议、经历、知事、笔帖式去大堂拜见完两位通政大人,便回各自公房开端了一天的公事。

头一次见顶头下属,固然很累很困乃至很饿,但韩秀峰还是强打着精力笑道:“禀通政大人,下官深受皇恩,理应为朝廷效力,理应为皇上分忧!”

最繁忙的当属启奏科、稿房、吏房、礼房、上房和火房的书吏,要将明天刚收到的一箱箱来自各省的题本和附件登记造册,要与清单上的条目停止查对,确认在邮传的过程中有没有遗漏,然后一件件分门别类对其格局停止复核,确认无误再呈报分担各项的知事和经历,分担各项的满汉经历或知事,一个卖力复核,一个卖力在上头用印……等一套流程走下来,经两位通政大人首肯才气送往内阁。

“玉芝兄,刘公公昨儿来时说得明显白白,你我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李道生想了想,又意味深长地说:“据我所知,他跟彭大人是有些渊源,彭大人也的确保举过他,不过那都是畴昔的事了,并且纯属权宜之计。他现现在来我通政司做参议,彭大民气里估计跟你我一样感觉荒唐。”

李道生一样感觉韩秀峰来通政司做参议的确有辱斯文,无法地叹道:“要说捐纳出身,内阁一样有,文中堂也真是的,竟保举他来我们通政司!”

“本来如此,”双福反应过来,不由脱口而出道:“广普兄,这么说他跟您那位一样在上海平过乱的同年也有些渊源!”

想到彭蕴章是个正统的读书人,毫不会做出这等贻笑风雅的事,双福猎奇地问:“畴昔的事,权宜之计……广普兄,此话怎讲?”

李道生话音刚落,一个笔帖式前来禀报:“禀二位通政大人,新任参议韩秀峰韩老爷求见。”

韩秀峰敢必定皇上和王公大臣们对《海国图志》所记录的那些并不感兴趣,只火急地想晓得英吉利、佛兰哂(法兰西)和咪唎坚的边境究竟有多大,人丁究竟有多少,气力究竟有多强?想晓得英佛咪三国真如果跟大清开战,大清如何才气打败他们。

“让他去登闻鼓厅,你我眼不见为净,并且那边没几小我也没甚么事,恰好合适他去办他的那些差事,皇上和文中堂如果问起来你我也好回。”

“刚来的那位,”双福放下杯子指指韩秀峰地点的公房方向,忧心忡忡地说:“他办的差事本与我通政司无干,可翰詹科道不晓得,皇上又降谕旨命你我不得宣泄,这么一来此后真如果出点甚么事,你我都脱不开干系!”

并且,魏源的《海国图志》有点近似四库全书那样的抄书总集,一百卷里有很多内容是未经订正照抄的,别人书里的那些猎奇胡说也就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以是在读书人看来就是胡说八道,究竟上在海安时韩秀峰一样是把《海国图志》当作《西纪行》那样的神怪书看的。

百姓对处所衙门讯断不平,感觉委曲经常放出狠话说要“京控”,就是来都城告御状。

刘公公夜里走时说很快就会有大人传召扣问,韩秀峰急着做筹办顾不上外头的事,而端坐在大堂里喝茶的通政使李道生和新任通政使双福不但晓得韩秀峰来了,并且晓得韩秀峰正在忙甚么。

更首要的是《海国图志》太全太详细,从南洋诸国到印度的那些个小邦,挨个儿全说了一遍,看完以后都不晓得英吉利究竟在哪儿。

“离远点?”

“嗻。”

在升任通政使前双福跟李道生就是同僚,都曾是内阁侍读学士,干系算不上有多好但也没甚么冲突,现在同为通政使相处得倒也和谐。

提起这个,李道生苦笑道:“杨简侯弹劾过他,成果却没捞着个好。不过虽因为这个韩秀峰没能做上江苏布政使,但想想许乃钊的了局,想想吉尔杭阿没能拦住西夷气得皇上大发雷霆,他也算因祸得福。”

固然一年到头也不会有人去伐鼓鸣冤,但那毕竟是个告御状的处所,韩秀峰如何也没想到双福竟筹算让他移驻登闻鼓厅,感觉有些好笑。再想到这儿确切人多眼杂,在这儿办理夷务是不太合适,赶紧躬身道:“谢二位通政大人关照,恭敬不如从命,下官这就搬登闻鼓厅去。”

“还真是因祸得福,”双福想想又感慨道:“西夷狡猾非常,几次无常,跟西夷的交道没那么好打!”

“至于权宜之计,那会儿长毛不是还占有在静海吗,时任永定河道吴廷栋奏请整饬河营,拱卫京畿。而这个韩秀峰恰好领过兵打过仗,仿佛还打了个败仗,阵斩长毛四百多,彭大人看在许乃钊的面子上,就顺水推舟保举他去代理永定河南岸同知。”

“谢通政大人体恤,下官正筹办乞假去清算清算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