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怪诞心理学 > 迷信思想

迷信思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93年初,研讨职员想要体味门商标为13的屋子是不是真会给住在此中的人带来厄运。他们在30多家本地的报纸上登载了告白,但愿住在“13号”屋子里的人跟他们获得联络,并判定本身搬进屋子后是不是的确间隔好运越来越远了。成果有500户人家做出了回应,约莫有10%的住户表示在搬进13号后的确遭受了更多的霉运。研讨职员还想晓得这类科学思惟会不会影响房价,因而他们就这个题目做了一次天下性调查,调查的工具是那些房地产经纪人。调查成果令他们大吃一惊,40%的经纪人说购房人凡是不肯意采办门商标为13的屋子,从而导致卖家不得不贬价出售。

为了评价这类科学思惟能够对安康形成的影响,菲利普斯和他的研讨团队阐发了1973―1998年期间在美国灭亡的470万人的记录。他们将华裔美国人和日裔美国人的灭亡日期与白种美国人的灭亡日期停止了对比。成果发明,在华裔和日裔人丁中,每月4日因心脏病发作灭亡的人数要比当月的其他任何一天高出7%,如果把存眷的核心放在慢性心脏病上,这个比例将会上升到13%。相对而言,美国白种人的灭亡率在每月的4日并没有呈现峰值。这项研讨事情颇具争议性,其他一些研讨职员对此也提出了质疑。固然如此,菲利普斯和他的研讨团队仍然信赖的确产生了诡异的事情,并将这类征象定名为“查尔斯・巴斯克维尔效应”。查尔斯・巴斯克维尔是阿瑟・柯南道尔的侦察小说《巴斯克维尔猎犬》中的人物,因极度的心机压力突发心脏病灭亡。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先迈右脚,以求为本身带来好运,别的,他在人行道上行走时总会避开路面上的裂缝。阿道夫・希特勒坚信数字7具有不凡的魔力。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信赖数字13一向在为他的糊口带来好运,他说本身的名字由13个英笔墨母构成,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待了13年后成为该校的第13任校长。菲利普王子殿下在每次插手马球比赛之前都会悄悄地在本身的马球帽上拍打7下。瑞士顶尖网球选手玛蒂娜・辛吉斯传闻在打球时会制止踩到球场两侧的“边线”。美国篮球明星查克・佩尔森承认,如果在比赛前不吃两块Kitkats (奇巧)巧克力或者两块Snickers(士力架)巧克力或者一块Kitkats巧克力和一块Snickers巧克力,他必定就会感到严峻。即便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尼尔斯・玻尔传闻也会在自家门口放一个马蹄铁。(固然把这个例子当作人们总会科学的证据还存在争议,但当被问到是否真的以为马蹄铁会给他带来好运时,玻尔答复说:“不,但是有人奉告我,不管信不信它都会给我带来好运。”)这些不睬性的思惟和行动当然并不但限于那些王子、政客和物理学家。比来的一次盖洛普调查显现,53%的美国人说他们起码有那么一点儿科学,另有25%的人承认本身比较科学或者非常科学。另一项调查显现,72%的公家说本身起码有一个荣幸符。我和英国科学促进会联袂展开的2003年科学调查的成果也显现,当代英国社会中一样是科学之风骚行。约莫有80%的人会风俗性地敲敲木头以制止霉运临头,64%的人会交叉手指祈求彼苍保佑,49%的人会制止从梯子上面穿行。即便是美国大学中最聪明的一些门生也会做出近似的行动。为了祈求好运,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在测验之前会风俗性地去触摸约翰・哈佛雕像的脚,而麻省理工学院的门生则会去摸发明家乔治・伊斯特曼铜像的鼻子。跟着时候的流逝,哈佛的脚和伊斯特曼的鼻子都因这类科学心机而被摸得愈来愈光滑了。固然很多传统科学相对来讲并没有甚么坏处,比如敲木头或佩带荣幸符,但其他一些科学思惟却会产生非常严峻的结果。

科学的人不谨慎害死了本身是一回事,但如果他们的科学思惟直接影响到了别人的生命,那就是别的一回事了。托马斯・斯坎伦和他的同事曾察看过13日周五的车流、购物中间的人数和病院急诊室的救治人数。在长达两年的察看时候里,他们发明,与6日周五比拟,伦敦25日环城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在13日周五要少很多,这意味着那些比较严峻不安的驾车人能够挑选了待在家里。随后他们阐发了这两天里病院的各种救治环境,此中包含中毒、有毒植物形成的伤害、自我伤害以及交通变乱。在统统这些环境中,只要交通变乱呈现了较着的差别,与6日周五比拟,13日周五这一天因交通变乱前来救治的人数较着高出了很多。究竟上,这类差别是极其较着的,在这个“不吉利”的日子里,因交通变乱前来救治的人数竟然激增了52%。但是,斯坎伦和他的同事们只获得了一家病院的救治质料,以是研讨中触及的数字相对较小,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发明也有能够纯属偶合。在另一项范围更大但一样存在争议的研讨项目中,芬兰研讨职员西莫・纳哈检察了1971―1997年期间全部芬兰的近似记录。在这段时候内,共呈现了324个“玄色礼拜五”和1339个非“玄色礼拜五”。纳哈得出的结论与此前的研讨成果是比较符合的,特别是就女性而言。在男性的灭亡记录中,只要5%与不吉利的日子相干,但在女性的灭亡记录中这个比例爬升到了令人震惊的38%。两组研讨职员都以为交通变乱比率的增加是因为驾车人在不吉利的日子里变得特别严峻的原因。是以,结论已经很较着了:科学的确会害死人!

在别的一些环境下,科学思惟的影响则能够是存亡攸关的。在第一章里,我们已经先容过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他特别沉迷于研讨人们的出世日期会不会影响他们的灭亡时候。菲利普斯曾在《英国医学期刊》上颁发过一篇文章,阐述了科学和切当灭亡时候之间的联络。在中文浅显话、广东话和日语中,“死”和“四”的发音基秘闻同,正因如此,数字4在中国文明和日本文明中都被付与了“不吉利”的意义。中国的很多病院里没有4楼,有些日本人在每月的4日出行时都会变得提心吊胆。这类科学思惟还伸展到了加利福尼亚,在那边,商店或公司开业时能够自选电话号码的后四位。菲利普斯重视到,在中式餐馆和日式餐馆中,所选电话号码中4的数量要比其他店铺少了1/3,但这类环境在美式餐馆中并不存在。统统这统统让菲利普斯产生了一个设法,他想晓得每月4日所带来的科学压力会不会对一小我的安康产生严峻影响。比如说,会不会形成更多的人突发心脏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