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四十六章 关嘉泽

第四十六章 关嘉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杜锦宁进了如玉斋。这个店的小二倒没有书香阁里的小二那般势利,没有禁止,只是在她出来后公开里非常“关照”,恐怕她盗了书或是盗了别的客人的银子。

掌柜又挑了挑眉。

小二表示受教。

杜锦宁点点头,笑容里带着些小羞怯:“前次我怕那些掌柜的不要我的话本,以是才说是我伯祖父写的。”

不过书刚翻开,他手上一顿,抬开端来惊奇地望着杜锦宁:“你说甚么?这话本……”他扬了扬手中的书册,“是你本身写的?”

当代都是讲虚岁,即把怀在娘胎里的那十个月都算出来的了。遵循当代的算法,她现在只要九岁。

别的,本书十一月一号上架,上架后保底都是双更,有保举会加更,大师耐烦一点哈。因为是新书期,得等保举,不好更太快,只是在有客户端保举的时候会加更,更得慢,老让大师绝望,我也很不好受,实在抱愧。我看好些作者是一千字一章,然后迟早各一更,也叫双更,要不我们也如许做?少吃多餐,这也蛮摄生的哈。

不过面前这个小孩儿会写话本,这事固然让他吃惊,但还不到让他非常存眷的程度。这事是不是真的,跟他没半文钱干系。

掌柜和小二见她付钱的时候眼睛都不眨,内心大喊看走眼了。他们实在没想到这么个面黄肌瘦、穿戴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的小子,竟然能取出这么多钱买纸笔。

他从怀里取出一块碎银,递给杜锦宁,道:“行了,你再写出下一册,记得拿来找我。”说着,便进了书院。

关嘉泽对杜锦宁的镇静大了几分,笑道:“你这小孩儿,倒是有点意义,小小年纪就这么会算账。”

杜锦宁摇点头:“砚台有了,不消买。”说着拿起小二给她包好的东西,扬长而去。

“这孩子固然穿戴褴褛,但举止安闲、进退有度、彬彬有礼,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掌柜点头道,又教诲小二,“看人不能看大要。”

杜锦宁瘦肥大小,比她的春秋看着还要显小,她报的“十岁”倒没让关嘉泽感受不测,但这两个字却震惊了他,他回想了一下本身十岁的时候在干甚么,仿佛每日在学三百千和练字,再看看面前这个瘦肥大小的孩子,他沉默了。

杜锦宁明天来,是有目标的。她看到关嘉泽这神采,从速又道:“你如果不信,能够问问你们书院的章鸿文,他是我们村的。前次卖书的时候我还不熟谙他,厥后在别人家赶上,才晓得他竟然跟我同村。”

掌柜也不跟她辩论,将书又放了归去。

“另有砚台,小公子要不要?我们便宜些卖给你。”小二殷勤地问道。

PS:感谢nancywangwen、~哎呀~、凤阳郡主、书友20171005220554401的打赏,么么哒~

当代人中,那些家里有读书人,教养好一些的,能够讲究这个,会教孩子;更多的整日为糊口而驰驱,能不粗话连篇就已不错了,文明规矩是甚么?能当饭吃么?

杜锦宁见他并没有问本身更多的环境,仿佛对本身不感兴趣的模样,她也没懊丧,仍然非常安静隧道:“一两五钱银子。”

说实在的,这当代可不像当代那般,打小就要求大家都讲究文明规矩,“请、感谢、不客气、对不起”这些话时候挂在嘴上,都成了一种说话风俗。

这一回关嘉泽是确确实在吃惊了。

关嘉泽惊奇了一下,皱起眉头,将书翻开来,筹算看上几行。如果真的不错,再叫这孩子把余下两册写好的拿给他就是。

杜锦宁摇了点头:“这本书是三册,你买了第一册,必定会买第二册、第三册。三册一起四两五钱银子,算是给你优惠价了。别人买东西多了总得便宜些不是?”

这个书铺的书都是密码标价的,也省了杜锦宁问价。她在书铺里转了一圈,并没找到甚么感兴趣的书,最后指着一迭纸道:“这个来半刀。”

以是赶上杜锦宁这么个有规矩且能识字的,掌柜对她的印象大为窜改,笑道:“这本话本,是我们店卖得最好的了,小公子不卖归去看看?”

小二和掌柜都很不测她竟然识得字,把提着的心都放了下来,掌柜将书拿过来递给她。

杜锦宁翻了翻,便把书递了归去,摇了点头:“感谢。”

好不轻易来一次县里,她天然不会这么快就回家。随便寻了一条路,她就开端逛起县城来。

杜锦宁拿动手上那块差未几有二两重的银子,望了望消逝在侧门处的背影,笑了笑,回身一步一步地下了坡,分开了书院。

杜锦宁出来,找了个僻静的巷子,把内里那层薄棉袄脱了,将半刀纸围一圈绑在身上,这才将棉袄穿上。羊毫和墨条则揣在怀里。

看来读书还真是费钱。

她在当代用惯了好东西,那些实在精致的她看不上眼,前面这两样也是中间偏下代价的。但这么一算下来,她还是一下子花了五钱银子。

看在这小孩子年纪小小就会写话本的份上,他就不在乎这本书值不值二两银子了。

衣冠取人是常情,杜锦宁也懒得理睬这些人,径安闲屋里四周看了看,便指着一本书对柜台里的掌柜道:“劳烦,把那本《簪花记》拿给我看看。”

他高低打量了杜锦宁几眼,问她道:“你几岁了?”

这本《簪花记》讲的是才子才子的故事,面前这个小孩儿看起来也就八九岁的模样,对这类情情爱爱的话本不感兴趣也很普通。

“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小二向掌柜笑着闲话道,“真是完整看不出来。”

关嘉泽讶意地挑了挑眉:“不卖二两银子了?”

他挥了挥手里的书:“这话本多少钱?”

“欠都雅。”杜锦宁道。

“章鸿文?”关嘉泽在脑筋里搜刮了一下这个名字,依罕见点印象。

“十岁。”杜锦宁道。

这县城倒比她相象中的还要大,倒跟后代那种大县差未几,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有一条繁华的大街,城里大部分的买卖铺面都在这两条街上。

她花了大半个时候把这两条街走完,发明除了本来那叫书香阁和博雅阁的书铺外,另一条街上另有三家书铺,此中两家跟书香阁差未几大;别的一家范围比这四家都大很多,叫做如玉斋,店名大抵出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

这店里的纸也分红好几等,有那乌黑的质量好的,也有发黄粗糙代价便宜的。杜锦宁选了一种中间偏下代价的。除外以外,她又要了两支羊毫,两块墨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