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玄幻奇幻 >盖世唐皇 > 第十六章 殿堂争论

第十六章 殿堂争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身侧一名红袍老者,稍稍游移了半晌,随后也硬着头皮往前踏出一步:“臣苏威附议,自古以来,天子不成轻出,陛下运筹帷幄,遣得力将军前去便可,高句丽不过疥癣之患,不敷为惧,陛下何必立危墙之下?”

杨广听到此处,神采却已非常不虞,他皱着眉头,看向裴蕴:“果然如樊爱卿之言?”

记得大业元年,光是修建东都与通济渠,就死难百万余人。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每月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车相望于道。

苏威本不同意杨广东征高句丽,可心知这位不爱听人谏言,故而哑忍至今,只是杨广要亲征,苏威是千万不敢同意的。

这位陛下能够看到的,也永久只是巍峨的宫城,笔挺的御道,壮观的运河。

“征讨高句丽一事,确是势在必行!”

不过这些话,李渊倒是千万不敢在杨广面前说的。他凝声思忖了半晌,便凝声回道:“樊尚书之言不假,之前臣主政岐,陇二州之时,官方逃役之事,就屡有产生,近年特别严峻,百姓畏役如虎。不过那高句丽,也是我朝亲信大患,不成不除。

“已经看过了。”

“是么?”

而我朝如欲俭仆民力,就正该一鼓作气,将高句丽一举荡平才是。一旦战事拖延,只会倍增耗损,与樊尚书俭仆民力之愿相反。再如陛下,觉得臣见知陋劣,不敷采信,那何不问问在场几位兵法大师?”

这位年近七十,白发苍苍的老臣,正颤颤巍巍的从众臣当中走出:“陛下,那高句丽,不过是弹丸小国,民不过四百万,甲不过十万具。只需遣一大将,率二十万兵伐之,必可摧枯拉朽,平灭此国。又何需陛下亲征,劳师百万不成?”

他说到此处,又用压迫性的视野扫视殿中,见世人都神采冷静,都无言语。

兵部尚书段文振手持玉圭,从群臣当中走出:“东莱海口三百艘楼船已全数建成,涿郡粮仓二百座,储粮五百二十万石,另储备各型墨甲七万九千具,箭支一千五百万。涿郡之北,也已齐聚各卫府兵四十五万人,这与我兵部记录,差相仿佛。唯独涿郡行宫一事,在我兵部职责以外。”

樊子盖闻言稍作凝神,就又持续言道:“大业元年,朝廷发四百万民力,修建东都,开通济渠;大业二年,招二百四十万丁男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大业三年,朝廷又发二百四十万人修榆林长城;大业四年,天子再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

各地百姓,特别山东山西与河南一带,早就不堪重负了。

殿内世人闻言,都毫不料外的,把目光齐齐投向火线的民部尚书樊子盖。

插言之人,恰是御史大夫裴蕴:

杨广则还是不说话,只微微点头,神采已经不霁。

至今上继位,苏威又曾任尚书右仆射。虽于大业三年因事夺职,可在起伏以后,又得任太常卿、纳言,不但位列选曹五贵之一,更是朝中实际性的宰执,可见爱重。

他说到此处,又嘲笑着问:“樊尚书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言大谬,也有失公允!我朝自从大业四年起,即开凿永济渠,并遣人刺探绘制辽东与高句丽地形,又在涿郡堆积粮草军资,另造海舰三百。陛下为此战处心积虑,积聚四载,樊尚书却言陛下未曾殷鉴前过?”

这是苏威,当朝重臣,三朝元老,其父乃前朝度支尚书苏绰之子,曾帮手宇文泰鼎新,功高望重。

“圣君之言过分,卿爱我,怕是不肯言朕之非!”

裴蕴才又微一振袖,朝着杨广一礼:“可诚如唐国公之言,高句丽虽是弹丸小国,民不过四百万人,可近年国势日渐强大,又有契丹,靺鞨等族为其羽翼,毫不成轻视。

樊子盖手持玉圭,面无神采道:“高句丽距我大隋数千里之遥,间有大洋隔绝,需得跋山渡水,绕道辽东。而雄师远征,悬于境外,凶危莫测。一旦有疫病滋长,又或天灾阻道,臣恐江山动乱。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臣请陛下思之。”

他这表弟,能够确有爱民之心,即位以后,也屡施仁政。

大业五年,征吐谷浑;大业六年,陛下南巡,又修江南河。现在各地百姓早已不堪重负,闻役而变色。特别河南山东等地,不但民生凋敝,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杨广眉梢微挑,兴趣盎然:“朕意明日起御驾北行,率诸军亲征高句丽。本日调集诸位至此,是为朕北征以后,留守监国一事——”

“正因记得,才要劝谏,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裴蕴说甚么古之圣君不能及,更是笑话。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则紧随厥后,声如洪钟:“陛下百万雄师,旗号蔽空,此等出师,亘古未有,再有我军兵精粮足,军甲东西远胜那高丽小国,待挥师而至,那弹丸夷蛮必望风而靡!有何风险可言?”

杨广笑了笑,对樊子盖的冲犯之举,毫不觉得意:“但是爱卿,汝可莫要忘了,在开皇十八年,就是你口中的这个弹丸小国,曾使我父皇,灰头土脸啦。”

便是陛下即位,扫平四方以后,其王高元也还是野心不死,不遵籓礼放肆不臣,两年前更欲暗结突厥为援,阴图叵测。似此等狼子野心之辈,若不严惩,我朝四方恶邻,不免效尤。且此国窃居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更是我中原旧土!故而高句丽之征,势在必行。想必诸位同僚,并无贰言?”

只是他语声未落,这殿内就传出了一道衰老雄劲之音:“陛下!臣觉得,陛下亲征一事,仍需商讨。”

至于那些役丁留下的累累白骨,早被打扫一空。

“那么现在,就是万事俱备!”

“近年徭役确切沉重,可朝廷也免除了统统役丁租赋,作为赔偿。”

不过随后,世人就再偶然存眷这位。一句声质明朗,语声铿锵之音,自来众臣以后响起。

他此句道出,就见人群当中,稀有人投来讶异的视野。有惊奇,有讽刺,也有愤怒。

乍然被点名,李渊只觉头皮发麻,心想这徭役,何止是沉重罢了?只会比樊子盖说的更严峻,

裴蕴朝杨广躬身一礼:“且陛下即位以来,便施以轻徭薄赋之策,不但将成丁之龄,提至二十二岁,更免除了天下女丁之役,此政亘古未有。私觉得陛下之仁德,古之圣君不能及。”

可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尽力,我朝不能因其国小,而有半点轻视。臣传闻昔日始皇欲征楚,首问王翦,需雄师六十万,再问李信,只需二十万骑。成果后者败于城父,前者则一举灭楚,”

杨广却微一点头,再问李渊:“叔德你呢?可也觉得徭役沉重?”

“自先皇年间,高句丽便北联突厥,南通陈朝,怀虎狼之心,窥我大隋国土,更控契丹,靺鞨二族为己用,为祸北疆,犯境达二十七次,搏斗边民十余万,使四海不得清平。

大业七年,朝廷又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船只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数十万人来往驰道,挤满门路,日夜不断,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杨广是雷厉流行,不肯拘从礼节之人,这位走入大兴殿后,就直接行至那圣座之上端坐下。随后也不等世人施礼结束,便开门见山的问道:“日前幽州总管元弘嗣的奏本,诸位爱卿可都已过目?”

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马队万余打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打击退。以后隋文帝杨坚,以汉王杨谅、王世积为行军元帅,统领领水陆三十万伐高句丽,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汉王长史,周罗睺为水军总管。却因大雨水患,运输不继,导致军中疾病丛生;水军亦在途中遭受风,船多飘没。三十万隋军,还未至高句丽地界,就已死伤了非常之八九。

但是豪门之臣多奉承,上面那些卖力修建东都,督造运河之官,为巴结圣意,追逐工期,对役丁各式催逼,全不吝性命。

那御史大夫裴蕴,却在这刻出列,神采不满的说道:“高句丽之征,朝堂以内早已争议多次,早有结论。陛下的出兵诏令,也在大业七年,就已收回。二位莫非是要陛下,自食其言吗?这收回的圣旨,莫非还能收回不成?”

隋文帝无法,又因高句丽王上表赔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因而顺势罢兵,待之如初。

这是他亲眼所见,昔日他任楼烦郡守,曾亲解楼烦一万四千役丁入京,可最后生还者,不敷三成。

臣请陛下体恤,将出征之日,稍稍延后。再或者,遣一大将领军东出。正如宇文大将军之言,高句丽弹丸夷蛮,我朝何需以牛刀杀鸡?”

大隋代周以后,苏威亦备受隋文帝赏识,与已故渤海郡公高颍帮手先皇,并参秘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