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伏锦传 > 第一章 彼时少年(一)

第一章 彼时少年(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江南僻地,巢湖之畔有一小县,名曰“居巢”,却与众分歧,恬然如世外桃源。正值暮春三月,巢湖两畔桃色如烟,湖心正中一叶轻舟,双桨惊鸿,美女顶风独立,倒是一身缟素,想必有热孝在身。

周瑜起家号召道:“快快请进!伯符,这位是我的老友,临淮人士,曾于我居巢百姓有仓米之恩。”

一曲折水自巢湖引向老宅,再引入堂屋。周瑜用竹舀取水,边烹茶边回道:“你先别心急,我多年暗查,终究找到一小我,曾在你父亲军中效过力……”

“少将军不必客气,鲁某名肃字子敬,因为敬慕老将军风华,投笔从戎,插手了老将军麾下!想当年老将军率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苦战大谷关,身先士卒击溃华雄,直捣洛阳城,何其风景!本日鲁某能见到少将军,能够算是平生无憾了……”

三面青山一面湖,自柳堤乘船去处,摇浆百余下,逆流漂至湖东桃花最繁密处,临岸有一方老宅。青石宅院,屋瓦白墙,铜环惹翠,恰是周瑜的住处。

本来此人恰是孙策自幼订交好友,时任居巢县令的周瑜。周瑜乃洛阳令周异之子,方及弱冠之年,客岁春季在父亲的主持下,迎娶了司徒王允嫡女为妻。谁知好景不长,岁末寒冬,周瑜的父亲痨病过世,老婆又传染时疫,周瑜衣不解带守在病榻之畔,仍然回天乏术,痛失结发之妻。遵循孝经道义,周瑜应守孝三年,因而婉拒高官爵位,转任故里庐江郡居巢县令,并将爱妻迁葬湖畔,以全忠孝,可落空嫡亲至爱之痛,绝非一时可解。本日好友孙策到访,算得上是半载以来独一令他略感安慰之事了。

周瑜见鲁肃说得口沫横飞,手舞茶盏,好似折戟横刀普通,心生佩服,拱手道:“没想到鲁兄年纪悄悄,竟然参军这么早,曾随孙伯父讨伐董卓?”

那人走进堂屋,未落座,而是凑上前盯着孙策看了好久,赞道:“到底是老将军的种,长得真是不赖!”

赶庙会的百姓们毫不躲闪,涌上前来,抬头看着御马如蹈舞的孙策,拊掌大笑。有女人认出孙策打扮,大声嚷道:“孙郎!他是吴郡江都的孙郎!”

三人大笑,孙策自悔讲错,端起茶盏敬道:“是我冒昧了。”

孙策未没想到初到居巢,已经有人将他认出,还是在此情此景下,笑得难堪又对劲。大宛驹晓得人道,此时却一点面子也不给孙策,前蹄踏空,一下将他甩下了马背。孙策技艺高超,又当着浩繁看客,自是不肯乖乖落地,他回身一扫,想要勾住菜案,却不知菜案如此不堪重负,支离破裂,孙策心下悄悄嘟囔几声,只好摆好姿式,老诚恳实摔在了黄地盘上。

距赤壁之战十五年前,即汉献帝初平四年,乱世飘萍,民生痛苦,将星陨落已有五载,坊间民巷中却仍歌颂着孙坚先讨黄巾,再伐董卓的义举。百姓们等候再有豪杰降世,挽救八方痛苦,等来的却只要无止尽的杀伐。

大敌剿除后,义兵分崩离析。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借机图谋称雄之事,与公孙瓒逐鹿河北之地,鏖战正酣。孙坚慨叹诸侯权力排挤,哀民生艰苦之时,竟不明不白地死于乱阵当中。江东义兵群龙无首,纷争四起,攻城略地,无一日安宁。百姓备受其扰,不过两三年间,人丁锐减,折损百万不足。

周瑜所言不假,居巢固然阔别战乱,却因阵势启事耕地不敷。中原烽火频繁,米价飞升,远在江南的居巢备受其害,客岁寒冬县里有半数县民无米粮越冬。此人是官宦以后,家中又有人经商,家底殷实。生逢乱世,这位仁兄见百姓不幸,不治产业,反而卖地买粮,周济穷户,一时候名声在外。与周瑜了解后,他二话不说就将家中两仓米粮中的一仓共三千斛相赠。县府开仓赈灾,居巢百姓才得以安度隆冬。

听到说话转入本身感兴趣的正题,孙策忙问:“鲁兄可曾看清家父遇害颠末?”

正在这是,一差役等不及通报,就踉踉跄跄冲进老宅,在堂屋外一拱手,大声喊道:“县令大人,城北山上俄然来了一起子山贼,打劫一队车马,刀光剑影的非常吓人,还请大人畴昔看看罢!”

谈笑间,一名体貌魁伟,满头灰发,鼻直口方的男人驾车而来,行至老宅门口,将车马交予小童,径直走入天井,大声喊道:“公瑾老弟!”

东汉末年,朝堂荒政,寺人弄权,民不聊生。巨鹿人张角奉黄老之术,起兵造反,号承平道,宣称能解天下统统痛苦。百姓信觉得真,口口相传,竟惹得六郡八州数十万人卖家舍田投奔。两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危在朝夕,乌程侯孙坚不满黄巾贼为害一方,随北地太守皇甫嵩举起讨伐大旗,天下诸侯云集呼应。孙坚勇猛无敌,用兵如神,令张角连连受挫,不久便暴病而终。

谁知黄巾之乱方平,窃国之乱又起,董卓自封太师,挟汉献帝以令诸侯,扰乱朝纲,指鹿为马,令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为救受尽摧辱的献帝,十八路诸侯群聚,孙坚亦集结于袁绍、袁术两兄弟的义兵之下,带领江东虎狼之师勇为前锋,斩杀董卓部下大将华雄于阵前,威震神州。时逢吕布背叛,董卓自知不敌,不得不弃洛阳西逃至函谷关,终为吕布所杀。

这少年恰是来居巢找周瑜的孙策,他明显没曾想到庙会竟有这么多人,想要勒马却为时已晚,人群熙熙攘攘,闪避不及。目睹骏马就要撞上游走的人群,孙策急中生智,尽力拉紧缰绳,向旁侧一转,大宛马骐骥一跃,踩上了路旁的菜摊子。马儿受了惊,顺着横亘的薄木质菜摊一起腾跃向前,踏翻了竹筐踢撒了醴浆,搞得孙策非常狼狈。

孙策斜倚坐下,笑得滑头又喜庆:“难怪连我母亲都说,你是这世上最体味我的人。不过这事倒真算不得甚么烂摊子:我筹算去寿春找袁术,讨回我父亲的军队,你跟我一起去罢。”

此人说话直率,神态恶劣,似是个脾气中人。见其满头花发,孙策拱手问:“晚生有礼,不知这位叔伯如何称呼?”

周瑜见孙策趾高气扬在堂屋内来回兜圈,如幼时普通,毫无嫌隙,心中一暖,嘴上却只问:“不请自来,怕是又有甚么烂摊子要我陪你接罢?”

鸟人?孙策听了这话不由一怔,思路更乱。当时他与周瑜只要十二三岁,瞒了母亲偷偷去岘山寻父,因阵势启事只看到孙坚倒地刹时。那一刻他五内俱焚,心神混乱,底子没有重视有何响动,现下回想起来,好似确切曾闻声鸟鸣之声,渺远又恍惚,难寻踪迹。这模棱两可又匪夷所思的线索,如无根之水,无从切磋,孙策蹙着俊眉,神情里尽是难言的失落。腕上“卍”字伤痕,乃是他本身一笔一划刻上,这五年来,他未有一日敢健忘杀父之仇,可若要复仇,谈何轻易?

贩子上笑语盈盈,暗香浮动,俄然间,门路绝顶传来一阵模糊的马蹄声,世人循名誉去,只见一匹毛色油亮的大宛驹驮着一银枪少年横冲直闯,向人群奔驰而来。

这简简朴单一声“郎”,恰是对表面出众青年男人的称呼,绝非平凡人可接受。孙策生得俊朗不凡,又礼贤下士,年纪轻简便很驰名誉,故而吴郡男女长幼皆爱称他为“孙郎”。孙策常常出行,必驾着他父亲孙坚留下的大宛马,背着十二锋银枪戟,长此以往,这两样物件就成了他的标记。

眉宇坚朗如峰,直入青鬓,薄唇微抿,眸色清澈通俗,有如巢湖暗涌之水。此人端倪漂亮如画,身量倒是苗条紧实,一看便知身怀技艺。划子内,铜剑斜矗,与仆人一道,映着碧玉湖水,对影成双。

周瑜泡茶的手一抖,哑然发笑:“鲁兄不过大我三岁,于你只大两岁,你如何喊人家叔伯?”

鲁肃呷了一口清茶,蓦地抬高嗓音:“说来当真诡异得很……老将军遇伏那一刻,岘山四周林间俄然飞来千百飞鸟,从四周八方爬升下来,将方丈之地糊得严严实实,鸣叫声震天,故而多数人都未看清将军是被何人所害。那飞鸟个个长翅鳞羽,当真吓死小我,我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遣散,当时候老将军已经中箭,伤痕竟然是那奇特的’卍’字形状……鲁某猜测,殛毙老将军的,若非妖法,就是鸟人!”

周瑜嘴角漫起一丝含笑,弯身拾起桨棹,驾船向岸边驶去。

周瑜见孙策揩摸着腕上的“卍”字疤痕,就晓得贰表情欠佳,转向鲁肃道:“多谢子敬兄,说了半晌话,喝口茶润润嗓子罢。”

俄然间,氤氲的湖面上闪现另一艘小舟,摇浆之人吃紧,仓促赶上前来,拱手对那人道:“县令大人,孙郎送了拜帖,马上便要到府邸了!”

“哦?是何人?是否有我杀父仇敌的线索?”孙策不等周瑜说完,就坐正了身子,一脸警悟。

鲁肃马上窘住,放下茶盏,挠头回道:“鲁某只插手过岘山一战,其他的也是道听途说……五年前,鲁某是偏将军孙贲部下的牵马小卒。老将军遇害时,我与他相距不过三五丈远。”

“少白头,长得确切焦急了几分,也不怪少将军如此称呼。别看我满头灰发,喜好我的女人可不比喜好你们俩的少!”

居巢县城,东市西市热烈不凡。正值三月初三上巳节,柔条纷冉冉,男女长幼减去厚重的冬装,换上明丽春服,比肩继踵赶庙会。虽为东南小县,却不失烂漫天然。农夫挑着条担,担着方摘的含露海棠,不过半晌便被贩子上的女人婆妇抢购一光。

未曾想到本年的上巳节有如此好戏,百姓们哄然大笑,涌上前将孙策团团围住。合法此时,一动听的男声从后传来:“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我居巢撒泼?”

吃惊的大宛驹兀自向前奔驰,菜案上飞起的春韭如雨打沙岸,簌簌落满孙策满身,他顾不上浑身吃痛,抬起手臂,挡着通红的俊脸,不知该如何收这难堪的场。

堂屋内,窗明案净,暖炉熏香。孙策洗罢澡,换上洁净衣袍,上前对周瑜道:“公瑾,没想到多年未见,我穿戴你的衣衫,还是如此称身。你也不早点来接我,害我淋了一身韭菜,现下另有味儿呢。”

虽是三进院落,却只要老妇与小童两人服侍。老宅前庭种着几棵稀少的牡丹,此地泥土瘠薄,不宜莳植此花,周瑜操心顾问,却只开出了班驳的几小朵,在昏黄烟雨中显得楚楚不幸。

听出来人恰是周瑜,孙策豁然一笑,舒舒畅服闭了眼。数年未见,儿时的默契仍在,想来他本日所求之事,周瑜该当不会回绝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