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奸臣 > 第二十二章 买官

第二十二章 买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兄,我赵铭道虽有私心,但所为毫不但为一人之痛快。”赵铭道横脸说道。

赵铭道立即明白了过来,隆武天子为筹措军饷,买卖官职很遍及,但所卖的多是大学士之类的头衔,处所官职、军职并不那么遍及,更首要的是,买官卖官只限于权贵阶层,林同文敢拿着两千两去福建,是因为他有个举人身份,本身现在方才离开黑户,能买吗?

林同文告罪道:“同文无礼了,请兄台莫怪,同文的意义是,民团是建不起来的,赵兄别操心机了,并非同文不互助,实在是朝廷不准,且听我慢慢道来,别人不说,洪天擢这一关就过补了.........。”

赵铭道听到黄德华与符万冈攻破临高,火烧县衙杀死官员,这倒是他没想到的,因而问:“林兄,戋戋土贼就这么猖獗,琼州官兵去那里了?”

“哦,你说的是土贼黄德华和黎酋符万冈反叛临高,吴偕与符元豪为祸定安县的事吧,这要从两年前提及了.........。”身为琼州士大夫的林同文对本地产生的民乱天然知之甚多。

但赵铭道虽说有了户口,却没有出身,若似林同文如许有个举人身份,何愁不能在这乱世一展拳脚呢,但赵铭道没有,而身为外村夫,他乃至感觉拉杆子造反胜利率从也不高,而建立民团,与林同文这位处所士绅结成联盟,把握一支武装力量,有兵有钱驰名分必能有一番作为,这也是赵铭道 苦思得来的打算。

“要说我琼州府,兵马理应很多,太祖设立海南卫,一共十一个千户所,该有兵卒一万五,而成祖时又重修蒙元时的黎兵,以土舍(海南黎族武职土官称呼)统辖,该有黎兵三千余,另设二十三处巡检司,每司弓兵一百人,合计两千三,嘉靖朝,为备倭和防黎,又在琼州设立琼崖参将,领扬威前后摆布四营,每营兵马在三百到五百之间,合计一千五百余,这些兵马加起来过两万,但统统都在纸面上,到现在,能拿脱手的已无寥寥,卫所破败,军户逃离,所余不过三分之一,巡检司更是十不存一,每司有十余弓兵就算不错了,琼崖参将部下精兵为抗御鞑子入侵,已被两广总督调往岭北大半。

“林兄,现在土贼祸乱琼州,如火如炽,而琼山为府治地点,最为富庶,说不定哪日被土贼觊觎,为保家业,林兄何不结合士绅,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建立民团,保卫故乡呢?”赵铭道建议道。

听完林同文的解释,赵铭道很有报效无门的感受,林同文倒是说道:“赵兄若真想投身军旅,报效朝廷,也并非只要民团一条路能够走.........。”

琼州府作为汉黎混居地点,两族自古就是斗争不竭,百姓暴动抵挡朝廷时有产生,即便只算朱明一朝大范围的暴动就有三十多次,是以林同文这类本地士绅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而在两年前,也就是崇祯十七年起,琼州府的临高和定安境内都产生了大范围的民乱,并且都是汉人与黎峒勾搭合伙。

固然现在的广东在丁魁楚统御下‘偏安而不修武备’,但洪天擢却真有几分本事,两年来补救汉、黎冲突,招安国蠹,治境已经粗安,定安之贼吴偕、符元豪已然大散,土贼黄德华与符万冈也与其停止构和。琼州府大安期近,如何另有借口组建民团呢。

买官!

实在如此频繁的暴动究其启事就在于朝廷的苛捐冗赋,崇祯朝的三饷就不必说了,这是激发崇祯十七年两次大暴动的直接诱因,而之以是民乱一向没有平复,是因为朝廷的苛政在这两年愈演愈烈,隆武天子为了筹措军饷,在广东已经把税征到了隆武四年去了,而在本年又在广东一省加征了盐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林同文闻言一愣,继而大笑,笑过以后又是点头,说:“赵兄,你我是存亡朋友,同文就不藏掖了,赵兄这么说是为了本身能参军掌兵,做个乱世枭雄吧。”

“既如此,就相烦林兄了。”赵铭道连轮作揖,若能弄个军职,那比民团改正规。

林同文道:“明天中午,洪垂白叟在府衙设席,同文也在行列,到时可为赵兄筹齐截二,谋个海南卫的官职倒也不难,卫中官职不敢说,各所的千户百户应当不差。”

林同文说:“现在国难当头,朝廷广缺军资,若赵兄肯慷慨解囊,捐纳一二,又以赵兄报国之志,朝廷如何不重用之.........。”

赵铭道一时神采极其丢脸,想不到竟然被林同文一下看破心机,林同文所言不虚,赵铭道就是这么想的,他已决定留下参与抗清大业,虽说生逢乱世,两广不日也会沦亡,但朱明作为天下正统却仍旧是究竟,不然明末各权势也不会都扛朱明旗号了,寻求曹君辅帮忙是如许,造反目标也是招安进入大明体制,而民团虽说不是甚么经制之师,但也是乡贤集合,大义名分还是有的。

赵铭道听了这话,赶紧握住了林同文的手:“请林兄指教一二。”

至于土舍黎兵,唉,又是朝廷乱政而至,神宗天子曾革土舍用粮长,欲夺黎酋兵权,但屡革屡复,不但难以成行,反而形成土舍离心离德..........。”提及琼州兵役,林同文深为可惜,痛磨难当,而赵铭道早推测如此,但未曾想会这么破败,只不过这倒是他想要的局面,若非如此,如何引出本身的打算呢。

全部海南岛有琼州府和崖州一个散州,而最高长官并非琼州知府,而是以广东布政使衙门右参政分守琼崖道的洪天擢,此人是个典范的东林党,却也非夸夸其谈之辈,以清刚子惠而著称,曾担负武昌知府,频频招安安靖处所,但湖广仍旧兵寇横行,洪天擢知耻明辱,自认并非御乱之才,也就致仕,但恰逢弘光朝廷面对兵锋,洪天擢虽无大才,但在东林官员中也算是有能之辈,又是两广总督丁魁楚靠近,随丁魁楚任两广总督后,他也转任广东参政,分守琼崖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