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春江花月 > 2.第 2 章

2.第 2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也是是以一变故,朝廷的格式,自此产生了庞大的窜改。

“阿弥,你可还记得两年前许氏事情,你随我与先帝南下,李穆前来救驾之时的景象?”

自皇室弃中原而南渡后,江北淮南一带的南北交界之处,便成为了两边拉锯排挤的疆场,盗匪横行,兵荒马乱,凡是另有来路的边民,早已经逃离。

或许,堂妹的反应,本就在她的预感当中。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为你做甚么?”

一个是大司马,浅显南朝人的心目中,代表着南人血气和无上荣光的战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无疑,这是一场全城存眷的昌大婚礼。

高洛神喃喃说道。

“当时他是自知阵容未满。何况有许氏前车之鉴,这才没有当即行那篡位之事。不然安定许乱以后,他为何迫不及待,借端又诛杀了逸安从兄等诸多反对他的士族名流?还不是因为陆朱对他诸多掣肘?现在他又不顾朝臣反对,一意孤行,大张旗鼓,定要倾举国之力,以大虞鼎祚为赌,冒险再次北伐。我若所料没错,待他事成返来,便是我孤儿寡母的穷途末日了……”

言及此,高雍容挺直了肩背,目光当中,模糊透出傲色。

两年之前,时任兖州刺史、镇军大将军的李穆去往淮北,预备别人生中第四次,也是打算最大范围的一次北伐行动。世代刺于荆州的门阀许氏,趁机策动了兵变。

北伐大业,可谓半成,他亦是以,名震天下。

“甚么?阿姐你已经对他说了?你怎不先奉告于我?”

一个是高门贵女,才貌无双。独一一首传播出去的少女时与族中诸从兄弟共同进学时所作的怀古之诗,至今仍被坊间传抄。

高雍容面上的浅笑消逝了,神采垂垂变得凝重起来。

当年,萧珣继位为帝,高雍容升为太后,大虞终究得以规复了稳定。

他十三岁便当兵,从一个最后级的伍长,逐步晋升,最后成为了应天军的核心人物。

召高洛神入宫的,是当朝太后高雍容,高洛神的堂姐。

高洛神吓了一跳,仓猝扶起高雍容。

“阿姐……大司马该当不会如此……他如故意谋逆,两年之前,便不必接回你和登儿了……”

能像她一样,当年嫁得一个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快意郎君,本就罕见——想来也是是以,招致上天见妒。新婚不过一年,陆氏落空了家属引觉得傲的一个杰出后辈,她也落空了丈夫,寡居至今。

***

高雍容盯着本身的mm,一字一字地说道。

许氏、陆氏、朱氏,这些曾接踵执南朝盟主,被时人瞻仰的昔日门阀,元气大伤,日渐式微。

听完了高雍容的话,高洛神发怔,心头一片茫然。

高雍容凝睇着高洛神,忽走到高洛神的面前,竟跪在了她的面前。

昔日那些把握朝政,后辈弟子遍及各处,权势足以和皇室分庭抗礼的门阀士族,在此次兵变过后,遭到了李穆的无情洗濯。

高洛神八岁那年,外出玩耍之际,不慎触了一窝马蜂,马蜂追蜇她的时候,高雍容不顾统统将她扑在身下,脱了本身衣物遮她头脸。待主子遣散马蜂,二人被救出时,高洛神安然无恙,而高雍容却被蛰得不轻。归去以后,她面额肿胀,昏倒数日,若非厥后求得良药,几乎就此丧命。

高洛神循声转头,见本身阿谁六岁的外甥萧珣,穿戴一身小小的龙袍,从后殿一扇门中奔了出来,奔到她的面前,跪了下去。

高雍容浅笑。

高雍容双目垂垂泛红,泪光点点。

李穆祖上,便如此一边以一己之力,佑着一方安宁,一边盼着王师北上,光复中原。

她走到了堂妹的身边,牵住她的手,引她坐于榻上,本身亦同坐于侧。

这十年间,他率军三出江南,灭西蜀、南凉等北人政权,连续光复了包含兖州在内的大半河南之地,将胡人驱至河北。

如她这般的高门贵女,婚姻绝无本身挑选的能够,向来只是从命于家属好处。

高洛神被她提示了,细想起来,确切还是有些印象。

“阿姐,你必是曲解了。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宣城之前,连面都未曾见过,回建康后,也再无来往,他又怎会对我故意?何况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日解了宣城之困,他寻到我时,不过只交代了几句,涓滴无越礼之处,不但话未多说一句,他乃至也未多看我一眼,又何来的别有用心?”

高雍容说,她但愿她能承诺,嫁给李穆。

高洛神终究回过了神,说道。

高洛神目露怅惘。

就在城中粮草不继,守军失志,城池岌岌可危之时,李穆从天而降,亲身领兵前来,解了围城之困。

不但如此,他还亲身寻到了当时藏在密室当中的高洛神,派亲兵护送她到了安然的处所,直到兵变结束以后,送她回了建康。

高洛神螓首低垂,身影如同凝固住了,一动不动。

“阿弥,从小到大,阿姐待你如何?”

她被送到了四周的宣城,临时在那边落脚养伤。叛军随后追至此地,留部分兵力攻打宣城,围城长达月余之久。

“姨母如果不肯救我,登儿便不起来了!”

高雍容嘲笑一声。

高雍容的话,令高洛神感到有些尴尬,点头。

这些身外物,都还罢了。

“阿姐,你快起来!你这是在做甚么?”

这些年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断,高家之人,却从不逼迫于她。

***

叛兵不久就攻占了建康。为避兵锋,高洛神的姐夫,当时的太康帝被迫出走台城(注:特指东晋至南朝期间百官办公和皇宫的地点地,位于都城建康城内,本文架空,借用)。惊愤加上恐忧,不久便抱病身亡。李穆闻讯,停息北伐大计,领军赶回。在安定了许氏兵变以后,接回了流亡在外的皇后高雍容和四岁的皇太子萧珣。

当时许氏叛军在后穷追不舍,慌乱中,她乘坐的马车翻下了山道,因受伤行动不便,怕扳连了帝后,便自请分道。

幼帝语带稚音,双手紧紧攀住她的衣角,睁大眼睛,抬头望着她,双眸一眨不眨。

“阿弥,别人不可,你却能够一试。”

高峤尚长公主,佳耦虽对爱女爱若珍宝,但豪情并反面谐,二人只生了她一个女儿。

但是,在苦苦死守了几十年后,期盼中的王师迟迟不见踪迹,而跟着北方羯政权的建立,李氏坞堡,终也孤掌难鸣,不成制止地走向了式微。

“阿姐,你不要说了。此事不当!我是不会承诺的!”

阿姐待她的好,一件一件,高洛神又怎会健忘?

“阿弥,阿姐先前只为密查大司马的口风,故未奉告于你。现在唤你入宫,为的不就是和你商讨吗?逸安与你,本是神仙眷侣,何如他早去了,迄今已逾七年。你现在才不过二十五岁,合法女子平生大好韶华,莫非真要就此红颜凋老,孤守平生?逸安如是有灵,必也不肯见你如此。李穆虽出身庶族,但时至本日,莫说是我高家和萧氏皇族,放眼大虞,又有哪一流派能撼动他职位半分?叫你嫁他,是委曲了你!但你也亲目睹过,他样貌才调,也是不差,和你亦算婚配……”

高雍容谛视着她,也未再开口说话。

烦复婚礼过后,高洛神一身嫁衣,单独坐在大司马府那间专为彻夜而铺的洞房当中,悄悄等候着本身生射中第二个丈夫的到来。

她早不再是多年前阿谁被父母疼在掌心、不谙世事的少女了。

“何况这个李穆,出身豪门庶族,本不过一边鄙之地的伧荒武将,他如何不知,倘没有积出充足的名誉和权势,冒然篡位,以他的出身和资格,如何能赛过民气,坐得住这位子?”

神州陆沉、大虞皇室南渡之时,李氏祖上不肯随流南渡,举家迁回了本籍地点的淮北盱眙。

“阿姐,这太俄然了。你怎会有此动机?你也晓得的,陆郎去后,我便偶然再嫁。何况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他若真存篡位移鼎之心,我便是嫁他,他又岂会因我一妇人而消了动机?”

“大虞现在虽偏安江左,但萧氏鼎祚,却已持续两百年之久。两百年来,多少人觊觎皇位,诡计取而代之。任他是宗室贵胄,或门阀士族,你可曾见到,有谁成事过?皇室血脉,上承于天,高贵又岂容平凡人淆乱!”

高洛神心乱如麻,打断了高雍容的劝辞。

提起他的名字,胡人闻风退避,汉家无不瞻仰。

宫室当中,只她姐妹二人。

“阿弥,以你才貌,加我高氏之望,男人暗中倾慕于你,又有何奇特?他未娶妻,亦不好色。畴前有人送他美人美童,他皆推让不受。这便罢了,这些年间,他权势逼人,自不乏有士族愿抛开流派,主动提出和他联婚,他却一概以北伐不竟,偶然立室的来由给拒了。但前两日,我派人见他,向他透了成心将你嫁他的动静,以此密查他的口风,他却应了。”

李穆取而代之,官居大司马,封都督表里军事,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达到了人臣所能企及的颠峰。

“阿弥,你常日深居简出,如何晓得民气叵测?他数次北伐,你觉得他是一心想从胡虏手中为我大虞光复故地?不过是在集合民气,积聚名誉罢了!元帝南渡以来,知民气向背,便借北伐之名,博取名誉,再行打压敌手之事,这类行动,当年的许家、陆家,这些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哪家又没有做过?便是我高氏,鼎盛之时,叔父身居高位,名满天下,契机不也是因我高氏后辈对羯一战而立下的汗马功绩吗?”

高洛神再次大吃了一惊。

身后俄然响起一阵细碎的脚步之声。

***

她起家,渐渐行到宫室的一扇南窗之前,朝外默立了半晌,转过身。

“阿弥,阿姐求你了,你就当是在助我一臂之力,承诺了吧!”

高雍容虽是堂姐,但因比高洛神大了五岁,从小到大,待高洛神如同亲妹,不管吃的用的,凡是有好的,必先让高洛神遴选。

“宣城并非兵家要地,便是临时失了,于平乱大局也无大碍。当时他刚从江北领兵南归,不去解最要紧的建康之困,却先去救了宣城,过后还亲身入城寻你。他已年过三旬,我却听闻,他从未娶妻。说他对你别有用心,不为过吧?”

本日,高雍容既如此开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岂会不知?故直言不讳。

“阿弥,阿姐从未求你甚么,这一回,阿姐求你了!李穆以北伐之功,这些年间,名誉如日中天,两年前又借许氏兵变之机,诛杀对他多有掣肘的陆、朱等人,手腕狠辣,无所不悲观其。现在我大虞,已经无人能够制他了。朝廷之事全由李穆把持也就罢了,迟早,这天下,也会变成他李氏的天下。”

相较于高洛神的失态,高雍容的神采却不见涓滴波澜。

李穆祖父归乡以后,制作坞堡,收留无处可去的流民,组建部曲,对抗着胡兵和盗匪的袭扰。权势最大的时候,曾生长到部曲近万。

虽是在安慰高雍容,但语气却带着犹疑。恐怕就连她本身,也是心存疑虑。

“他能扶登儿上位,便也能废了登儿自主为帝。废立不过全在他一念之间。阿姐想着,他既倾慕于你,你若嫁他,有了联婚之亲,加上借你之力从中转圜,今后李穆即便效仿许逆做出移鼎之事,我孤儿寡母,不定还能求个安然,安然终老此生,不然,他岂会容我母子?只怕到时,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月后,隆元二年的暮春,为了李穆筹办已久的北伐大事能准期出兵,高洛神几近是在仓促之间,完成了和他的婚事。

半晌,高洛神低声问道,声含有力。

李穆,字敬臣,祖上曾为弘农郡守,因累世积功,被封郡公。

“阿姐,你胜似我的亲姐。我至今记得,八岁那年,你为救我,几乎丧命。”

二十多年前,李氏坞堡被攻破,李穆之父死于兵乱。李穆的母亲,带着当时十岁的李穆,随了流亡的流民过江,来到江左,在京口安家,开端了艰巨度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